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关注 > 考古重庆⑦|万州“驸马坟”
考古重庆⑦|万州“驸马坟”
发布人:  2024-12-30
考古重庆⑦|万州“驸马坟”
新重庆-重庆日报
 

“驸马坟”是唐代永州刺史冉仁才及其夫人的合葬墓,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钟鼓楼街道驸马村,1978年8月,在当地改土造田的过程中被发现,当时的四川省博物馆(今四川省博物院)闻讯后,随即组织人员对墓葬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考古成果显示,该墓葬的等级之高、随葬品之精美在重庆地区极为罕见,而且是重庆地区首座经考古发掘的唐代墓葬。

▲万州冉仁才夫妇合葬墓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一)“红猴引葬”

唐代永徽五年(654年)的一天,在南浦县万辅山(今万州黄家山)南边的江面上行驶着一艘丧船,船上锣鼓铿锵,声闻两岸。丧船缓缓行驶,正在找寻停靠点。丧船上逝者的长子焦急地观察着江边的地势,脑中思索着昨晚的梦,梦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告诉他,送葬其父时只需沿长江而行,自会有神猴引导归葬之处。当丧船行至一处叫猴子石的地方时,突然发现两只红色的猴子在石上跳跃,猴子听到丧船上的锣鼓声后,立即朝山上飞奔而去。船上众人眼见红猴奇特,遂尾随而追,追到一片水竹丛中再也不见红猴踪迹,于是,众人以为此处为福地,遂将丧船上的亡人葬于此地,以期福泽。

这是至今仍流传于万州驸马村的“红猴引葬”的传说,而这座墓葬就被当地人称作“驸马坟”的墓葬。

▲万州冉仁才夫妇合葬墓出土牵马瓷俑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二)“驸马坟”的真实面貌

时光斗转,历史轮回,历经千年的“驸马坟”于1978年被再度发现,并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发掘成果——《四川万县唐墓》发表于1980年第4期的《考古学报》。据文章所述,这座墓葬早期已经被盗扰,在甬道顶部还残存有盗洞,墓室内部受到严重的破坏,其内的随葬品几乎被洗劫一空,只留存有少量的遗物,其中内甬道两侧的耳室保存尚好,出土了部分青瓷佣。墓葬保存有夯筑而成的圆锥形封土堆,堆基直径达30米,高出地面6.5米。墓室是拱形券顶单室砖墓,由墓室、甬道和墓道组成。墓室内壁绘有彩色壁画,可见有青龙、白虎及星辰图案。墓葬中出土残存随葬品修复成形者共计一百余件,其中以青瓷为主,其他为铜、玉、金、玻璃等质地的器物,以及墓志二方。

墓葬中出土墓志的铭文遭到损坏,部分文字缺失,在可辨认的文字中“恰恰缺少了墓主人姓名和刻志的年代”。发掘者将残存的文字和文献资料相结合进行考证后,认为这座墓是唐代初年的冉仁才夫妇合葬墓。

图片

▲万州冉仁才夫妇合葬墓出土唐代瓷俑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三)冉仁才夫妇的身份

冉仁才,字征文,资性英勇,历经隋末唐初,其生平履历起于隋,兴于唐,在唐代入仕武德、贞观、永徽三朝,“诏封天水郡公”,历任“浦、澧、袁、江、陵、永”六州刺史,高宗永徽三年(652年)卒于永州刺史任上,五年(654年)归葬于万州南浦之万辅山。 墓葬出土其中一方墓志中有“兰堂有僾”“皇姬”等文字,可判断该墓志是冉仁才夫人的。另据冉仁才墓志中“公尚汉南县主”的记载,可知冉仁才夫人为汉南王之女。《新唐书》载:“亲王女为县主,从二品。”冉仁才夫人虽不比公主,但也是皇亲,夫以妻贵,冉仁才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驸马”,其墓葬也就被称为“驸马坟”。

(四)巴东冉氏

冉仁才虽然因其夫人之出身而被人们称为“驸马”,但是冉仁才个人不仅具有赫赫战功,更重要的是其冉氏家族也是三峡地区的传统大姓宗族,史称“巴东冉氏”。《元和姓纂》记载:“云安冉氏,盘瓠后,冉髦之种类也。代为巴东蛮帅。陈有南康太守、巴东王冉伽轸,轸孙安昌,唐潭州都督;安昌孙寔,河州刺史。”这里提到的冉伽轸即冉仁才之曾祖父,冉安昌即其父,冉寔即其子。

冉氏世代为官,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是活跃于三峡地区的地方势力之一,“代为蛮帅”,与向、田二姓被称为三峡地区的“蛮族”三大姓。隋朝末年,群雄逐鹿,海内各地起兵割据之可数者多达四十七人,“巴东冉安昌”即是其中之一。唐初,冉安昌父子归顺李唐,并跟随李孝恭、李靖参与了平定萧铣的战争,冉安昌后被封为黄国庄公、信州刺史、潭州都督,贞观三年(629年)逝世,赠夔州都督,谥号“庄肃”。冉仁才夫妇二人的结合可能也是在隋末唐初这个大变革的历史时期、唐初地方割据和趋于统一的大背景下促成的政治联姻。

南宋时期,冉氏后裔冉守忠奉命往西南地区平乱,从而进驻重庆酉阳地区,并世居此地,开启了冉氏土司对酉阳地区数百年的地方治理,继续传承着冉氏家族的历史,直到清代“改土归流”后,冉氏家族才正式退出了政治舞台。

(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杨鹏强)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