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白帝城,许多人都知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句千古传颂的诗句。那么,对历史熟悉的人就知道东汉公孙述修建的白帝城,对古代文化感兴趣的就知道三国刘备托孤的故事。但白帝城究竟是什么呢?考古学家从1976年就开始了探寻白帝城的漫长历程,至今已近半个世纪了,白帝城的真实面貌也逐渐清晰。
▲白帝城遗址全景。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重庆坐拥巫山之险,控扼长江水道,自古以来就是各方势力的争夺焦点,而地处夔门西口的白帝城更是兵家必争之地。文献记载显示,这里从战国置关以来,筑城不断,曾先后建立过扞关、江关、白帝城、夔州都督府、瞿塘关、夔州路安抚使司、瞿塘卫右千户所等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重镇,属典型的古今叠压型城址。
经过无数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基本弄清了白帝城不仅仅是现在的“白帝山和白帝庙”,而是一座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的山城,面积是梵蒂冈的三倍以上,是一座从两汉至明代兴废的历代古城址。
最初的白帝城,是指东汉初公孙述政权在瞿塘峡口修建的赤岬城,或称子阳城的一座古城,这里曾是当年公孙跃马、兵锋东向的战略要地。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城池已湮灭难寻。从1993年起,考古学家就开始了寻找,遗憾的是虽然在子阳城皇殿台、中间台、樊家台等地点均发现有大型柱础坑、基槽、水井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绳纹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构件及铁镞,疑与《后汉书·隗嚣公孙述列传》记载的公孙述部将任满有关,但东汉白帝城已经渺不可寻。
▲白帝城遗址南宋城垣布局图。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魏晋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300多年的分裂对峙时期,地处长江上游的白帝城战事频发。影响较大的一场战事就是东晋义熙年间,后蜀辅国将军谯道福攻打白帝城一战。2003年考古学家在白帝山南面发现了《水经注》中记载的当时益州刺史鲍陋再次开凿的汲水设施(偷水孔与木天公),2005年又在白帝山北部发现了六朝时期的城墙、石板道路,出土有瓦当、青瓷碗、盘、盏等精美器物,这应是六朝时期巴东郡的城墙,是目前在白帝城遗址内发现年代最早的城墙遗存。
南宋端平三年(1236年),蒙古南下攻破阳平关,扫荡川东,次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抵达白帝城下,从其后山卧龙山发起突袭,宋军猝不及防,统制杨福兴等军士奋战而亡,白帝关失守,这场战事的直接后果就是蒙军开辟了由关中翻越大巴山谷道,经达、开二州直下夔州的侵宋通道。此后二十年南宋多次重筑白帝城,被誉为宋军山城攻防体系川中“八柱”之一,至元十五年(1278年)川、鄂元军夹攻白帝城,守将张起岩率军降元后城毁,白帝城也结束了其在宋元争霸战争中的军事使命。
考古学家发现的南宋白帝城,有别于平原城市对称的方格布局,体现了南方山地城市特点。它的平面略呈马形,由白帝、下关、子阳三城相连而成,城墙多依山脊走势而建,沿线设置有城门、墩台类防御设施,从山脊至长江还筑有两道“一”字城墙。已发现城门11座,其中3座有瓮城;东、北方向还有哨卡性质的墩台5座。城内共有五座台城,深刻凸显出城址的军事特质。
▲皇殿台2号南宋城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特别重要的是,考古工作者在大量铁镞、铁矛等冷兵器发现之外,还发现数量较多的热兵器铁雷,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出土年代最早装填火药的兵器实物。它们集中位于城址制高点子阳城片区,属城址陆路防御的重要节点、宋元双方交战的前哨阵地,充分显示出当时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也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应用于军事及初级火器制造、使用和功能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样本。
明王朝在全国普遍以“卫”和“所”为单位来编制军队。洪武四年(1371年)明王朝在夔州设置瞿塘守御千户,八年后改名为瞿塘卫,下设前、后、中、左、右五个千户所,其中前、后、中、左所在夔州府城卫署四周(即奉节老县城内),右所在瞿塘峡口下关城(即今白帝城)。2021年以来,考古学家在下关城遗址陈家包地点发现了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建筑基址,布局规范,呈两路东西并列分布,高台基址上规划有院落,外围有护坡墙。通过出土陶瓷器标本的比对,判定这两路建筑均建造于明代中晚期、废弃于明代崇祯年间,是明代嘉靖年间重建的瞿塘卫右千户所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东路建筑应为《瞿塘卫右千户所碑》中所述的“寝息退思堂”“听政堂”等核心建筑,西路建筑可能为右千户所内的纛庙。这些发现有力证明了白帝城遗址自汉、六朝、唐、宋元、明不同时期都是扼守夔门天险的军事重镇,彰显了白帝城在历史上“东控荆楚、西扼巴蜀”的重要战略地位,不愧为延续千年的军事重镇。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孙治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