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遁春风至 ,牛携喜气来
春到人间新燕舞,鼠年在惊涛骇浪中画下句点,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勇往直前;喜盈门第铁牛忙,牛年在千呼万唤中如期而至,华夏大地鼓乐齐鸣喜迎新年。
寻踪求真本,源远证悠长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牛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动物之一,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狩猎是原始的生存需求,驯化是必然的农业需求,祭祀是纯粹的精神需求,车辆是轻奢的出行需求等。在这些密切的日常活动中,人类表现出对牛的依赖以及情感寄托。
驯养
牛是古代人类最初狩猎的对象之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先民驯化野生动物最直接的目的是满足自己的饮食需求。家牛由野牛驯化而来,作为先民驯化的六畜(猪、牛、羊、马、鸡、狗)之一,它为先民提供肉食和牛奶,同时它的皮毛可用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如服饰、鞋、帽等),骨骼可以用来制作生产工具等。
牛是草食性动物,广义上指牛亚科下的牛族,分为牛属、水牛属、美洲野牛属、非洲水牛属等6个属。牛科动物脚上有4趾,共同特点是体质强壮,门齿向前倾斜呈铲状,臼齿齿冠较高,珐琅质有褶皱,齿冠磨蚀后表面形成复杂的齿纹。在中国,牛通常指黄牛、水牛、牦牛、犏牛等。
水牛主要分布在华南、华中水稻产区,这是由水牛的生理结构决定的。它们没有汗腺,在阳光暴晒的时候很容易喘息,所以需要到水里降温。家水牛由野水牛驯化而来,其显著特征为三棱状双角为特征。水牛在中国南方驯化历史较早,距今约7000 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就已经出现驯养的水牛。甲骨文中有“沈牛”一词,被释为水牛的古称。汉代司马相如《上林赋》也有此名词。明代文献记载“有水牛育于河中”(《凉州异物志》),说明当时在今甘肃武威地区有水牛分布,只因数目稀少,被视为珍异动物。
黄牛是中国固有的普通牛种,其足迹遍布全国,主要有南阳牛、晋南牛、秦川牛、鲁西牛等品种。黄牛由亚洲原牛驯化而来,其骨骼遗存发现于距今4500~4000年左右的黄河流域的多个考古遗址。人们长期定向选择毛色以黄色为主的牛进行驯化,牛角也逐渐变短。到春秋战国时代,已出现优秀的牛种(《礼记·檀弓上》)。现代著名的秦川牛,毛色则以红色为主,大规模饲养于唐代。南宋时期,塞北草原的牛种毛色以黄色为佳,体型与江南的水牛相同,擅长行走(《黑鞑事略》),说明牛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差异。
牦牛分布于中国海拔三千米以上的藏区,由野牦牛驯化而来。食用牦牛肉的历史资料见于秦代(《吕氏春秋》),古代用牦牛尾毛制成的饰物称旄,常用作旌旗、枪矛和帽上的饰品(《书经·牧誓》),并且先秦时期牦牛产品已成为商品交换的内容之一(《荀子·王制》)。
犏牛由牦牛和黄牛杂交而生,这种牛雄性没有繁殖能力,而雌性可以。在汉代,犏牛与驴、骡一样被视为帝王珍惜的奇兽,代表着当时汉代育种技术的一大进步。
作为山水之都的重庆有许多关于牛的文物,同时还出土了较多的牛骨骼。新石器时期的忠县中坝遗址、忠县瓦渣地遗址、丰都玉溪遗址、酉阳清源遗址均有水牛的骨骼出土,春秋时期巫山蓝家寨遗址出土过黄牛骨骼,南宋时期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出土过家养水牛骨骼。
祭祀
在人类社会的早期,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牛被赋予社会、礼仪和宗教的意义,成为重要场合的祭祀牲品。在周代,祭祀时,牛、羊、猪三牲俱全称太牢,如缺少牛牲,则称少牢(《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祭天地之牛,角茧栗;宗庙之牛,角握;宾客之牛,角尺”(《礼记·王制》)说明当时以牛牲为上品,是天子祭祀社稷和天地之用。同时,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国语·楚语下》)。当时,为了掌管所有的牛在祭祀、军用等方面的用途,国家还设有“牛人”一职(《周礼·地官司徒第二》),汉代以后发展成为专管养牛的行政设置。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会盟,国君要“执牛耳割血”(《左传·哀公十七年》)。“执牛耳”原本是一种仪式,后来泛指在某方面居于领导地位之人,也用作“第一”的代名词。
农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铁农具和牛耕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东汉末年则因其具有既可以提高耕作效率,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人力的优势而受到热捧。牛的社会职能从祭祀牲品转为耕种主力,从此与农业生产紧密相依,对中国农耕文化的贡献举足轻重。
历朝历代都颁布了关于保护耕牛的律法。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厩苑律》中有大量关于牛的律法 ,对耕牛的生长、使用、疾病和死亡情况都有明确的赏罚制度,足见秦国对耕牛的管理十分严格,从侧面反映了秦国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唐宋时期,从统治阶级到百姓都非常重视耕牛,政府鼓励扶持农户养牛,同时还禁止屠杀耕牛。因此,牛的地位非常高,李白诗里所说的“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并非寻常人家能做到,这是高规格飨宴的象征。
出行
牛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早期的牛车只是百姓拉柴运物所用,东汉末年,高级牛车开始出现。牛车相较马车而言,具有车厢大、有车篷,可以自由坐卧的优点,因此受到人们的追捧,逐渐成为达官贵人乃至皇族的代步工具。
结合考古出土的牛车模型资料对比分析,牛车形制早期为敞车样式,到东汉末年发展为卷篷式车,魏晋时期流行卷篷式、鳖甲式、敞篷式牛车,唐初则是卷篷式牛车滥觞的年代 。直至盛唐以后,随着轿子的出现,各式各样的出行工具开始盛行,牛车才逐渐被取而代之。
生肖向愿景,土牛俏打春
生肖
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二,与十二地支配属“丑”,故为丑牛。有学者认为生肖应与人之生年相应对才具有生肖的本义。
在中国,十二生肖是吉祥的象征,生肖的寓意被祖先们赋予了最殷切的期盼和最朴实的诉求。牛具有勤劳踏实、默默奉献的品格,牛年蕴含着勤劳致富、五谷丰登、事业兴旺、幸福安康的寓意,生肖属牛的人被赋予了忠厚老实、勤劳踏实、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富有责任心等品质。这是中国人民文化心理折射出来最纯粹的愿景。
民俗
立春是重要节气 ,在立春节气迎春的风俗中,牛都是不可缺少的主角。俗话说“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人们抬着由纸扎或者泥塑的“春牛”(又称土牛)举行各种民俗游艺活动。传说中的“春牛”身高四尺,长八尺,象征四时八节。活动的高潮是“鞭春牛”,由带队的人持鞭抽打“春牛”,与此同时口中诵读祝福祈祷之词,鞭春牛又称鞭土牛,因此立春又称打春,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这一习俗起源较早,《周礼·月令》记载:“出土牛以送寒气”,意在送冬寒迎新春,并于唐、宋两代最兴盛。唐代诗人元稹《生春》曰:“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风俗的组成部分。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以至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因枝以振叶,沿波而讨源
中国人与牛的历史直观地体现了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的敬仰与探索,并从中衍生出对生命的观察和想象,表现了人类丰富的创造意识。因此,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文化延伸空间,包含着中国人丰富的文化心理内涵与艺术内涵,凝结着中华民族精神元素。生肖、鞭春牛等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除了烘托喜庆、欢乐氛围外,还含蓄地表达着广大老百姓内心潜在的喜乐欢忧、祈福求祉、安康长寿等民俗愿望。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传承者,我们不仅要了解文化内涵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式和情感价值,更要理解这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和人们的心理诉求,更要做好保护研究,树立文化自信。
作者:李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