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璧山区白家院墓地考古发掘收获
璧山区白家院墓地考古发掘收获
发布人:  2024-06-25

一、前言

白家院墓地位于重庆市璧山区大兴镇(图一)。2022年3月至5月,为配合璧山高新区黛山大道以西拓展区项目(一期)建设工程的开展,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前期调查、勘探发现的白家院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4 座,其中石室墓3座、砖室墓1座,发掘面积144平方米,现简报如下。

图片

图一 白家院墓地位置图

 

二、墓葬概况

本次发掘共清理墓葬4座,编号为2022BDBM1~2022BDBM4,以下简称 M1~M4(图二)。其中石室墓3座,编号M1、M2、M4;M1为并列六室,M2、M4均为并列三室。砖室墓1座,编号M3,并列双室。

图片

图二 墓葬平面分布图

(一)M1

1.墓葬形制

竖穴土圹石室墓,并列六室,墓向64°。开口①层下,距地表0.6米,向下打破生土。墓圹长6.76米,宽4.3米,深1.74~2.06米。相邻墓室墓壁共用,6个墓室形制结构相同,均由墓门、墓室、棺床、侧龛、后龛、藻井顶等构成。墓顶盖板石前端线刻:“正德十三年戊寅正□□壹修。”现以M1-1室为例介绍(图三)。

图片

图三 M1平、剖面图

M1-1室:1、2.谷仓罐 3、4.瓷碗;M1-3室:1.谷仓罐;M1-4室:1、2.瓷碗;M1-5室:1.谷仓罐 2.烛台 3.瓷碗;M1-6室:1.谷仓罐 2.瓷碗 3.瓷盏 4.瓷碗

墓门,位于墓室前端,先于墓圹底部横向平铺一块条石作为门槛石。然后在门槛石上叠置2块石板构筑墓门,石板长1.0米,宽0.78米。

墓室,先于墓室前端和后端分别竖置一块石板作为壁柱,壁柱宽0.68米,高 0.95米,厚0.18米。然后在两壁柱之间顺墓向叠砌三块长1.15米的条石构筑墓壁。最后以石板盖顶。墓室通长2.54米(至后壁龛),通高1.18米(至藻井顶)。

棺床,在墓室底部顺墓向平铺5块矩形石板构成棺床,平面呈长方形,长 2.42米,宽0.68米。棺床四周设有排水沟,沟宽0.02~0.08米,深0.6米。

侧龛,每个墓室左右两侧壁各设2个相互对称的侧龛,侧龛为墓室前后壁柱与中部叠砌条石之间形成的错位。龛宽1.15米,高0.95米,进深0.06米。

墓顶,墓室顶部为藻井顶,单层藻井。在墓顶前后各平铺一大石板,石板近墓室中部一侧各凿出一梯形卯槽,墓室左右两侧壁顶部顺墓向分别平置条石,条石两端分别与卯槽结合,围合成一方形结构,最后用一块大石板盖顶。藻井呈方斗形,上小下大,长0.84米,上宽0.64米,下宽0.76米,高0.22米。

后龛,由龛座、后壁组成。先于墓室底部横向平铺一条石作为龛座,高0.32 米,长与墓室宽度相同。然后在龛座上叠砌一块石板,在石板中部减地凹刻成后龛,龛后壁素面,龛顶呈火焰状。龛宽0.4米,通高0.46米,进深0.06米。

另外,M1-4室右侧壁近墓门处发现有纪年题刻“正德十二年丁丑润十二月十七日戊子寅时良旦”,题刻旁浅线刻两圆形,圆内分别线刻有“福”“寿”二字。M1-5 室左侧壁近墓门处也发现有纪年题刻“正德十二年丁丑润十二月戊子寅时良旦”,题刻旁浅线刻两圆形,圆内分别线刻有“福”“寿”二字。

M1墓室内有厚约0.4米的褐色淤土,未见人骨,性别年龄不详,墓室内发现个别残铁棺钉,推断葬具为木棺。

2.出土器物

出土器物14件,除M1-2室没有出土器物外,其余墓室均有出土器物。包括谷仓罐5件、瓷碗7件、烛台1件、瓷盏1件。

谷仓罐,5件。M1-1:1(图四:10),敞口,圆唇,短颈,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饼足。褐色胎,罐身施红褐色釉至下腹,有流釉现象;肩部堆饰一周盘索纹。口径8.6厘米,腹径15.8厘米,底径7.7厘米,高23.1厘米。M1-1:2(图四:12)口微敞,圆唇,短颈,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饼足。灰褐色胎,罐身施红褐色釉至下腹,有流釉现象;肩部堆饰一周盘索纹。口径8.2厘米,腹径 14.8厘米,底径7.2厘米,高22.5厘米。M1-3:1(图四:11),庑殿顶形盖,顶有双层屋脊,四周饰飞檐,砖红色胎,顶堆饰条状竖纹;罐身为双联罐,直口,圆唇,短颈,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饼足,足间相连。灰褐色胎,未施釉;肩部置一周带状屋檐装饰,上均匀堆饰竖向盘索纹。左罐口径7.4厘米,底径8.5厘米,罐高17.4厘米;右罐口径7.3厘米,底径8.5厘米,罐高17.8厘米;通高 23.5厘米。M1-5:1(图四:13),微残。庑殿顶形盖,顶有屋脊,顶饰竖向盘索纹,两侧各堆饰三条竹节纹,灰褐色胎;两罐身及足相连,口微敞,圆唇,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饼足。灰褐色胎;肩部置一周带状屋檐装饰,上堆饰条状竖纹。左罐口径7.3厘米,底径6.9厘米,罐高13.6厘米;右罐口径6.7厘米,底径7.4厘米,罐高14.1厘米;通高19.6厘米。M1-6:1(图四:14),残。庑殿顶形盖,顶有屋脊,四周饰飞檐,红褐色胎,顶堆饰条状竖纹;两罐身、足均相连,敞口,圆唇,短颈,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饼足,灰褐色胎,部分腹部饰褐釉;肩部置一周带状屋檐装饰,上均匀堆饰竖向盘索纹,两罐腹部各贴塑有花卉纹。左罐口径8.4厘米,底径7.7厘米,罐高18.2厘米;右罐口径8.2厘米,底径8.2厘米,罐高17.1厘米;通高24.4厘米。

图片

图四 M1出土器物

1.瓷盏(M1-6:3) 2~8.瓷碗(M1-6:4,M1-5:3,M1-4:1,M1-6:2,M1-1:3,M1-1:4,M1-4:2) 9.烛台(M1-5:2)10~14.谷仓罐(M1-1:1,M1-3:1,M1-1:2,M1-5;1,M1-6:1)

瓷碗,7件。M1-1:3(图四:6),敞口,圆唇,斜弧腹,内底微凹,圈足。砖红色胎,褐釉,釉不至底;内底中心饰漩涡纹。口径19.3厘米,底径6.6 厘米,高6.8厘米。M1-1:4(图四:7),仅存部分底。圈足;浅灰色胎,满施青灰釉,内底边缘及圈足外壁绘圈状纹,内底中心饰花草纹饰。底径5厘米,残高 1.8厘米。M1-4:1(图四:4),敞口,尖圆唇,斜弧腹,内底下凹,圈足;砖红色胎,褐釉,釉不至底。口径15.8厘米,底径4.6厘米,高5.4厘米。M1-4:2(图四:8),仅存部分底。圈足;浅灰色胎,青灰釉,釉不至底;内底中心绘花草纹饰。底径6厘米,残高2厘米。M1-5:3(图四:3),仅存部分底。内底下凹,圈足;砖红色胎;素面。底径7.6厘米,残高1.7厘米。M1-6:2(图四:5),敞口,圆唇,斜折腹,内底下凹,圈足;砖红色胎,除内底及外下腹以下,满施酱褐釉。口径16.2厘米,底径6厘米,高5.6厘米。M1-6:4(图四:2),仅存部分底。内底下凹,平底微凹;灰色胎,素面。底径5.4厘米,残高1.8厘米。

烛台,1件。M1-5:2(图四:9),灰色石英砂岩。整体呈梯形棱柱状,顶部中心有一圆形钻孔。素面。宽6.5厘米,高10.6厘米,孔径0.9厘米。

瓷盏,1件。M1-6:3(图四:1),口微敛,尖圆唇,平底。灰褐色胎。外口沿及内壁满施黄褐色釉。口径6厘米,底径4.2厘米,高1.8厘米。

(二)M2

1.墓葬形制

竖穴土圹石室墓,并列三室,墓向75°。开口①层下,距地表0.55米,向下打破生土。墓圹长4.02米,宽2.64米,深1.04米。相邻墓室墓壁共用,除M2-1室为平顶外,3个墓室其余部分形制结构相同,均由墓门、墓室、棺床、侧龛、后龛、墓顶等构成。墓葬整体保存较好,部分墓室被破坏。现以M2-2室为例介绍。(图五)墓门,位于墓室前端,已被破坏。墓室,先于墓室前端和后端分别竖置一块石板作为壁柱,前端壁柱被破坏,现已不存。后端壁柱宽0.88米,高1.15米,厚0.27米。然后在两壁柱之间顺墓向叠砌三块长0.78米的条石构筑墓壁。最后以石板盖顶。墓室通长2.18米,通宽0.78米,通高1.38米。棺床,在墓室底部顺墓向平铺3块矩形石板构成棺床,平面呈长方形,长2.26米,宽0.78米。棺床四周不见排水沟。

图片

图五 M2平、剖面图

M2-1室:1.双耳罐 2.瓷壶 3.瓷碗 4.瓷碗 5.瓷盏;M2-2室:1、2.谷仓罐 3、4.瓷碗;M2-3室:1、2.谷仓罐 3、4.瓷碗 5.瓷盏

侧龛,每个墓室左右两侧壁各设2个相互对称的侧龛,侧龛为墓室前后壁柱与中部叠砌条石镶嵌后形成的错位。龛宽0.78米,高1.15米,进深0.08米。墓顶,墓室顶部为藻井顶,单层藻井。在墓顶前后各平铺一大石板,长约1.2米,宽约0.8米,厚约0.24米。墓室左右两侧顶部顺墓向分别平置长0.64米、宽0.26米、厚0.08米的条石,条石两端分别与前后盖板石相接,围合成一方形结构,最后用一块大石板盖顶。藻井长0.77米,宽0.64米,高0.26米。

后龛,由龛座、后壁组成。先于墓室底部横向平铺一条石作为龛座,高0.44 米,长与墓室宽度相同。然后在龛座上叠砌一块石板,在石板中部减地凹刻成后龛,龛后壁素面,龛顶呈火焰状。龛宽0.44米,通高0.36米,进深0.14米。M2墓室内填黄褐色土,葬具、人骨朽尽无存,性别、年龄、葬具不详。

2.出土器物

M2共出土器物14件,三个墓室均有出土。包括双耳罐1件、谷仓罐4件、瓷碗6件、瓷盏2件、瓷壶1件。

双耳罐,1件。M2-1:1(图六:6),敞口,圆唇,口沿有变形,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平底,肩部左右两端各置一竖向桥型耳;红褐色胎,腹部以上施青黄釉,有流釉现象;腹部饰数周凸弦纹。口径11.4厘米,腹径17.3厘米,底径7厘米,高21.4厘米。

图片

图六 M2出土器物

1~4.谷仓罐(M2-2:1,M2-2:2,M2-3:2,M2-3:1) 5.瓷壶(M2-1:2) 6.双耳罐(M2-1:1) 7、10~14.瓷碗(M2-2:4,M2-3:4,M2-1:3,M2-1:4,M2-2:3,M2-3:3) 8、9.瓷盏(M2-1:5,M2-3:5)

谷仓罐,4件,塔式盖,盖较平。中部置一纽。M2-2:1(图六:1),罐盖尖圆唇,灰色胎,外壁施青黄釉,有脱釉现象;罐口微敞,圆唇,短颈,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饼足。罐身灰色胎,腹部以上施灰褐色釉,有流釉现象;肩部堆饰一周盘索纹。罐口径8.5厘米,腹径15.6厘米,底径7.6厘米,高23.9厘米;盖直径9.5厘米,高3.5厘米。M2-2:2(图六:2),罐盖尖圆唇,灰褐色胎,外壁施黄褐釉,有脱釉现象;罐口微敛,圆唇,短颈,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饼足。罐身灰褐色胎,腹部以上施红褐色釉,有流釉现象;肩部堆饰一周盘索纹。罐口径9.4厘米,腹径14.7厘米,底径8厘米,高22.6厘米;盖直径9.4厘米,高3.4厘米。M2-3:1(图六:4),罐盖圆唇,灰色胎,素面;罐身为直口,圆唇,短颈,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平底内凹。罐身灰褐色胎;肩部堆饰一周盘索纹。罐身口径7.8厘米,腹径14.4厘米,底径6.8厘米,高18.3厘米;盖直径8.1厘米,高3.9厘米。M2-3:2(图六:3),盖沿微翘,圆唇,红褐色胎;罐口微敞,圆唇,短颈,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饼足。红褐色胎;肩部堆饰一周盘索纹。口径8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6.6厘米,通高21.4厘米。

瓷碗,6件,敞口,圆唇,斜弧腹,内底下凹,圈足。M2-1:3(图六:11),砖红色胎,除内底及外下腹以下,满施黄褐釉。口径16厘米,底径5.2厘米,高6.2厘米。M2-1:4(图六:12),砖红色胎,除内底及外下腹以下满施酱褐釉。口径15.6厘米,底径5.2厘米,高5厘米。M2-2:3(图六:13),红褐色胎,除内底及外下腹以下外满施酱褐釉;外壁口沿处饰一凸棱。口径18厘米,底径6.8厘米,高7.4厘米。M2-3:3(图六:14),砖红色胎,除内底及外下腹以下满施黄褐釉;内外腹壁饰数道弦纹。口径19.2厘米,底径6.8厘米,高8.2厘米。M2-3:4(图六:10),红褐色胎,除内底及外下腹以下满施酱褐釉。口径18.8厘米,底径7.1厘米,高7.2厘米。M2-2:4(图六:7),仅存部分圈足底。浅灰色胎,除圈足内壁外满施青白釉;内底边缘绘圈纹,内底中心绘花卉。底径6.2厘米,残高1.9厘米。

瓷盏,2件。M2-1:5(图六:8),芒口微敛,尖唇,浅腹,平底内凹。灰褐色胎。外口沿及内壁满施黄褐釉。口径6.8厘米,腹径7.3厘米,底径4.6厘米,高1.8厘米。M2-3:5(图六:9),直口微敛,尖唇,浅腹,平底。砖红色胎,外口沿及内壁满施黄色釉;素面。口径6.8厘米,腹径7.3厘米,底径4厘米,高2.3厘米。

瓷壶,1件。M2-1:2(图六:5),敞口,圆唇,短束颈,溜肩,鼓腹,口沿处施一槽状流,颈腹部置一竖向扁形把手,肩颈两侧各置一竖向桥型耳,下腹斜收,平底。灰色胎;腹部饰数周弦纹。口径10.3厘米,腹径15.6厘米,底径5.8厘米,高20厘米。

(三)M3
1.墓葬形制

砖室墓,并列双室,墓向70°。保存较差。开口①层下,开口距地表0.42米,向下打破生土。平面呈长方形,墓圹长4.54米,宽3.08米,直壁,平底,残深1.72米,两个墓室共用一个墓壁,墓室用加工较规整的青色楔形砖和方形砖构筑,设有墓门、墓室、棺床、后龛、排水沟和券顶。砖之间采用石灰糯米黏合剂黏合,墓顶表面包裹一层石灰浆,厚约0.01~0.02米(图七)。现以M3-1室为例介绍。

图片

图七 M3平、剖面图

M3-1室:1.谷仓罐 2~4瓷碗;M3-2室:1.三系罐

墓门位于墓室前端,现已被破坏,形制结构不明。

墓室,平面呈竖长方形,墓室两侧竖向错缝平砌,从第9层开始起券,往上呈弧形直至闭合成拱。后壁横向错缝平砌。墓室内长2.8米,宽0.96米,高1.24米,墓室顶部为双层券顶,与墓室等长。

棺床,平面呈竖长方形,由长方形青砖平铺而成,长2.8米,宽0.82米,棺床四周设有排水沟,沟宽0.07米,深0.04米。

侧龛,呈长方形,系侧壁第五层砖与墓壁错缝相砌而成,宽0.66米,高0.48米,进深0.14米。

后龛,先在墓室底部横向错缝平砌4层青砖,从第5层开始砌龛,第10层盖顶,龛呈凸字形,下部宽0.66米,高0.32米,顶部凸出部分宽0.32米,高0.16 米,进深0.14米。

墓室内填黄褐色土,土质松软,包含少量植物根茎。葬具、人骨朽尽无存,葬具、葬式、性别、年龄等不明。

2.出土器物

M3出土器物5件,其中谷仓罐1件,三系罐1件、瓷碗3件。

谷仓罐,1件。M3-1:1(图八:1),直口微敞,方唇,短颈,溜肩,弧腹微鼓,平底内凹;灰褐色胎,肩颈部有贴塑痕迹。口径9.6厘米,腹径17厘米,底径9厘米,高22厘米。

三系罐,1件。M3-2:1(图八:2),敞口,方唇,短束颈,斜肩,鼓腹,下腹斜内收,平底微凹,肩部均匀堆塑三个竖向桥型小耳。灰褐色胎,外壁施浅黄色釉至下腹,有流釉现象。口径11.8厘米,腹径18.4厘米,底径9厘米,通高20.8厘米。

瓷碗,3件。M3-1:2(图八:3),敞口,圆唇,斜弧腹,圈足;浅灰色胎,除内底边缘及底部外,满施青釉。口径17.8厘米,底径3.4厘米,高6.2厘米。M3-1:3(图八:4),敞口,圆唇,斜弧腹,圈足;灰色瓷胎,除内底及外圈足底部外,满施青釉,釉层有开片现象,内底刻花卉纹。口径18.2厘米,底径6厘米,高6.6厘米。M3-1:4(图八:5),花瓣形口,斜弧腹,圈足;浅灰色胎,除圈足的底部边缘及内壁外,满施青釉;内腹壁饰两层菊瓣纹。口径17厘米,底径6厘米,高7.6厘米。

图片

图八 M3出土器物

1.谷仓罐(M3-1:1) 2.三系罐(M3-2:1) 3~5. 瓷碗(M3-1:2,M3-1:3,M3-1:4)

(四)M4

1.墓葬形制

竖穴土圹石室墓,并列三室,方向70°保存较差。开口①层下,距地表0.3 米,向下打破生土。平面呈长方形,墓圹长3.7米,宽3.5米,深0.76米。3个墓室形制结构应基本相同,现仅残存棺床和侧壁部分(图九)。墓室规格基本相似,墓壁用整块条石构筑,墓室内长2.06米,宽0.68米,残高0.56米,墓壁厚0.22米,未见侧龛和后龛。棺床由五块石板平铺而成,四周留有缝隙,形成排水沟,沟宽0.04米,深0.08米。墓室内填褐色土,土质疏松,包含少量现代垃圾。葬具、人骨朽尽无存。墓室内发现有枕瓦,无其他随葬品。

图片

图九 M4平、剖面图

 

三、结语

此次发掘的4座墓葬,除M3为砖室墓外,其余均为石室墓。3座石室墓均为多室墓,整体结构亦较为相似,年代应均为明代。其中M1盖板石前端及墓壁有明确的纪年,如盖板石前端题刻“正德十三年戊寅正□□壹修”,从字面结构、逻辑顺序推测盖板石前端题刻应为:“正德十三年戊寅正月初(拾、廿)壹修。”M1-4、M1-5两室内壁刻有“正德十二年丁丑润十二月十七日戊子寅时良旦”,由此推断该墓地从正德十二年(1517)开始修建,正德十三年(1518)正月修成。而在阴历闰年择地修墓也是有增福、增寿、惠及子孙的寓意。M2~M4虽没有明确的纪年,但从出土器物来看,也应属于明代中后期。

从出土典型器物来看,此次发掘出土的谷仓罐大致可分为两种:一为肩部贴塑盘索纹型单体罐,二为脊式带盖双联罐。其中双联谷仓罐(M1-5:1)与璧山皂角湾墓群[1]、璧山生基湾墓群①出土的双联谷仓罐形制相近。单体谷仓罐中,M1和M2出土的同类器并无二致,均为肩部贴塑盘索纹型单体罐。M3出土的瓷碗(M3-1:2,M3-1:3)分别与M1出土的瓷碗(M1-4:1,M1-6:2)相似,所以M1、M2、M3的时代应为明代中后期,M4从残存情况看,构造相对简单,时代可能晚于前三者。

谷仓罐为川渝地区明代中晚期墓葬中较为常见的出土器物,然具体而言,两地出土的谷仓罐又有不少地域性差异。如重庆地区双联谷仓罐出土数量远高于四川地区,且重庆地区单体罐造型更为丰富,而四川地区出土带釉谷仓罐比例更高等。过往对谷仓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体谷仓罐的分期、类型、形制演变[2]、功能意义[3]等方面,对于双联谷仓罐的类型、时代、地域分布缺乏足够的了解,此次M1发掘出土的脊式带盖双联罐将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大有裨益。另外,M3出土的青瓷碗有豆青釉、粉青釉两种,具有龙泉窑风格,为研究当地陶瓷文化及手工业、制瓷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重庆地区具有明确纪年的明代墓葬较为少见,而白家院墓地不仅有详实可靠的纪年题刻,同时还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纪年墓葬(M1)的发现丰富了重庆地区明代纪年墓葬的考古材料,为明代墓葬的分期断代、器物的形制演变提供了年代标尺,尤其是对脊式带盖双联罐的类型、时代、地域分布等相关问题的考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白家院墓地的发掘对了解明代墓地的选址、构筑时间及其反映的民间丧葬习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附记:本次发掘得到了璧山区文物管理所、璧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与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领  队:黄伟

发  掘:刘首才、张明清、冯务健、施智华、王沈璐、陈世杰、陈后军

照  相:刘首才、王沈璐

整  理:刘首才、刘娜、黄伟、高磊

参考文献:

[1] 黄伟.重庆地区明代墓葬概述 [M]//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长江文明.2020第4辑 . 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20:37.
[2] 周静 .川渝地区明墓出土谷仓罐研究 [J].考古,2019,(12):92-105.
[3] 白瑶瑶.试论明代谷仓罐及谷物随葬现象 [J].农业考古,2017,(6):226-231.
本文原刊于《长江文明》2024年 第1辑
 

图文:高磊    黄伟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