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定桥碑简介
安定桥碑位于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泾洋街道晒旗坝村,小地名为小河嘴,处于两山一峡谷之间,G210国道东侧,西距泾洋河约200米,南距镇巴县城约5公里。横跨小河子河,呈东南-西北走向,桥南接小洋至晒旗坝村的公路,桥北为机耕道。中心地理坐标:N:32°34′32.85″E:107°52′42.01″,海拔687米(图一)。
图一 安定桥位置示意图
该桥为一单孔石拱桥,由条石拱券而成,桥面平,两侧设有单层石质护栏。桥面长9.6、宽2.7米,拱跨7.4、拱高6.0米,桥面距水面高6.8米(图二)。该桥名为“安定桥”,取其平安、长久之意。据口述史调查桥碑原位于桥南侧崖壁之上,后因道路施工迁移至桥北,石碑迁移过程中有断裂,后于碑身两侧用混凝土和石块加固。该石碑平面呈平顶折角长方形,正面磨光,两侧、顶部及背面均较粗糙。高1.75、宽0.96、厚0.12米。碑文为阴刻楷书竖行,共29列,字体清晰,碑文均可识读。
图二 安定桥航拍照
二、碑文考释及相关问题讨论
该碑为一通清代晚期的架桥修路功德碑,其中信息涉及到清晚期定远厅(今镇巴县)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反映出定远通西乡的古道变迁,也是清代纳捐制度的真实写照。结合蓝勇先生提出的历史地理考察的四大视阈:“历史文献、民间记忆、历史器景、现实环境”[1],对桥碑内容进行一些粗浅的讨论(图三)。
碑文释读如下(标点为笔者所加,“/”表示换行,“□”表示无法辨识,空格表示原无字):
特□府属漢中定遠撫民府加五級紀錄十次秦/(欽)加知府銜賞戴花翎特授定遠撫民府加七級紀錄十次余/賞戴花翎儘先即補協鎮特授定遠營遊府譲勇巴圖魯陳/新修驛路橋梁,以免徒渉利遄行也。查廳地東陳家灘涉江為路,每值暴漲,行人屢瀕于危,於是籌捐經費,開鑿迤東新/道,架石為橋。光緒元年春,經始二年冬落成。凡經此道者,咸稱義舉焉。茲將捐戶姓名勒之於石,以彰休美,乃望山中義/士集資義息,俾得歲(脩)而利久遠,則溺患永除,造福更無量矣,並記數語用勸紳民。/□計開捐用數目列后。/秦大老爺 發康安儒李含輝各捐錢乙百串。/延大老爺 助錢十串。/余大老爺 發修蒿坪寺至栓馬嶺止工價錢乙百乙十五串。/定遠營遊府陳 助錢二串。/儒學正堂石 助錢乙串。/城守營部廳姚 助錢乙串。/
八隊 助錢乙串。/
紳粮鋪戶房班。/
··· ···
··· ···
··· ···
自小河子口起,至栓馬嶺止,修路架橋共用工價等項錢六百乙十乙串八百八十五文,內除官發(資)助五百乙十二串四百文外,/尚不敷錢九十九串四百八十五文。首事僧印善助錢十二串八十五文,張東岱助錢三十七串八百文,龔守義助錢五十串、石灰乙/窯,以資完竣臚列登明。/
首人 龔守義並書丹 張東岱 僧印善 王啟文 蔡永成 仝經理。/
光緒五年八月 吉日 立石。/
图三 安定桥碑拓片(许高明拓)
(一)相关人物考
碑文中涉及到秦、余、陈等定远厅官员,以及首事人印善和一众乡绅。其中 “秦大老爷”指秦毓麟,江苏江宁县曾生,光绪元年(1975年)至二年任定远同知,在任期间大兴义学,颁布书院章程,筹措常平仓谷五千石,使光绪三年饥旱得济[2]。“陈大老爷”指简池坝巡检陈庆怡,浙江会稽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任留坝厅安山驿丞,兼司狱。道光九年(1829年)著《留坝厅志略》七卷,并著诗文颂留坝景致,载于《留坝厅志》中多篇。道光十一年(1831年)后调任定远厅简池坝巡检。善工诗文,在《留坝厅志》和《定远厅志》中留存多篇[3]。
“余大老爷”指余修凤,湖南平江县监生,光绪三年(1877年)八月任定远厅同知。余修凤在任期间,勇于任事,几兴开道、建桥[4]。清光绪三年,余修凤到任不久,就同原任定远厅同知秦毓麒商议,自捐并动员绅民101人募捐修建城北长滩河(今小河子)石拱桥,即“安定桥”。同年,余修凤带人由西乡县之杨家河(今为镇巴县辖)经桃园子进入定远厅境内之石窑坪,过贺家山、拴马岭、蒿坪寺、二郎滩,顺长滩河抵洋河一线视察。认为此线度山之阳必可开道,能避沿洋河半行溪涧之苦,而利行人。余修凤随将开修厅北道路打算与同僚议定后,倡众捐钱数百缗,沿途民众数百人踊跃参加,由小渡坝至杨家河一律开修,新道建成后,往来行人及商贾同歌缔造之功。清光绪四年,余修凤批准宣化里渔渡坝李世英等人关于“凿修高脚洞石路“的请示,除拨一部分公款外,令渔渡、盐场、坪落各地富户量力资助,共筹款六百余缗,将厅南秦蜀要道之高脚洞(现大毛垭前)两边石壁进行凿修,一溪中流、步江为路的二里鸟道凿修为坦途,并在虚陷处安装了铁链环以保安全。经实地踏查,高脚硐仍保存有数段当年开凿的碥道。
“首事僧印善”指周子垭至宝塔的墓主人印善老和尚,俗名周洵克。至宝塔位于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陈家滩乡二郎滩村庙垭组,地处一山坡之上,背山面田(图四)。西北侧原有一寺庙名清净寺,始建于明代,现已倾毁,四周仅存3座僧人石塔墓。该石塔为密檐式六角形石塔,现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据至宝塔碑文可考其生平。
碑文释读如下(标点为笔者所加,“/”表示换行,空格表示原无字):
圆寂恩师上印下善老和尚覺靈之塔/書云:德無常師,主善為師。誠以師道立,而後有善人也。善人興,/後見師道也。儒教有然,即佛教亦無不宜然。城隍廟主持戒僧/若周師印善者,循其名而核之洵克,副其實矣。周師生自西鄉縣/百沔峽,年十六不飲酒、不茹葷,已有淡泊自甘之志。道光二十二/年,南遊班城,慕 佛氏之清淨,心嚮往之,於二十六年拜在 城/隍廟戒僧張師月昇們下,薙髮為僧,主持 禹王宮,雖無常輸,而/日以灌園為香火資,亦其素所甘心者也。時徐師方募修下河道/路,周師左右劻勷,不辭勞瘁,當時以興有功焉。自徐師圓寂,周師/於咸豐七年接應 城隍廟主持,兼管周子埡、禹王宮、正教/寺、呂祖、龍王等廟,目睹各處廟貌傾圯,神像圯毀,不忍坐視,/於是連年募化,幾番補脩,迄今數十餘年雖在在巍煥,依然建徐/師未竟之功,創 隍廟未有之業,非所謂釋教中之善人乎!吾故/曰周師而曰印善,循其名而核之洵克,副其實矣。生於嘉慶二十/二年丁毋相五月二十一日寅時,歿於光緒七年又七月十六日未時,/享年六十有五。擇於光緒八年二月初四日午時葬於周子埡寶塔。/
甲山庚向 班城錦星照表 候銓訓導文生俗弟子景運*敬書。/
徒普 正修 智盛 禮順 霞壽。/
光緒五年歲次已卯仲冬吉日敬立。/
据碑文可知,印善老和尚,西乡白沔峡人,生于嘉庆二十二年,殁于光绪七年,享年六十五。接替徐师为定远城隍庙主持,兼任管理周子垭、禹王宫等庙宇,在任期间,四处奔走募化,修复多处寺庙宫观,其中特别是协助徐师“募修下河道路”,不辞辛劳,作出重要贡献。结合安定桥碑文所载,其所修之路应指“小河子—温水峡—蒿坪寺—栓马岭”古道,也是清代晚期定远通西乡的“驿路”。
图四 至宝塔正视照
(二)新修驿路考
下面依据文献、口述史及实地踏查对镇巴杨家河段古道的变迁略作讨论。
安定桥碑文载光绪元年至二年秦毓麟、余修凤等人“查廳地東陳家灘涉江為路”,后“新修驛路橋梁,以免徒渉利遄行也”“開鑿迤東新道,架石為橋”,新修驿路“自小河子口起,至栓馬嶺止”。“新修驿路”指《定远厅志·艺文志》《新开厅北驿路记》中所载“小豆坝至杨家河”古道[5](图五),光绪初年修建安定桥,同时整治“厅北驿路”,由长滩河(今小河子)—温水峡—蒿坪寺(今蒿坪子)—打更坝—杨家河,则可绕行陈家滩,“免徒渉利遄行”而“溺患永除”。经实地踏查,目前由小河子—温水峡—蒿坪寺—打更坝还存在一条土路,可绕行陈家滩达杨家河,是清代晚期开通的“驿路”无疑。
按《三省边防备览·道路考上》载西乡至定远“又东南,三十里堰口,六十里司上,三十里面子山,三十里杨家河,三十里栓马岭,三十里入定远厅界陈家滩,三十里定远厅,共计二百四十里,石径山沟,夏涨冬冰,极为崎岖。”[6]可知清晚期以前,定远通西乡的驿路则必由陈家滩过栓马岭、至杨家河可达西乡。多是以河为道,涉江为路。陈家滩段古道,处于大巴山腹地,两山峡谷之间,泾洋河自南向北穿流而过,山高谷深,地势险峻,河流湍急,通行困难,但历来是定远(今镇巴)通西乡的要路。陈庆怡《过拉溪沟鹰嘴岩羊鼻梁燕翅碥诸处》[7]一文中曾感叹陈家滩羊鼻梁旧路之险峻,“路径大如掌”“鬼斧凿何年”。该段古道受山形地势之限制,只能以河为道,每年夏秋季泾洋河汛期河水暴涨,往来通行困难。按陈庆怡《洋河夜涨》一诗“去郭二十里,即古青洋关,炎夏五六月,溪水漾潺潺,会当夜风吹,独浪拍如山,为拯逆旅忧,舟楫济时艰。”[8]可知泾洋河涨停不定,严重影响陆路通行,且古道维护成本较高,而当时水路已成为重要的交通补充。受自然因素影响,该段古道虽屡遭破坏,但也曾多次维修。按《定远厅志•艺文志》《倡修羊鼻梁路记》载清咸丰三年,定远乡绅唐祖友曾捐资筹修“自打更起,亘羊鼻梁,过陈家滩至学堂坝,历四十余里”的古道[9]。
按《定远厅志•艺文志》《凿修温水峡石路记》载“厅治北三十里,有镇市曰陈家滩,去市二里许为潘家山,下为温水峡,通黄牛溪、杨家河、赴西邑大道”。[10]咸丰十三年,唐祖友集资首次凿修了“温水峡—打更坝”古道,一时间“往来行人不复有跋山涉水之难矣。” 清光绪年间定远同知余修凤在此基础上筹建了“小河子—温水峡—蒿坪寺—打更坝”古道,由小河子口,沿小河沟(长滩河)向东北,过王家梁,走温水峡谷地,过蒿坪子(即蒿坪寺),再沿山谷折向西可至打更坝与旧路合。该段古道位于“陈家滩羊鼻梁”旧路的东侧,绕行陈家滩,虽路程略远,但两山间谷地较为开阔,地形较为平坦,起伏较小,且受山洪或河流季节性暴涨的影响较小,四时皆可通行,更为安全、畅通。
图五 光绪《定远厅志·艺文志》卷二十五《新开厅北驿路记》
三、余论
安定桥碑文中还涉及到秦毓麟、余修凤、陈庆怡等定远厅官员的职衔问题,“漢中定遠撫民府加五級紀錄十次秦、(欽)加知府銜賞戴花翎特授定遠撫民府加七級紀錄十次余、賞戴花翎儘先即補協鎮特授定遠營遊府譲勇巴圖魯陳。”是清代“捐纳制度”的反映。捐纳制度即“官吏捐加级、封典;平面捐职衔;生员捐贡生监生”[11]。以资财为官,始于秦代,以后各朝代均有延续,开捐仅为权宜之计,且多加限制。清代以后,捐纳逐渐形成制度,成为科举制度的重要补充。碑文中“加五级”“纪录十次”“加七级”“纪录十次”“赏戴花翎”应是余修凤等人捐纳所获的职衔[12],在川渝地区的清墓上也多有体现,反映出清代晚期捐纳已蔚然成风。
捐纳制度通常是纳济赈灾或以捐代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压力。捐纳即开成为常态,造成严重的冗官、冗员,而大量卖官鬻爵获得的仅是职衔而无实缺,纳捐者也仅是为获得虚名而已,长此以往终是饮鸩止渴,舍本求利,导致吏治腐败,最终威胁了清政府自身的统治。
安定桥是清代晚期连接定远—西乡的关键性节点,不仅是两地货物、人员往来的必经之地,也是川陕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其碑文记述了秦、余、印善和尚等人修桥铺路的史实,可与文献、文物遗迹相互印证,补正历史之不足,使区域历史人物故事更加鲜活。碑文所载新修“驿路”,对于研究陈家滩段古道的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
[1] 蓝勇:《中国古代空间认知虚拟性与区位重构———以金牛道川陕交界段路线体系变迁为中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36卷第4辑。
[2] 镇巴县交通志编委会编《镇巴县交通志》,汉中大龙广告印务有限公司,2001年12月,第153页。
[3] 镇巴县交通志编委会编《镇巴县交通志》,汉中大龙广告印务有限公司,2001年12月,第153页。
[4] 镇巴县交通志编委会编《镇巴县交通志》,汉中大龙广告印务有限公司,2001年12月,第153页。
[5]〔清〕余修凤等编《定远厅志·艺文志》卷二十五《新开厅北驿路记》,光绪五年刊本。
[6]〔清〕严如熠编《三省边防备览》卷二《道路考上》,道光庚寅年重刊本。
[7]〔清〕余修凤等编《定远厅志·艺文志》卷二十六《过拉溪沟鹰嘴岩羊鼻梁燕翅碥诸处》,光绪五年刊本。
[8]〔清〕余修凤等编《定远厅志·艺文志》卷二十六《洋河夜涨》,光绪五年刊本。
[9]〔清〕余修凤等编《定远厅志·艺文志》卷二十五《倡修羊鼻梁路记》,光绪五年刊本。
[10]〔清〕余修凤等编《定远厅志·艺文志》卷二十五《凿修温水峡石路记》,光绪五年刊本。
[11] 梁严冰、刘蓉:《清代的捐纳制度》,《历史教学》1996年第9期;闫子琦:《从清代捐官执照看清代纳捐制度》,《中原文物》2015年第4期。
[12] 加级、记录,清代称为“议叙”。按《清会典·吏部》卷十一载:“凡议叙之法二,一曰记录(其等三记以次,有记录一次,记录二次,记录三次之别);二曰加级,其等三 (记以级,有加一级、加二级、加三级之别),合之其等十有二。”(感谢卢烈炎在文章撰写中提供的指导)
图文:蒋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