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巴渝文脉——回溯2024
坚定文化自信 传承巴渝文脉——回溯2024
发布人:  2025-01-26

2024年是加速冲刺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进一步部署,提出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和督察制度,推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统一监管,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明确要求“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随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出台,做好新时代文物工作法治保障愈加坚实。

在市文化旅游委、市文物局的坚强领导下,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以建设全国一流考古研究阐释机构为主要抓手,苦干实干、善作善成,不断推动文物保护利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庆好故事—考古重庆系列音频”荣膺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2024年度中华文物新媒体传播精品推介优秀项目,“重庆市中心城区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荣获国家文物局全国基本建设考古和文物保护优秀案例,“重庆公众考古”先后获评教育部全国新时代“终身学习品牌”“特别受百姓欢迎的终身学习品牌项目”“重庆考古系列研学活动”“重庆文物考古数字化三维虚拟展示”分别入选全国文博社教宣传展示活动百项创新案例和全国文化遗产研学优秀案例。《探寻巴渝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获评市委宣传部2024年度全市基层理论宣讲成效突出宣讲报告。成功创建市级科普基地,《重庆公众考古》系列丛书获评市优秀科普作品,“重庆考古联盟校系列研学”入选重庆市文博研学实践优秀教育案例。与重庆大学合作共建“山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挂牌“微生物岩土文物修复技术实验室”。

 

 

 

一、提高站位、服务大局,落实决策部署成效显著

高质量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合作共建。牵手川、蓉考古机构,共推“巴蜀文明进程研究”课题,出版课题首部研究成果《文献·文物·文明:巴文化考古探索》;牵头实施蜀道荔枝道考古,编制《蜀道(荔枝道重庆段)保护利用规划》,出色完成主线任务;发挥重庆力量,举办多个西南区域性考古学术会议,同庆行业丰硕成果;联合川渝宋元山城考古申报“考古中国”计划,携手推进宋元山城体系、中国传统盐业文化遗产、蜀道联合申遗。

图片

《文献·文物·文明:巴文化考古探索》

高标准推进“四普”专项工作。发挥不可移动文物调查专业特长,深度参与全市普查工作,从技术保障、专人参与、骨干指导,覆盖25个区县,深入渗透四普工作的方方面面。围绕“四普”专题调查,实施全市48处廊桥现状调查评估、健康评估及预防性保护研究,以及区县石窟寺石刻专题调查。对标落实“文化·巴渝文物”应用文物考古发掘子系统建设,实现全市文物考古项目信息“一张图”显示。

图片

四普”专项工作

高效率落实长江三峡文物保护活化利用。持续加强长江文化内涵阐释与保护传承,持续开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保护规划》《重庆长江文化研究》编制工作。编制《长江三峡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方案》,为遗址公园建设打好地基。加快高质高量出版三峡考古报告,已提交5部报告,出版7部考古报告、报告集。牵头实施全市三峡出土文物修复2024年度项目,联合主办“妙手匠心·重现华光——三峡出土文物保护利用展”。《三峡考古成果可视化场景展示》《三峡重要水文化遗产综合研究与创新传播》先后获批2024、2025年度三峡后续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累计完成5期三峡考古口述史采集工作,涵盖专家30名,口述史料300余万字、历史影像5100余张,开发10余处三峡考古遗址数字化漫游。

图片

长江三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源分布图

 

二、砥砺攻坚、主动作为,推动深化改革创新出彩

大力推动“用地清单制”文物保护改革。全面确立考古前置工作机制、技术标准和实施体系,形成“全面调查,重点勘探,分类评估”的考古前置“重庆经验”,全年完成考古项目74项,提前一年完成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十四五”规划目标。

图片

考古调查、勘探

积极探索拓展文物考古业务边界。完成我市6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线”矢量化转换。吸收原有大型文物保护工程实施经验,优质实施文物原址保护、迁移保护施工5项。《重庆市武隆区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竹木漆器保护修复方案》获得批复,开展各类文物科技保护、提取与保护等工作。发挥山地考古专业优势,初入藏区积极参与西南边疆民族考古研究。完成大足北山区域专题考古发掘,石窟寺考古工作空间进一步拓展。

着力强化事业发展保障体系。全市文物考古工作空间布局迈出关键一步,重庆市考古标本库房(重庆考古展示中心)、重庆文物考古保护基地(渝西考古工作站)均大进展。实施多项举措落实专业技术人才与拔尖人才培养工作,保障人才力量持续增长。制定落实管理办法3项,加大单位管理制度供给。

 

三、行稳致远、进而有为,践行文物系统性保护有声有色

考古发现亮点频出。全面完成5项主动性考古发掘任务。全年累计实施各类考古项目166项,完成线性调查690.5千米,块状调查15.8平方千米,勘探面积17.9万平方米,发掘面积1.49万平方米,出土文物标本3300余件(套)。江北王爷庙、垫江林场峡马寨等遗址考古成果为巴文化探源研究提供重要价值;合川钓鱼城加担土遗址、忠县皇华城遗址、万州天生城遗址等宋元山城考古成果突出;荣昌清流宋墓群确认为我市宋代世家大族墓群的首次发现。

文物保护务实做细。实施重大建设项目文物保护工作53项,开展遗址公园遗址展示勘察设计项目等7项,编制保护修缮方案3部。完成九龙坡冬笋坝遗址出土文物等科技修复保护3项,修复各类文物737件(套)、壁画21件,开展科技检测分析50项。扎实推进可移动文物账目梳理,新入库文物2887件(套),完成1118个项目文物资料档案数字化;持续支持区县博物馆建设,移交考古出土文物2177件(套),向7家文博机构借出办展文物221件(套);组织9起涉案文物鉴定评估。

阐释研究成绩喜人。开发建设出土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展考古发掘整理79项,形成考古简报51篇。与四川大学共同申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中心)双立项。坚持科研本职工作,国家社科基金、市级社科基金、省部级以上课题、市级部门委托课题近30项。持续出版《西南文物考古》辑刊,学术影响力持续走强。全年累计出版专著9部,完成组稿专著5部,公开发表各类文章122篇。

活化利用优化提升。积极参与重庆市第十五届文化遗产宣传月各项活动,新建“模拟探方”考古研学场地,组织开展各类活动145场,1.3万余人次参与。加大文物考古科普力度,建成投用“车田乡清明村考古民宿”,与四川美术学院联合举办“艺述考古”创意大展、“车田人民美术考古讲习所”,策划“考古巴渝”主题展参加2024文物保护与利用博览会。

图片

我在山城学考古系列“模拟探方”研学活动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逾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文物事业改革发展迎来最好历史时期。我们正处在文物考古事业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要始终坚定文化自信、深化文化认同、筑牢文化根基,深刻感悟中华文明现代力量,以梦为马、不负韶华,不断深挖重庆悠久历史文化,用心用情传承深厚巴渝文脉,以文物保护利用改革新成绩、新成果、新成效,更好地助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

(根据2025年1月23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2024年度工作总结会”上白九江院长代表院领导班子所作2024年全院工作总结报告整理而成)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