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既下渝州,也过益州——1908年德国建筑学者巴蜀纪行(下)
既下渝州,也过益州——1908年德国建筑学者巴蜀纪行(下)
发布人:  2025-01-17

四川山水秀丽,且名山大川多有僧道建筑,这无疑成了柏石曼的乐土,他一边拍摄建筑的照片,一边尝试解读建筑和山水、人居之间的关系,不知不觉就是一个月有余。他们的脚步从成都府城到都江堰,并蔓延到青城山、峨眉山,9月下旬,他们逐渐离开成都平原,由乐山、自贡等慢慢进入重庆的境地,再乘船游历三峡各大区域。

 

巴蜀大美是乐山

在四川平原,柏石曼看到了“最美丽的城市”,他认为乐山是最美的地方。岷江与大渡河交汇处,峨眉山之旅后的第一站便是嘉定城,即乐山。寺庙坐落在城市西北的一座小山上,城市的力量和灵魂都源自这里。因此,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为守护神而建的寺庙。柏石曼曾如此描述乐山的周边环境:

河流沿着南面和东面流淌,城市从西北角向外延伸,那里有一座山,据说这座山是这座城市的起源,它的力量和灵魂也来自这座山。根据这一理念,在山顶上修建了一座神庙,供奉城市的保护神。这座神庙有一座神殿,中间有一个隔间,供奉着主神玉皇大帝,他被认为是山神的化身。他以三幅图像、三种形象出现,一幅接一幅地排列,因此最前面的图像看起来最像人类,而其他图像则被安排在祭坛的阴影中,这是三神合一最生动的表现。神殿的其他空间里充满了众多神祇,这些神祇是美德与宗教理想的象征,以肉身形象受到特殊的敬仰与崇拜。祭坛位于神庙的主轴线上。轴线两侧的柱子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龙盘绕在柱子周围,向主轴线延伸,圣殿位于中心。

 

图片

乐山的布局示意图,这座城市因大佛而闻名于世

 

图片

由乐山城南远望,可见岷江附近三江交汇

 

在乐山的东南方,岷江对岸的陡峭河岸上,矗立着宗教建筑和石刻,它们以多种形式呈现佛陀的形象。在这些建筑和石刻中,他看到了唐代雕刻的71米高的大佛、多个观音洞窟,以及他所提到的“神秘而古老的秘密”。在乐山大佛的旁边,他绘制了为诗人苏东坡所建的祠庙——东坡楼,坐落在悬崖上。传说苏东坡曾在此获得神灵的启发,尽管祠庙的状况较为破败。主殿分为两层,二楼供奉着三尊雕像:苏东坡、他的兄弟苏辙,以及两人中间的考试之神奎星。

图片

乐山苏祠——东坡楼,坐落在岷江悬崖边,与乐山市隔江相望,紧邻大佛雕塑

 

宜宾到重庆沿途诸城留影

考察完乐山后,柏石曼乘船顺岷江而下,抵达叙府(今宜宾市),岷江在此与长江交汇。他绘制了城市布局草图,以阐释中国聚落布局在自然环境中的整体思路。根据他所绘制的宜宾城市布局图,明显可以看出其特征与乐山相似。

 

图片

位于岷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宜宾市布局

 

宜宾城南有一条河从西向东流,东边一条河从北向南流,两条河在东南角一个略微上升的斜坡上汇合,城市就位于两河之间的区域。东北偏北有一座更大的山,城市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这座山,它被视为城市的源头和精神象征。山上建有道教神庙,山下的真武神庙是城市的主要保护神,地位重要。环形城墙设有面向河流的城门,东南角的城墙上有一座优雅的建筑,主要供奉文神奎星。宜宾的真武庙位于城北的山上,而东南隔河相望的风水宝塔则起到平衡作用。

 

图片

宜宾江边的半边寺

 

从宜宾出发,柏石曼经陆路来到盐业贸易中心自流井(今自贡)。据他统计,这里有4,000口盐井,每口井深约一千米,井塔高达20至30米,用气体蒸煮和蒸发盐水。这片“无烟工业区”为约7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商人将盐通过河流上的船只运输到中国其他地区。在这里,柏石曼发现了更多证据来支持他关于宗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观点:“在中国,随处可见工业和贸易有助于加强和深化宗教情感,因为一切都与自然力量相关,而这些自然力量被拟人化为神明。”柏石曼的这番描述,是否也在诠释传统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天人合一”的智慧呢?尽管这里有大规模的生产,但与西方工业不同的是,这里没有“烟囱”。

图片

自贡运盐的小船 

图片

自贡的盐井远眺

清朝期间,许多外来商人来到自贡投资盐业。柏石曼通过几张照片记录了西秦会馆的景象,入口上方设有剧院舞台。西秦会馆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历时十六载,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是自流井井场最宏伟的建筑之一。该会馆由陕西商人所建,内部结构完整,设施齐全,甚至包括球场等运动场所。

图片

自贡西秦会馆主院厅堂

图片

自贡西秦会馆西楼

图片

自贡西秦会馆内院的旗杆

图片

自贡西秦会馆的运动场所

在自贡和富顺之间的一个村庄,柏石曼拍摄了禹王宫庙宇的入口。在自贡和泸州之间,他记录了广东会馆,馆顶上装饰有陶俑。途中,他拍摄了风景中的石桥、路边的祭坛和纪念碑。在泸州,柏石曼测量了孔庙所在的陡峭地势,但未提供更多细节。

图片

三重入口大门用彩色陶瓷装饰得富丽堂皇,这种建筑形式让柏石曼很着迷。

 

 

泸州附近的沿途风光

 

 

泸州附近的牌坊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第二座牌坊上写有“邑处士蔡抱义之妻曾氏坊”的字样。根据民国《富顺县志》记载:“(蔡曾氏)年二十四,夫没,历节三十六年,已旌,坊建沿滩场。”第一座石坊的字样虽然模糊不清,但根据推测,它可能是与蔡曾氏坊同建一地的蔡调礼妻寇氏坊。坊下的石板路是富顺通往泸州的古道。

自重庆沿江而下

十月底,柏石曼在泸州乘船,沿长江前往重庆,与德国炮舰“瓦特兰号”的船长会面。德国炮舰“瓦特兰号”是一种专门为内河航道设计的浅水炮舰,最初只是在长江下游鄱阳湖、洞庭湖游弋训练,1907年4月与英国、法国的浅水炮舰一起驶向长江上游,先后抵达重庆、宜宾等地。

在离开重庆之前,柏石曼在德国领事馆停留了一周,期间参观了城内及周边的几个地方,并拜访了刚刚在中国开设医院的德国医生保罗·阿斯米(Dr. Paul Assmy)。这所医院成为重庆“德国文化工作的中心”。此外,他还拍摄了重庆府文庙附近的魁星楼,并将其视作文昌宫。

图片

重庆城临江门附近的府文庙魁星楼

在重庆的小巷中,柏石曼拍摄了德国私人医院装饰华丽的大门和建筑,其中包括一座供奉原始灵魂的地狱庙。在城隍庙的入口处,他看到许多牌匾,上面写着“三阴治所”,旁边还悬挂着“川东戒烟”“警察东三分局”等字样,显然这座庙宇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图片

重庆城里的街道

图片

 重庆城里嵌瓷民宅大门

图片

 重庆城隍庙大门

当时,重庆的德国领事馆位于城西的通远门附近。柏石曼利用空余时间,前往长江南岸的南山,并在那里拍摄了著名道观老君洞的山门。

图片

重庆长江南岸的老君洞山门

随后,他乘坐德舰“瓦特兰”号顺流而下,此舰速度很快,用了七个小时到达丰都。柏石曼在城里待了两天,参观了名山上著名的冥府庙。这座庙有1800年的历史。他参观了庙里的一个小洞穴,那里的僧侣们向他展示了“地狱之门”。后来他写道:

这座山的顶部有一个神秘莫测的洞口,山上分布着供奉不同神灵的庙宇,这些庙宇与来世的信仰密切相连。其中一座庙宇供奉着蛇王,八条蛇盘绕在柱子上,一条蛇从中间垂下来。这与悬挂着珍珠的八条受祝福的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丰都的考察途中,柏石曼为文昌王绘制了一座五层木塔。从他的角度来看,这座塔融合了佛塔的设计元素,同时保留了其独特性。然而,在这个道教冥府周围,还分布着许多其他寺庙。柏石曼拍摄了王母殿入口的照片,照片上显示的汉字“催生”“送子”和“斗母殿”巧妙地展示了该庙所提供的宗教服务。

图片

丰都文昌宫的塔图,这座塔与文昌宫附近的其他塔大致相同

图片

丰都东狱殿前装饰华丽的入口,是通往冥界神庙的大门 

图片

丰都王母殿门口

当德舰“瓦特兰号”再次停靠时,眼前呈现的是“有一块神圣岩石的村庄”。船只在此停留了两个小时,以便柏石曼可以参观岩石上的寺庙,这就是石宝寨。1908年时,山顶的原始寺庙供奉着关帝、玉皇大帝和观音的雕像。

图片

宝塔式的斜坡通向山顶,长江岸边是村落,图片中央则是石宝寨,通往山顶的仍是佛教寺庙

过万县、夔州出三峡

德舰“瓦特兰号”在万县(即今天的万州)停留时,柏石曼在此进行了为期一周的研究。在万州期间,他得知慈禧太后于1908年11月15日去世,光绪皇帝也于前一天去世。柏石曼抽空参观了许多地方,特别记录了岑公洞的参观情况,但未提供更多细节。他对文庙类建筑特别感兴趣,拍摄了大量照片和绘制了平面图,详细记录了万州孔庙的建筑特色,其中包括精美的格子结构和丰富的立面装饰。

万州附近长江岸边的一个未知村庄,村内有一座寺庙 

万州附近的山坡,山上有很多坟墓 

图片

万州附近的山寨

图片

万州的岑公洞入口

图片

 万州文庙手绘布局图

图片

万州文庙前院池塘和雕龙石桥

图片

万州文庙正殿和钟楼

图片

万州孔庙内的钟

此外,柏石曼还拍摄了已经消失的张飞庙,庙宇入口的奇特装饰由瓷器、灰泥、铸石和细线装饰构成,顶部的三角脊顶由破碎的瓷片制成,奇妙地呈现出两条龙的形象。

图片

万州长江岸边张飞祠的示意图

柏石曼发现,这座所谓的张飞庙,除了供奉张飞外,还供奉了佛教的观音菩萨,以及传说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师李冰之子——二王。中央立着一个风格化的花瓶,周围装饰采用交错不对称的视觉平衡,反映出龙的形象。外墙粉刷为白色,角落处有精美的装饰图案,深色木材在庭院中格外突出。

万州长江边张飞庙

图片

万州张飞庙嵌瓷屋脊

图片

万州张飞庙嵌瓷屋脊

万州的镇江阁与佛教寺庙合二为一,位于长江北岸。关帝,作为道教的战神,站在这里,扮演着驯服长江这条“危险河流”的角色。

在寺庙的佛教区域,一位名为“江王神”的神像伫立在中央,这个神柏石曼从未听说过。在最后的大厅里,关帝位于佛教的观世音菩萨和“北极之神”之间,他们中间站着“赤兔马”。这种神祇排列体现了道教与佛教的交融与互补。

图片

万县镇江阁关帝庙手绘图

离开万州后,柏石曼租了一艘当地的帆船,计划顺流经过三峡前往宜昌。在云阳对面的长江南岸,他参观了规模更大的张飞庙。这座庙宇供奉三国时期的军事领袖张飞,始建可追溯到1700年前,但曾因洪水摧毁,并于1870年重建。柏石曼惊讶地发现,除了张飞,庙中还供奉了其他道教神灵。在庙宇的二楼亭子里,他看到了道教八仙之一吕洞宾的雕像,吕洞宾被塑造为在床上安睡,背后有一只同样入睡的仙鹤。在同一建筑中,柏石曼还看到一个装置,展示了神灵骑在云朵上的鹤鸟上飞翔。此外,还有其他神灵的雕像,包括雷公和宰相诸葛亮等。 

图片

云阳张飞庙塔顶,围绕吕洞宾的雕像,还排列了诸葛亮和雷公

图片

 云阳张飞庙中,道教神仙吕洞宾骑着一只白鹤

在进入三峡之前,柏石曼参观了位于白帝城的刘备祠,这座祠庙位于三峡中最壮丽的瞿塘峡入口处。当地人和江上的船民常常前来参拜。然而,柏石曼似乎对白帝城并不特别感兴趣,他既没有拍照,也没有绘制图纸,而是匆匆进入了瞿塘峡。在穿越瞿塘峡时,他拍摄了四张展现瞿塘峡壮丽景色的大场景照片,途中或许曾停靠岸边。 

图片

逆流观夔州下游风箱口峡谷

图片

风箱口峡谷内部 

图片

风箱口峡谷,一艘帆船正路过

图片

出风箱口峡谷

恩斯特·柏石曼1908年的巴蜀之旅无疑取得了非凡的成果。作为建筑学家,他并未局限于以解剖式的学术思维,将建筑简单地断代、解构,仅仅探寻高古之物。而是在“理解中国文化为何呈现为目前所见的整体性,以及其内在蕴含的精神力量”这一思想的指引下,通过记录、绘图、拍摄等多种手段,完成了一次对晚清巴蜀建筑的相对全面考察。

巴蜀考察成果除了服务于古建筑研究外,还产生了两个深远影响。首先,部分照片于1920年代中期的高清印刷、出版,为世人了解巴蜀传统建筑风采打开了一扇窗口,部分照片流传极广。

其次,百余年的沧桑巨变后,柏石曼的考察成果本身已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透过这些记录,我们得以完整还原都江堰二王庙在1925年被焚前的真实面貌;得以目睹巴蜀大地上一些早已消失的精美牌坊的风采。

此外,部分照片中还蕴藏着超越建筑本身的历史信息。例如,在重庆巴县城隍庙的影像中,我们能清晰辨识出匾额“三阴治所”、挂牌“巴县三费分局”“警察东三分局”“川东戒烟”等文字。这些细微的历史痕迹,若非这些影像的留存,几乎注定会湮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当人们偶然透过柏石曼的镜头,发现巴蜀大地,特别是那些自己相当熟悉的位置上,曾经存在过那么的精美、典雅的建筑时,往往能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好奇、宁静与慰藉。而这或许是这些照片最特殊的意义所在。

为厘清柏石曼巴蜀纪行的主要内容,查看柏石曼关于中国建筑调查的主要出版物时,细细阅读后,现了不少图文错误以及排序错误,此次撰写柏石曼相关稿件,以其自身的出版物信息为主,补助了少量文物和建筑信息,增加了一些图片解读内容。


备注:本文主要参考了柏斯曼生前的出版物以及今世学者的研究成果,撰写中利用了AI软件进行翻译,所有图片皆由柏石曼拍摄,行文多有疏漏,感谢林必忠先生指导,此后希望得到更多研究者予以斧正,研究成果近期还将以展览进行呈现。此文参考文献罗列如下:

·Architektur- und Kulturstudien in China, 1910;

·Beobachtungen über Wassernutzung in China, Berlin, 1913;

·Anlage chinesischer Städte, Deutsche Gesellschaft für Ostasienkunde, Berlin, 1924;

·Chinesische Architektur. Bände, Berlin, 1925. Wasmuth Verlag Berlin;

·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 Eine Reise durch zwölf Provinzen. 2. Aufl. Berlin, 1926. Wasmuth Verlag;

·Chinesische Baukeramik, Berlin 1927;

·Chinesische Pagoden: erster Teil, Berlin, Leipzig: de Gruyter Verlag, 1931;

·Das neue China: Einweihungsfeier des neuen Hauses und Eröffnung der Schausammlung; nach einem Vortrag im China-Institut am 15. Juni 1936;

·A Grammar of Chinese Lattice, gemeinsam mit Daniel Sheets Dye, 1938;

 

(感谢旅德学者牛佳良对此文的帮助)

图片

相关链接:既下渝州,也过益州——1908年德国建筑学者巴蜀纪行(上)

图文:张真飞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