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遗产讲座2019年第5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文物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实物见证,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创造力、生命力、想象力,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和国家的“金色名片”。
2019年3月13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与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中心在重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共同推动重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重庆地区大遗址保护、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及文博专业人才培养等。双方将合作实施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推进文化遗产研究,协同开展文博人才培养和教学实习,为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签约仪式
同日,受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主任陆建松教授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学术报告厅作题为《如何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的讲座。陆建松教授从“让文物活起来”的政策背景、新时代文物工作的历史使命、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做好文物故事的策划与编剧、创新文物故事的传播方式等五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我们为什么要讲好中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及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
讲座现场
陆建松教授
讲座内容摘要
“让文物活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文物活起来”,充分发挥文物“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作用。
——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在首都博物馆参观北京历史文化展览时强调:“搞历史博物展览,为的是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要在展览的同时高度重视修史修志,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全体人民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演讲时说:“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习近平还曾谈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充分运用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
——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物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突出优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五千年文明沉淀下来具有东方特色的文物,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迫切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内涵,进一步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新时代文物工作的历史使命
研究和保护文物,不仅仅是为了保护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古为今用,从文物中挖掘和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服务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当前,文物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精神和价值以及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惠及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未得到真正发挥。因此,在新时代如何“让文物活起来”“讲好文物的故事”是文物工作的重大使命。
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
文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文物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传统器物学、文物学、考古学等层面,其目的应是深入挖掘和阐释文物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文化信息,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透物见史、古为今用,这是讲好文物故事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遗存,文物是由那个时代的人类根据当时社会生活的需要,凭借人类的生存智慧,运用当时所能获得的材料,按照当时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制造出来的。每一件文物都反映着人类在生产生活方式、科学技术、宗教信仰、审美思维等领域的文化继承和文化创造,记录着人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足迹,中国的文物承载着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让文物活起来”就是要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
良渚文化普安桥遗址。首次发现良渚文化时期生活区与墓葬区并存,这表明这一时期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就是大家庭向小家庭转化,人死了就埋在自己住的房子边上。
青海大通县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舞蹈图案的彩陶盆。内壁彩绘三组舞蹈图案,舞者手拉手踏着节拍翩翩起舞,情绪欢快,场面壮观。从中我们不仅能直接感受到新石器时代先民生活情景,还可以了解当时的制陶工艺、绘画及音乐舞蹈发展水平。
钱塘江海塘遗址。从土塘、竹笼木桩塘、柴塘,到斜坡式石塘、直立式石塘,再到鱼鳞石塘,不仅体现了人类的生存智慧,也反映了与水抗争的不屈精神。
做好文物故事的策划与编剧
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是“讲好文物的故事”前提和基础,做好文物故事的策划与编剧是“讲好文物的故事”的关键。我国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讲好文物的故事要摒弃学究气重,平铺直叙,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不足的缺陷,要重视文物故事内容的策划与编剧,激发大众欣赏的欲望。要依据文物故事讲述的方式,将“学术的东西通俗化、理性的东西感性化、知识的东西趣味化、复杂的东西简明化”,将文物的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载体。
《如果国宝会说话》:穿越九千年的笛声
九千年前,一直仙鹤死去,把翅膀留在原始人的村落里,人们捧着他,耳边响起鹤群哀悼的声音,把仙鹤的翅骨做成乐器,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只朴素的骨笛由此诞生。它的孔排列上下不一, 吹口也还没有那么讲究,但仙人们用神奇的灵感,创造了一种朴素的乐器并延续发展,不断丰富,直到今天。
丁晓逵一直珍藏着一支仿制的骨笛,他的范本就是七千八百到九千年(前)史前聚落遗址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 。1986-1987年 在河南贾湖遗址出土了20支这样的骨笛,这也是中国目前出土的最早的乐器了。早期的骨笛,可能只是为了模仿鸟叫以吸引猎物。慢慢的,狩猎之后的欢庆,让这些骨笛变成了乐器 。再后来,人类的审美不断升级 ,人们开始需要越来越复杂的音乐。在这些贾湖骨笛中 ,从最早的五孔到后期的七孔,甚至八孔,正反映着这种文明的变化。很多人认为中国音乐是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是外来传入的。而七孔的贾湖骨笛已经可以发出近似今天的七声音阶,这样让很多研究者改变了对中国古音乐的看法。而要在仙鹤翅骨这样不规则的管子上找到吹孔的完美位置,狩猎的原始人必须一点点尝试、修正,直到今天顶级的笛箫调音师都在用这种传统的方法。
九千年斗转星移,生活逐渐转化为艺术,骨笛也慢慢演变成竹制笛箫的大家族。今天 在丁晓逵以及更多的中国音乐家这里,这些来自几千年的乐器也具有非常现代的表达。 只是贾湖骨笛的影子也许一直在背景处低吟着历史的回声,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人类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那时风动,此时心动。
问:知道“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典故吗?
答:这个成语比喻做事情前已经有了充分准备,就是讲文同为了能画好竹子,在自家种了各种竹子经常观察,每当心中有新的感受就马上画出来,日积月累,只要一提笔心中就会浮现竹子的各种形态。看看这幅竹子是不是很逼真呢?
创新文物故事的传播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面对日新月异的大众传媒、新媒体,日臻成熟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发展,观众欣赏方式(例如体验化、文娱化、网络化、视频化等)的变化,我们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也要运用创新为突破点,为文物故事的讲述和传播拓宽平台及方式,适应技术和公众文化消费的习惯,推动文物故事传播的知识化、通俗化、趣味化、体验化、文娱化、网络化、网感化、视频化。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超级链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正是适应互联网时代文物故事传播的新趋势。
“讲好文物的故事”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讲好中国文物的故事,要构建完整、有效的传播体系,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做到见物见人见精神。做好文物历史文化故事的编剧,把学术性、知识性、教育性和趣味性、观赏性结合起来,创新文物故事传播的平台和方式。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才能为内容的故事编剧提供有力支撑,为文化传播提供丰富内涵,让公众看得懂、喜欢看、留下记忆。在新时代,无论是从文化传播的价值,还是从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让文物活起来”都大有作为!
孙立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