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公众考古活动邀请函
重庆公众考古活动邀请函
发布人:  2025-04-22

各位导游朋友们:

属于你们的专场活动来啦!又到了枇杷的丰收季节,渝中区可是有个枇杷山,不知道你知否?虽然这枇杷山上并无枇杷果,却有重庆考古“三馆一院”。院内有丰富的文博考古相关内容,也是另一般“醇厚”的文化滋味。在此,我们真挚地邀请旅游相关行业(持有导游证)的朋友于2025年4月24日(周四)下午2点来院参观。期待您的到来!

具体安排

14:00-14:15 签到

14:15-16:15 参观“三馆一院”,包括重庆考古虚拟展示体验馆、重庆考古标本陈列馆、重庆故事馆、枇杷山(考古)书院。

16:15-17:00 座谈会

 

另,考古院新制作套章两组,欢迎大家前来参观顺便盖章留念。这两组印章为:原中共重庆市委会枇杷山办公大楼旧址、巴蜀图语版虎纽錞于。

中共重庆市委枇杷山办公楼是20世纪50年代初重庆兴建的重要公共建筑之一,入选“第四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1951年奠基,1953年建成并交付中共重庆市委办公。1955年西南大区撤销后,中共重庆市委迁往中山四路,按照邓小平、刘伯承同志的意见,原办公楼移交重庆市博物馆,作为陈列大楼达半世纪之久,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重庆行政建置变迁和文博事业发展壮大的历史。该楼由著名建筑史学家陈明达设计,由主楼、塔楼、前楼和后楼组成,平面近似“十”字形,立面简洁明快,是西南大区时期典型风格建筑。2008-2010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现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建筑进行了科学修缮,并植入新的功能,使其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得以保护传承。

在四川、重庆地区的战国秦汉时期器物上,常见有一些图形符号,与平常所见的纹饰有异,又与汉字不同。这类符号,学术界多称之为巴蜀符号。古文字特别是对死文字的解读,是学术界的重大课题,巴蜀符号是其中的难题之一,也是目前尚未明确其性质与含义的符号系统之一。巴蜀符号是川渝地区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读这些符号有助于对巴蜀古文化的理解与重建。

錞于,是古代铜制军中打击乐器。青铜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精品,时代自春秋战国至汉代。虎纽錞于则大约出现于春秋晚期。

接下来会有更多有趣的活动等你来参与,请多多关注“重庆考古”。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