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电子杂志
热门阅读more
图片新闻more
发布人:重庆考古网 www.cqkaogu.com 2020-09-25 15:26:05

童恩正先生,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四川大学博物馆前馆长,德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先后受聘于美国加州大学、宾州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和匹茨堡大学、威斯里安大学从事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同时,童先生又是中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其《珊瑚岛上的死光》被拍成电影搬上银幕,《古峡迷雾》《西游新记》等作品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影响了很大一批人,被日本人评为中国科幻小说四大天王之一。1997年4月20日,童先生病逝于美国,享年62岁。

 

童恩正先生摄于匹茨堡家中书房 杨老师供图

 

作为先生的学生,童老师的离世引来我极大的悲恸。当时我刚刚调来重庆出版社文史编辑室,还算是一个新编辑。在我的建议下,文史编辑室主任周定国老师大力支持我出版他的学生们编辑整理的《童恩正文集》学术卷和文学卷,共6册。接到书稿后,我与编辑部几位同仁一起认真审稿,于1998年12月正式出版。

 

《童恩正文集》

 

《童恩正文集》的出版,也深深牵动了他的一些挚友的心,这其中,就包括两位世界级的历史学者,一位是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世界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教授,一位是匹茨堡大学荣休历史学教授许倬云先生,他们先后为《文集》写序。

张光直先生是台湾“中央研究院”前副院长、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他与童老师的交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童老师到哈佛大学访学时相识。二位先生一见如故,策划在四川大学筹办当时在中国还非常前卫的石器微痕研究室,但由于时代的原因,种种努力最终化为一片轻风,却由此开始了他们长达近二十年的友谊。

 

张光直先生

 

童老师去逝时,张光直先生已经卧病在床。当年,师母杨亮升老师去医院看望张光直先生,说到重庆出版社拟出版《童恩正文集》后,张光直先生当即表示,这部《文集》的序言由他来撰写。

然而,当张光直先生开始写作时,却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当时,张先生已病重无法下地,只能教人扶起坐在床头。他用颤抖的手想要握笔,却几次脱手掉落。无奈之下,张先生只能教人记录,由他口述。即便如此,气喘不已的张光直先生也不能一口气述完,而是分几次完成。

张光直先生的序言,虽然只有700余字,却见证了那一代学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两年以后,张光直先生病逝于马萨诸塞州。二位挚友在天国相会时,想必也一定会有一番感叹吧。

《童恩正文集》出版6年后,重庆出版社决定再版重印,这一次,我们决定只再版其学术部分,更名为《童恩正学术文集》,改32开本为16开本,整体装帧设计重新调整,由设计室颇富才情的王多女士负责。

虽然只过去了6年,可中国的图书设计装帧风格出现了很大改变。新设计的《童恩正学术文集》典雅大气,同第一版比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望着电脑中的封面和版式设计,我突然想,能否再请一位世界知名历史学者写一篇再版序言,由此才可与新《文集》相匹配?我把想法写信告知了身在美国的师母杨亮升老师。师母非常赞同我的想法,当即回信表示,她出面请童老师的好友许倬云先生写一篇再版序言。我不由得大喜过望。

许倬云先生,著名历史学者,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等职,1970年赴美,1986年当选为美国人文学社荣誉会士。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他先后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茨堡大学历史系教授,退休后授予退休名誉教授等职。

 

许倬云先生

 

杨老师联系好许倬云先生以后,便把后面的联络工作直接交给了我。

那个时代,没有互联网传送信息,而且作为老派学者,许先生也不惯于使用这些,我们的联络,仅靠一部传真机进行。

我收到许先生传过来的序文稿,是他用手写的,字迹歪歪扭扭,一多半我都不识得。杨老师告诉我,许先生幼年患病,手有残疾,所以用手书写的文字颇难辨识。

为了准确识读手稿中的每一个文字,我只能反复发传真请教。

许先生年事已高,作为后学,理当尽一切可能为先生作想。鉴于匹茨堡与重庆的时差关系,我理当在许先生一天最好的时间段给他去传真请教。因此,每天出版社下班以后,我就一个人待在办公室里等待时光。

那时我们还在袁家岗出版大楼办公。大楼中静悄悄的,窗户下面,是来来往往不断的车流声。渐渐地华灯初上了,一溜灯带串起重庆的夜景来,对面重医的大楼上灯火闪烁。这时,我拿起早已打印好的文稿送入传真机中。传真机的对面,一缕阳光透过华盛顿山顶薄薄的云层斜照而下,阿勒格尼河与莫农加希拉河交汇处的河水泛起金色的微澜,坐在传真机前的许倬云先生,此时一定沐在一片上午的阳光里气定神闲吧——我总是这样想着。

面对我的反复请教,许先生总是不厌其烦地认真解答。与许先生的这些交往,虽然隔着一部机器,却有如沐春风的感觉。那一代学人,尽管早已功成名就,却绝无分毫虚浮之气,更无半分傲人的颐指气使。学问做到一定等级的人,应当都持有一种道者的风度,许倬云先生如此,张光直先生如此,童恩正先生亦复如此。

 

 

 

序言

【美】张光直

《童恩正文集》是研究中国西南部古代史与民族学内容最为丰富、观念最为新颖的一个文集。童先生的老师是冯汉骥先生,从冯先生那里童先生受得的教育是广泛的,是人类学的,但是童先生比起他的老师来,做了进一步的质的突破。

《童恩正文集》三卷各有特色。第一卷讲古代的巴蜀。四川东部的巴和西部成都平原的蜀,是构成日后四川文明的两大分支。近年来,尤其是成都的崭新考古发现,使我们对蜀的文明增加了很多新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些新的问题,童先生近年来是一直放在心里面的。

第二卷西南民族考古研究,是童先生近十多年来集中力量研究的主题,他在这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和对中国南方古代文明重要性的认识,是苏秉琦先生区系类型的中国文明起源新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础石。中国南方的文明立基于它的农业,童先生在本书第三卷对中国南方农业已有的资料重要性作了详实的讨论。

第三卷对文化人类学研究,除了对摩尔根批评以外,中国古代酋邦制度、巫和酒与商代灭亡的关系,都是很有意思的文章,令人屡读不倦。

读了这本文集,没有一个人不为这个62岁身体,32岁精神的中国少有学者的早逝而叹息。童先生在文化革命期间被迫浪费了很多时间,自从1982年以来就拼命工作,似乎是想要用“拚命”来弥补失去的时间,也许因此,他过早地结束了人生的旅程,但是《童恩正文集》被留下来作为证人,证明这一代人之中有像童先生这样的学者。

                                     1997年8月26日

 

 

再版序言

【美】许倬云

童恩正先生是中国考古学界的才子,不仅学术工作甚为卓熟,还能出其绪余,发为文学作品,其科幻小说还摄为电影。我在1982年初识恩正,即深佩其才思敏捷,学问渊博。与恩正谈话,是十分愉快的事,完全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的境界。

1989年,恩正旅居海外,他栖居匹茨堡5年之久,到1995年才赴威斯里安大学讲学。其实,在此时以前,他也曾慨允我校邀请,来匹城讲演多次,屈指数来,我们订交不下15年。尤其在匹城时期,有时在研究室中,有时在校区草地上,也有时在他家或舍下,我们颇多长谈。谈的题目,古今中外,随兴所至。今日回想,人生一世,能够剧谈而不倦的朋友,其实难得。中国俗谚“谈何容易”,也无妨有此条别解。走笔至此,不禁泣下!

恩正著作甚多,在专著范围内,其探讨所及,大都为中国西南考古与民族学的研究等文。以我外行人的观察,恩正中心思想是以中国西南地区当作一个文化区。这一文化区内,其文化特征具有相当的共相,而各地分区又有表现特色的殊相。对外而言,中国西南地区,上通草原,下达缅越。在缅甸方面,中国西南地区可以与印度洋地区交接;而在越南方面,又与华南及南海相通。

上述恩正的理念,可与苏秉琦先生文化区系类型的观念互相发明。80年度,恩正曾有西南丝道的研究计划,当然也是为了探索中国西南对外的通道。自从汉代张骞注意到蜀中与身毒(印度)的贸易,汉人开通西南夷以来,这条通道虽然从未阻断,“中原中心论”的学术界却也从未认真研究这一通道的具体情形!最近四川金沙遗址所出土的文物,填满了三星堆文化与滇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恩正地下有灵,当又会为之浮一大白。

中国西南的南北溪谷,民族繁多,各地文化之间关系也错综复杂。费孝通先生曾谓,这一藏缅走廊,具有关键性的意义。迩来,现代人类的非洲起源论,十分引人注意,或谓现代人种,由此线移入中国。我们在此虽然不必有所论断,然而,这条通道的确有不可忽视之处。不论族群移动,或者文化交流,中国西南万山重叠,这几条河川的纵谷,当是南北来往频繁的通道。恩正的理念,应为后学继续探索的指南。我盼望中国考古学、民族学、历史学的同人,借助基因研究与语言分歧断代的新工具,为恩正已发轫的课题,更进一步,庶几发千古未解之覆。

恩正曾有一篇长文,讨论由中国东北延伸到西南的半月形地带,及其生活方式与中国本部农业文化的差异。他特别注意到中国北方高纬度与西南高海拔之间,具有类似的生态条件,为此东北与西南的农牧二业有其相应的生活形态。恩正这一长文,在中国考古学界,当是注意生态的重要文献。中国考古学数十年的累积,于地层学及分类学,都有可以称道的成绩,但是微观考古学的成就之上,还须有宏观的视野,作为比较与整合的理念。恩正半月形地带的大文,应为今后学者研读的经典,庶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恩正文集中,各类论文,时见珠玑,胜义频现。上述两点,只是举出其中一二而已!仍昐读者多多采撷,必有所获。恩正弃世,也已8年。若仍活着,今日他也还未过70岁。高明鬼瞰,英才天妒,这也是自古以来常常令人扼腕长叹之憾事。所幸他的理念,长存于著作,足以启发后人。学术本是一代人一代人接力的工作,恩正文集再版,即是等待后来的接棒人。

许倬云谨序

2004年于匹城

 

(刘   嘉)

 

本文网址:
http://cqkaogu.com/zazhi.jspx?id=4262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