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电子杂志
热门阅读more
图片新闻more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www.cqkaogu.com 2021-01-28 17:01:17

嗨,大家好!我是小古,不知不觉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成立二十年了。回顾这二十年,筚路蓝缕,栉风沐雨;回顾这二十年,踵事增华,朝乾夕惕;回顾这二十年,我们经历过风雨,有过欢笑,流过汗水;回顾这二十年,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克服了征途上一个又一个困难。来时的路不容易,我们倍加珍惜;未来的路很光明,我们满怀期许。今天,我们向大家汇报这二十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发展与壮大,希望大家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哟!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新颜

 

 

第一个十年回首

 

2000年,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前身——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成立。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是在此前几十年重庆考古的良好基础上,是在继承重庆市博物馆古代史部、考古队基础上成立的,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业务底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的成立,是重庆直辖后文物保护工作的客观需要,是三峡工程文物抢救保护的现实需要,是文物博物馆事业分工合作的改革需要,是发展壮大重庆文化遗产事业的长远需要。

 
2000年至2009年的十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从零起步、艰苦创业,取得了良好开局和辉煌业绩。一是自身建设打下雄厚基础,从8名在编人员发展到99名在职职工,从4间办公室拓展到近万平方米的业务科研用房,从与博物馆合署办公发展到完全独立运行,从一个内设部门变成专业性的事业单位,从单一考古业务拓展到建筑遗产、保护修复等诸多领域,达到了起好步、开好局的目的。二是业务工作起点高,重点突出,勇挑三峡考古重任,完成重庆库区约三分之一的考古任务,拓展了基本建设考古新领域,在全国文博界塑造了重庆文物考古的崭新形象,打造了一支团结高效、战斗力强的精干队伍。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旧貌(左侧二楼为旧办公地点)

 

2000至2009年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05年之前,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是一所一队(考古队)模式,主要工作以三峡文物保护为主,同时,也艰难地拓展了基本建设工程的文物考古工作。这个时期,队伍结构单一、人手紧缺,事业经费和办公科研场所缺乏支撑,资料整理和学术科研难以全面启动。2005年12月29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不再与重庆市博物馆合署办公,独立成为由原重庆市文化局(重庆市文物局)直管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单位的独立运行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由此获得了自主发展的空间,随后单位迅速搭建新班子,组建新的业务、管理部门,建章定制、规范运行,大力引进人才,逐步开展基本建设考古、科技保护、建筑遗产保护、文物保管等多领域、多层次的文物保护工作,接收了重庆市博物馆在枇杷山的业务办公用房,并制定改造计划,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并加速发展。从周转库房的建设开始,突破了制约单位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业务科研得以支撑,各项工作步入快速发展。2008年7月,经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重庆市文物考古所增挂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中心的成立,是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为了满足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新形势、重庆统筹城乡综合试验区新格局的需要,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骨干带头作用,自觉担当,旨在联合各方面的业务科研力量,弥补重庆区县文化遗产保护力量的不足,带动重庆各区域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整体发展的集体思考和重要举措。中心的目标是致力于打通文化遗产保护的壁垒和条块分割,推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文化遗产整体保护与传承利用。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全国考古界向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拓展较早的机构,在我院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回首2000—2009,这是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迅速成长的十年,也是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我们深切感受到,国家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完善、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友邻单位和兄弟省市考古机构的支持和与、精诚团结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是一个单位健康成长、事业不断拓展的根本保障。
回首2000—2009,我们深切感受到,只要坚定信心、不畏艰难,始终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事业发展的核心,始终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单位工作的中心,始终把发挥事业单位公益作用和社会效益作为立足的重心,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就能蹄疾步稳,不断开拓新局面。

 

第二个十年综述

2010—2019年是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入,单位建设再上台阶,事业单位改革稳步推进,业务构架搭建完成,人才队伍梯次有序,保障体系更趋完善。据国家文物局评估,我院在具有考古资质的全国考古机构中综合排名第11,基本达到了“西部一流、全国影响”的目标。

2011年12月7日,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更名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批复》(渝编办〔2011〕581号),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更名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事业编制由45名增至65名。更名后,单位宗旨和编制职能职责得到进一步拓宽。现办院宗旨为:开展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传承弘扬历史文化。职责任务为:承担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文物的勘探、发掘和修复,文物保护的规划和设计,信息咨询和培训宣传等工作。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后,十年来,在邹后曦、白九江两任院长(主任)带领下,院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开拓创新,充分发挥核心作用、凝聚作用、带动作用,对于全院科学发展、全面繁荣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引意义。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挂牌

 

一、创新“一体化保护”理念,搭建“五位一体”业务体系

随着重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业务范畴不断拓展,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逐年增多,科技保护手段不断提升,文物合理利用有效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深入。我院创新体制机制和工作理念,按照文化遗产“一体化保护”理念,通过重构业务板块、优化业务流程、整合行业资源,逐步构建起地下文物保护、建筑遗产保护、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文物标本管理、文物信息咨询“五位一体”业务体系,形成一条从考古发掘、现场保护、室内修复、保管陈列和考古遗址保护规划设计、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示推广上下贯通的一体化、全流程保护链。十年间,国家主动考古、后续三峡文物保护、基本建设文物保护、大遗址保护、革命抗战文物保护、区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保护实验室建设、预防性保护、文物普查、文物扶贫等重点工作顺利实施,重庆考古品牌效应日渐扩大。目前拥有考古发掘、可移动文物修复、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甲级、文物保护工程监理乙级等4项文物保护专业资质,是国家文物局批准的涉案文物鉴定机构,为重庆地区资质门类最全的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单位。

 

三峡考古成果出版

(一)考古工作成绩斐然

2010年至2019年间,我院共实施考古调查项目432项(含地下、地面文物混合调查项目),完成线状调查8937.81千米,区域调查1463.34平方千米,累计发现及复核地下、地面文物点近5100处;实施考古发掘项目300项,完成发掘面积249340平方米,出土文物及标本约3.5万件/套。主动性考古、后续三峡考古、基本建设考古三箭齐发,涉外考古破冰,科技考古的运用更加广泛而深入,科研学术影响力稳步提升。

 

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励小捷视察钓鱼城考古遗址

主动性考古重点开展了永川汉东城遗址、江津石佛寺遗址、渝中老鼓楼衙署遗址、合川钓鱼城范家堰遗址、渝中太平门遗址、荣昌瓷窑里遗址等21个项目,在宋元(蒙)战争山城攻防体系研究、历史时期重庆城址演变研究、古代建筑遗存研究、宗教历史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收获,为宋元(蒙)战争山城遗址申遗、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等打下了良好基础。后续三峡考古承接上一个十年的三峡库区考古工作,参与重庆库区三峡文物保护总结性研究,修编《重庆三峡水库消落区文物保护方案》,在《三峡后续工作规划》的框架下,围绕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抢救和三峡大遗址保护利用,重点开展了巫山大水田遗址、巫山高唐观遗址、奉节白帝城遗址、开州姚家坝遗址、万州天生城遗址、忠县临江二队冶锌遗址等147项考古发掘(其中消落区141项,大遗址6项),在新石器文化、巴楚文化、汉至六朝墓葬、宋元(蒙)战争山城遗产、手工业考古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收获,填补了多项三峡考古空白,及时抢救保护了消落区文化遗产资源,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基本建设考古伴随重庆高速发展日益增多,重点开展了乌江白马水利枢纽、嘉陵江利泽航电枢纽考古调查,实施了乌江银盘电站库区、巴南熊家湾遗址、北碚庙嘴墓地、江津大路山墓地、潼南千佛寺摩崖造像遗址、渝中朝天门城墙遗址、巴南李文进墓、彭水中井坝盐业遗址等重要考古工作,推动了一批遗址的现场保护,部分遗址因考古揭露的重要价值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力推进考古科技化、数字化发展,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RTK、无人机等设备开展数字化信息外业采集,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内业分析与研究,推广便携式小型遗迹正射影像合成技术,为文物保护数字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实施考古走出去战略,2017年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联合开展西伯利亚考古项目,2018年与重庆师范大学共同策划与马达加斯共和国安塔塔那利佛大学联合开展武海马尔墓地考古调查,促进了人类文明互鉴,增进了对不同文明的理解。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多点开花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队伍基本成型,保护领域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涵盖了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设计、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文物保护工程监理和基本建设工程地面文物保护。10年间,我院共计开展333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项目。编制《重庆市主城区重点地下文物控制带规划》《重庆主城古城墙调查报告及保护规划》《巫溪宁厂保护与发展概念规划》等重点文物保护规划,完成重庆市轨道交通15条线路沿线文物调查等基本建设文物调查报告。开展《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大遗址保护项目(文物本体修缮工程设计)》《万州天生城大遗址公园设计方案(文物本体保护修缮)》等后续三峡大遗址重大专项设计,重点推进了钓鱼城国家大遗址中的始关门遗址、攻城隧道遗址保护方案设计。实施酉阳何土司城遗址保护展示利用工程,编制巫溪顶寨遗址文物本体保护、刘明楚庄园修缮设计等方案,支援重庆深度贫困乡镇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编制《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规划》,开展酉阳红三军司令部旧址、中共中央南方局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等革命抗战文物勘察设计及后期保护利用。配合市文物局完成8处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文件编制工作,完成重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参与重庆市一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优秀历史建筑申报审查,启动历史文化资源信息纳入规划库工作。

 

巫溪宁厂古镇保护开发策略

(三)可移动文物修复保护多元发展

我院文物保护修复拥有3000平方米专项工作区域,配备了相关分析检测仪器设备,拥有15位专业文物修复技术人员,形成了多元化、多层面、多维度的工作体系,初步完成了从“传统修复”到“科技保护”的转化。十年间,我院建立了文物修复保护标准化管理流程,在全国率先推出文物修复保护项目验收制度,积极探索规范文物修复保护项目运行机制。在传承发扬传统青铜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我院进一步攻克了出土铁器、鎏金铜器、皮革类文物等保护修复技术难题,在陶瓷精修方面获得了突出成果,具有较为全面的无机质和有机质两大类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能力。2014至2015年,实施了两期预防性保护项目,实现了开展成分和结构分析检测、保护材料研发应用与传统修复的同步推进,进一步提升文物保护装备能力。2015年重庆市文物局授予我院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文物“重庆文化遗产保护科研基地”称号。2017年,我院又取得“可移动文物预防性技术保护设计”资质。至此,我院具备了考古发掘现场保护、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设计的多维文物保护能力。十年间,我院编制且获得审批通过的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38项,预防性保护方案3项,先后实施47项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完成近120项配合考古发掘的保护修复工作,保护修复陶瓷、青铜、铁器、石质、皮革等不同质地文物12000余件(套),留取文物拓片资料近900件(套),文物复制55件,切割搬迁重要遗迹35处,为我市及四川、湖北、湖南等兄弟省市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做出了实际贡献。

2011 年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保护修复项目验收

 

(四)文物标本管理利用科学规范

2011年1月,针对国内考古机构普遍存在的出土文物标本、资料管理薄弱情况,我院组建保管部,提出了两个工作目标:一是按照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标准,规范出土文物标本、业务资料档案管理;二是鉴于我国考古博物馆稀缺的实际,发挥我院人力和资源优势,探索与博物馆差异化发展道路,讲好文物前世今生故事,做好文物活化利用。目前,我院已有文物标本周转库房700平方米,即将投入使用的重庆文物标本库房4928平方米。截止2020年6月,我院共接收考古出土文物标本移交入库31959件(套),对外移交文物标本12595件(套),文物周转工作在全国处于前列,极大地支援了各级博物馆建设。十年来,我院向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等12家文博单位借展文物305件(套),院藏文物走出库房,走出重庆,走出国门。2016年12月,国家文物局指定我院为第二批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我院成立涉案文物鉴定评估中心,组建鉴定评估专家组,制定适合院情的管理办法。截止2020年6月,我院共开展25起涉案文物鉴定评估。

(五)文物信息咨询培训开局良好

2011年3月,我院设置信息部,2012年更名为文物信息中心。文物信息中心主要承担信息化建设、文物信息管理与咨询、网络平台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公众考古与宣传等工作任务。信息化建设方面,一是已经建成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库、基本建设和三峡文物考古数字资源、建筑遗产保护工程档案、院历年年报资料库为主的文物综合信息资源库,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重庆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数据也在不断增补完善之中。二是为院内文物保护业务科研、市文物局等上级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文物信息咨询服务。三是独立或联合申报互联网+中华文明、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等项目,和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北京市文物局信息中心开展专题交流,拓展在信息化领域的合作。图书资料室建设方面,通过购买、交换和收集等方式,目前书报刊已达61533册,逐步形成了以文物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学科专业文献资料为主的藏书体系,在满足单位业务科研的同时,也开展了对社会的开放和服务。公众考古方面,按照“互联网+”思维打造重庆考古网、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三位一体”公众考古平台,“重庆考古”微信公众号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深入贯彻落实 “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理念,结合“重庆文化遗产宣传月”开展走进考古现场、文物修复进课堂、文化遗产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公众考古品牌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建设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申报文物保护科普精品课程并获市教委通过。

 

广益中学开展文物修复技艺体验活动

 

二、稳步推动单位建设,构筑全方位保障体系

(一)党的建设工作全面强化

2010年,中共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党委任命方刚为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副书记,2012年任命其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副书记。2016年,中共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党委任命高碧春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2020年6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高碧春任党总支书记。这是我院党的建设十年迈出的三大步,对于加强党对我院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庆文化遗产研究院发展的第二个十年,十分重视单位内部建设的体系完善。院党组织带领全院上下扎实开展思想政治学习,夯实理想信念根基,强化落实责任担当,持续改进工作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全院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党支部带领下,我院坚持党管业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开展、同考核。坚持党管人才,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规定的程序有序高效组织开展人才选拔工作,为人才提供干事创业平台,提供发展晋升机会,锻造出了一支拼搏进取的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坚持党管干部,严格履行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及时掌握干部个人动态。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严格贯彻落实领导班子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好线上线下宣传阵地,规范干部职工网络行为,把好全院干部职工思想意识之舵。坚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不动摇,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两个责任”,细分责任主体,配套落实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坚持纪检监察常态化制度化,成立廉政建设巡查组,定期开展廉政监察,加强合同监管、财务监管和用工监管,持续开展整治“四风”专项检查。坚持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探索“互联网+党建”模式,建设网上流动党支部,自主研发启用“流动党支部”APP,官方网站开辟“党建之窗”栏目,“学习强国”党员全覆盖,切实保障了全院党建工作的开展。

在党组织的积极推动下,2016年9月,经过市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批复同意成立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会委员会,配备工会委员5人;之后成立了重庆市考工劳务派遣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全面保障全院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在院工会的积极争取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2017年12月成功创建市级“先进职工之家”。党组织和工会齐发力,不断增强向心力、凝聚力,保障职工福利、职工权益,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院党组织积极探索“党群共建、责任共担、阵地共用、活动共享”工作机制,以党建为引领,统筹推进工会、团支部、妇委会建设,通过党群工作一体化机制,逐步形成了“党建带群建,共建促发展”的良好局面,最广泛地把组织和团结全院干部职工,把党的决策部署变成全院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截至2020年6月,我院有干部职工142名(在编50名、聘用人员92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66名(47%)、技术工人39名(27%)。我院按照领军人才、骨干支撑、基础团队整体构建的理念,打造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型人才的“三级人才链”,发挥特色人才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突出一线锤炼、专业引领,逐步形成了与地下文物考古、地面文物保护、文物修复保护专业领域发展匹配的专业方向。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达62%,技术工人中的技师、高级技工达77%,11人次获得“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重庆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重庆市“英才计划•名家名师”等称号,聚集了一批学术技术“带头人”及专家名家,19人次获得考古项目负责人、文物保护责任工程师资格。实施柔性引才,通过挂职引进、顾问指导等方式,突出“高精尖”导向,重点引进各业务领域紧缺人才。拓展市场化引才,在编制有限的情况下,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破解发展困境,通过市场途径,采取科研合作、劳务派遣、内部推荐等多种形式吸收引进人才。返聘退休人员,以老带新培养新生力量。构建育人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和支持职工接受继续教育,选送7名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积极派员参加各类培训。加强国际文物保护利用项目、学术访问等交流与合作,派员40人次前往意大利、希腊、法国、英国、美国、埃及、土耳其、日本、韩国等1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交流。着眼长远,培养储备人才,致力于院校联合人才培养,吸纳近百名文博专业学生来院实习。构建技术工人培养体系,持续通过“师承制”培养文物修复新生力量,四期文物修复师承制共培养技术人员11名。提供人才服务,扶持行业发展,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三区人才”“援藏”“扶贫”等全市重点人才培养任务,为跟培对象和基层业务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2020 年重庆师范大学实习生实习

(三)制度体系建成日趋完备

我院始终把制度安排、规范运行、机制引领放到突出地位。近年来,进一步强化了内控制度,常年聘请跟踪审计和法律顾问,规范“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严格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标准加强单位管理。面对国家和我市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等财务管理改革新要求,我院及时跟进、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强化风险管控能力,完善、补充内部控制的规章制度和实践方法,形成了一套适合文博单位的科学规范、务实管用、运行有效的内控体系,为单位发展保驾护航。我院事业收入从最初仅有的考古业务收入逐步扩大到以地下文物保护业务为主,修复保护业务、地面文物保护业务等齐头并进的态势,收入总量十年间增长了2.23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595%。2016年、2019年,我院两次集中清理、修订近百项规章制度,现有党建、工会、行政、人事、财务、业务、科研等有效制度81项。深入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协助文物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工业园区文物保护行政管理流程,推进土地储备文物保护前置,牵头制定了《区域文物整体评价报告编制规范》《三峡水库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工作手册》,协助制定《三峡水库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等。按照上级部门要求,于2019年加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的全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进一步拓宽业务渠道,规范各类建设文物保护工作。

(四)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高效

针对我院办公区历史文化资源富集的实际情况,我院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坚持现代工程管理规范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和原则有机结合、历史文化片区整体保护与办公科研使用功能有机结合的双重高标准,对所管文物建筑进行了系列保护、更新。2011年底完成的“中共重庆市委枇杷山办公楼旧址”保护修缮项目,保护修缮后的文物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7年,为加快片区文物建筑保护,启动了渝中区文物保护单位戴笠旧居暨军统办公地旧址警卫楼修缮。2020年初,又启动了戴笠旧居暨军统办公地旧址主楼的修缮工程,我院管理的文物建筑全部得到或启动修缮。在业务用房建设方面,2013至2016年,建成了文物保护实验楼。2016年启动文物标本库房改建、重庆三峡文物修复中心改建两个项目,至2019年底,两个项目土建工程完成,面积7340平方米。大力推进考古工作站建设,2018年,441平方米的渝西考古工作站在江津石佛寺遗址建成投用。2019年,1720平方米的钓鱼城考古工作站建成并投入使用。保护设施设备建设方面,2014年、2015年,我院实施了两期预防性保护项目,极大地提升了文物保护装备水平。

(五)后勤安防全面提质升级

我院创新物业管理理念,与国际标准接轨,引入“三标一体”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将质量(QMS)、环境(EMS)、职业健康安全(OHSAS)三个管理体系有机结合,以此标准为核心,贯穿于物业日常管理中,树立了我院文明形象。安保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完善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加强安保人员24小时监控巡逻,与辖区公安、消防等机构开展协作联动。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专业化的服务水平、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切实保障工作运行和文物安全,实现了十年安全“零事故”。

 

三、深化改革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一)不断深化优化内部机构

随着“所”改“院”的推进,我院积极探索单位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内部运行机制创新。2013年,将原有组织结构整合重建,设置办公室、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文物考古研究所、建筑遗产研究所、文物修复保护研究所、保管部、文物信息中心、后勤中心(保卫科)8个部门,部门内设工作组。形成了业务板块明确、部门职责清晰、一体化联动的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机制。2018年12月25日,我院成立“大遗址保护研究中心”,着力推动重庆大遗址考古发掘、科学研究、保护规划及方案编制。

(二)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为解决事业编制与业务发展对人员需求的矛盾,探索文化遗产保护的市场化新机制,在更大范围内拓展文化遗产保护的领域和边界,我院积极探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事业单位改革。2011年1月,成立重庆市考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3年6月,在重庆市考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成立重庆市考工劳务派遣有限公司、重庆市考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公司作为事业发展的补充,通过引进派遣制人才,建立健全文博领域派遣制人员工资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部分破解了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困境。2016年以来,事业单位改革方向逐步明朗,2016年5月,重庆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重庆市市级部门和市属事业单位控编减编实施意见>的通知》,将我院编制数量由65名缩减至59名。按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定性和事企分开要求,2017年12月,重庆市考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注销关闭。2019年12月,重庆市考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庆市考工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注销关闭。院属企业改革期间,我院妥善安置企业合同聘用人员83人,完成资产清理和车辆拍卖工作,各项工作实现了平稳过渡。

(三)搭建科研与交流合作平台

我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签署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苦练内功,努力搭建科研平台。我院已经建成动植物考古实验室、数字化考古实验室、文物影像实验室、考古发掘现场及出土文物保护科研基地、中俄科技考古研究所等科研平台。编制《数字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启动开展文化遗产保护综合信息管理与应用平台、“互联网+文化遗产知识服务平台”、文化遗产保护数字资源库等数字化保护项目。按照“开门办院、合作共赢”的理念,我院建立了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广泛合作、跨界合作的“横向联合科研机制”,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师范大学、日本爱媛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陕西文物保护工程公司、重庆地理信息中心、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签署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进优势互补,互通有无,推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开放化、纵深化发展。我院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首次提出了鎏金青铜器凝胶除锈新方法,并成功申报、获批鎏金除锈剂、除氯反相微乳液两项专利。同时,我院与市内各区县文物部门密切合作,建立了密切的市区县“纵向联合工作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市内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带动了区县业务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与地方政府层面的战略合作,先后与江津区、合川区、奉节县人民政府等签署了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文化创意文旅融合齐头并进

文创产品获奖证书

我院强化文旅融合产业服务功能,开启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旅融合项目建设等文创文旅项目。我院VI视觉识别系统设计,以古代巴国手心纹为基本型,云纹为辅助型,定调两种主色,完成“手心纹”“CQA”商标注册,以其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提升辨识度和传播力。2012年启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设计制作礼节、会务、广告创意品,外事交流创意品,公关交流创意品,办公创意品等系列文创产品,部分产品在重庆和全国获评优秀创意创新奖。2018年以“文旅融合”思路为指导,依托我院多年来文化遗产“一体化保护”资源优势和渝中区枇杷山片区历史文化资源,结合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加强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促进文物保护利用与现代科技融合,启动院区重庆考古虚拟体验馆、重庆考古陈列馆、巴渝古代建筑馆、考古书院、文创集市的“三馆一院一集市”项目规划建设,力求打造具有科技化、虚拟化、沉浸式、体验式的可感、可视、可知的文旅融合平台。

(未完待续)

 

 

 

本文网址:
http://cqkaogu.com/zazhi.jspx?id=4391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