近来,“地摊经济”强势复苏,似乎一夜之间,全民摆地摊成为了一股风潮,网上段子手妙语频出。于是乎,不少人都在审视自己的专业,问自己“如果摆地摊,我能干什么?”
既然有地摊,那就离不开“市”,它既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产生买卖的场所。《说文》释市:“买卖所之也”。下面我们从历史和考古的角度来谈谈地摊、“市”的渊源。
一、“市”的发展概略
先秦时期的物物交换,促进了贸易发生,“肇牵牛车,远服贾”。殷人很善于做生意而被冠以“商人”之名,并逐渐形成了专门的交易场所——肆,如《诗经》中有“南邑翼翼,四方之极,赫赫厥声,濯濯厥灵”的记载;虽然,秦朝大一统后将重农抑商的国策推向全国,并一直影响后世,然而在汉代文景之治之时,商业管制逐渐松绑,地摊经济日渐活跃,“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到唐初,中国城市实行“坊市制”。在“坊市制”下,所有的商业活动必须到商业区的“市”内经营。市的经营是有时间限制的,“日中为市”,日中至太阳落山才能经营,并且对“买卖之所”的“市”有严格的限定。长安、洛阳两都的交易限定在东、西两市内,即使是远离都城的地方也规定有“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虽然国家有严格的规定,当地居民还是在州县城以外的水陆交通要道,或关津驿站所在之地自发形成了草市,交易的商品主要是水产品、盐、酒以及日用百货等生活必需品。王建“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的诗句生动地记录了汴州江边汇集,货商频繁往来的热闹景象。
唐代中期以后,因安史之乱和连绵不断的战火,政府对社会的控制日益减弱。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坊市制度逐渐崩溃,各种形式的商品交换市场开始形成,并被政府所接纳,特别是从唐代晚期至五代,只许州县设市的规定有了调整,“旧来交易繁者”也可以设市。这一时期正是全国各地市、集、镇大量涌现的时代。特别在一些远离政治、经济中心,但又具有交通方便、特别是水上交通便利的地区,草市的规模日益扩大,性质也开始向集、镇转变。
《清明上河图》里的售卖货品的商贩
到了北宋,朝廷采取了一系列惠商、恤商措施,“一切弛放,任令通商”。都城经商没有限制,小商小贩大量出现。相应的专门负责管理城市里的摊贩的机构街道司也出现,并规范摆摊位置。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则发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这类市区,居民稠密,商铺店肆林立,交易繁盛,与城郭以内的原有市区并无区别,有的地方甚至远远超过了城郭内的旧市区。如南宋年间鄂州的南草市,“沿江数万家,廛肆甚盛,列肆如栉”、“虽钱塘﹑建康不能过”、“盖川广荆襄淮浙贸迁之会,货物之至者无不售”。这类草市已经突破了原来乡村集市的涵义,成为州县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庆地区草市的考古遗存
重庆地区是四川盆地物资出入的集散地,黄金水道长江运线承担着大宗经济贸易的往来输送。依照古人依河而居的习惯,沿江汇聚大大小小的村社聚落,“旧来交易繁者”便形成简单的草市雏形。在20世纪末的三峡考古大发现中,考古工作者也陆续在长江沿岸及其主要支流附近寻觅到了千余年前三峡地区市集兴盛、商流熙熙攘攘的实物遗存。据研究者统计,三峡地区共发现唐代至北宋早中期遗址133处,其中可以确定为是市、镇遗址的大约有14处。而这14处遗址中,有的脱离了乡间聚落的封闭形态,过渡到场、墟、草市等形式的市集,有的甚至从乡间草市,逐步壮大成为居民点,个别则上升为县、镇,其中最为典型的应该是云阳县明月坝遗址。
发掘结果显示出明月坝遗址从“江边草市”到“市镇”不同发展阶段的布局面貌。唐初至唐中期,集镇平面布局大体呈“L”字形,以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交汇道路为框架,沿山势分布十余座房屋和作坊,房屋的建筑形制简易、数量不多以及文化要素较少等方面都反映出明月坝遗址处于草创阶段;到了中晚唐时期形成了“ ”字形布局为基础的开放型市镇布局,两条南北向、两条东西向的主要道路,构成了一个东西、南北相连的道路网,高规格建筑、多进院落式衙署、四合院落式寺庙的出现,表明该遗址已经摆脱了早期草市的规模,具备了区域政治中心的功能;唐末至北宋中期,随着集镇规模则不断扩大,新修了一条道路,并对原有的建筑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扩建。
远眺云阳明月坝遗址
同时,遗址还出土了长沙窑、邛窑、越窑、定窑、邢窑、龙泉窑、耀州窑、湘阴窑、涂山窑等窑口的瓷器和大量板瓦、筒瓦、瓦当、脊兽、兽面砖、钱币、博具等。尤其是涂山窑、湖田窑、龙泉窑、耀州窑、长沙窑等南北著名窑口瓷器的大量出土,反映这一时期明月坝集镇人员和商业来往活动的十分兴盛。大量瓦当、板瓦、筒瓦、脊兽、兽面砖等建筑材料的使用,表明集镇功能、性质发生了转变,各种博具的大量出土不仅反映出集镇居民的日常娱乐生活,更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集镇聚集了大量南来北往的非农业人口,从另一侧面印证了遗址的集镇性质。
云阳明月坝遗址出土唐宋时期瓷器
“明月坝遗址”集镇的出现,并非是历史长河中一个孤独的节点,他是南北方经济重心转移和商品经济流通发展这一历史大背景下的产物。从区域环境来看,“安史之乱”后,北方移民大量南迁,先进的生产力以及第五琦“盐铁法”实施后,井盐生产销售在唐中晚期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明月坝集镇正是依托这一历史背景和邻近云安盐场的开发而迅速从乡间集市发展为市镇。
明月坝遗址是典型以商业贸易为主,从而带动人口聚集,进而发展为市镇,代表了长江沿岸中小城镇发展的一个模式。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永川朱沱镇,发现了另一处遗址,似乎反映出另外一种不同的发展轨迹。
汉东城遗址位于永川区朱沱镇汉东村6 社,地处长江左岸二级阶地。历史文献记载,唐武德三年(620年)析江津县置万春县,武德五年(622年)改名万寿县,宋乾德五年(967年)废县,后设汉东镇,以后以汉东水驿见于各类文献。
永川汉东城遗址东城墙北段
2013年至2016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发现唐宋时期的城墙、高规格石板道路以及设计合理的给排水系统,初步向公众展现出宋代汉东城遗址的整体布局,该遗址整体形状呈不规则梯形,街道布局为一横(或二横,其中一横可能被现代公路叠压)四纵的布局,通往长江码头的路网发达,表明其水驿的重要性质。
遗址发现了宋代的房屋和金属冶炼手工作坊。同时,遗址出土了景德镇窑、湖田窑、龙泉窑、耀州窑、邛窑、合州窑、达州窑、金村窑、西坝窑、涂山窑、清溪窑、广元窑等窑口的各类生活用瓷,其中景德镇窑、湖田窑、龙泉窑、繁昌窑皆为宋代南方地区的重要窑口,特别是湖田窑,以其产品丰富,质量精良的特点,稳坐宋代畅销瓷榜首,此类窑口瓷器的大量发现,最能发映出汉东城遗址作为水运驿站,人员和贸易活动往来的兴盛,也是宋代商品经济流通高速发展的实物证据。
汉东城作为唐宋时期的治所所在,不但是一个地区的权利中心,而且由于商贾往来频繁,集市随之兴起,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经济和流通中心。它的形成模式有别于明月坝遗址,可能代表着长江沿岸城镇发展的另一种模式。
云阳明月坝遗址、永川汉东城遗址是重庆长江沿岸市镇变迁的典型代表,即是长江中上游古代经济流通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烟火聚集,贸易成市的集中体现。每一座市镇的发展史是商品流通和交换的历史,也是一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传承。无论是从江边草市到大型市镇,还是从大型市镇到中心城市,从上述两处遗址的草创模样,能够折射出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的历史原点。
毕竟,人间烟火味,最暖凡人心。
参考资料
【1】李映福:《三峡地区的唐宋遗址与早期市镇》,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李映福:《明月坝唐宋集镇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
【3】代玉彪、白九江、邹后曦:《重庆永川发掘汉东城遗址》,《中国文物报》,2015年8月25日
作者:燕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