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我给古墓打拓片
我给古墓打拓片
发布人:  2024-05-10

捶拓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它是用宣纸和墨汁将金、石、木等器物上所刻的文字、图案清晰地复印下来从而形成拓本的一种技能。至少在“南朝至初唐就已经有了拓本”,在宋代逐步得到了发展,清“咸丰以后碑学尤为昌盛”。拓本能真实地反映出原体画面的基本特性,它具有历史和艺术等社会价值。在文物考古工作中,根据拓本研读出潜藏其中的文化信息,是考古人探寻历史、恢复古代人类生活轨迹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掌握和提高拓印技能的水准,是我们应该深入探讨的话题。重庆市江津区白沙中学宋墓拓印工作的经历,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捶拓工作,看似简单重复的一拍一扑,其实包含有较为复杂的技术含量。它不仅仅只有娴熟的工作技巧,还要仔细观察、分析拓印版面的基本特性,了解和掌握它所蕴含的历史、科技、工艺美术、宗教信仰等厚重的文化内涵;更重要的是在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的前提下,要有良好的审美意识,发挥灵魂深处的创作激情,用心把握好每个环节,使整个画面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下面就谈谈我对拓印工作的一点点体会,不对之处希望批评指正。

一、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是古人对工具重要性最精辟的论述。捶拓工具的好坏,直接影响拓本的质量和效率。工具制作因人而异,方法多种多样,材料也是五花八门。我感觉,无论哪种工具,材质如何,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能够发挥出自我最佳水平的情况下,实用而简单是最好的。工具包括喷壶、板刷、打刷、拓包等,辅助工具有橡胶榔头、毛毡片、拓板、小碗、画笔等,根据个人的喜好再准备一些毛巾、白布2~3块(大小适用)、裁纸刀、钢卷尺、鞋刷、剪刀、报纸等,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再准备一把电吹风(图一)。

图片

图一 拓印工具

(一)喷壶 是装稀释了粘合剂的水,作用是将宣纸和作业面喷湿,使宣纸粘贴在画面上。

(二)板刷 是用棕树的棕丝编织加缝制而成,一端为刷头,背部圆肩,长15、宽10、厚2厘米。作用是上纸时将铺在画面的宣纸刷平。

(三)打刷 上纸工具,带柄的“甲”字形木板,通长约45、厚2厘米,刷头长12、宽8厘米;其刷毛选用猪的鬃毛,刷面平齐。

(四)橡胶榔头·毛毡片 上纸工具,将毛毡片垫在贴好的宣纸表面,用橡胶榔头轻轻锤打。用于打刷不易锤到的边缘地带。

(五)拓包 拓包是上墨工具,是工具中最主要的一种。依据白沙中学宋墓石质及雕刻的特点,我专门制作了比较合适的拓包,方法如下:首先选取一定量的棉花,层层叠起,周边稍加撕扯呈圆形的棉花团,放在40厘米见方的塑料布上,然后从周围自然托起塑料布集结于顶端,用线绳将其挤压扎紧,形成半球形棉花包;依据棉花包的直径,剪略显大些的旧呢子布料4~5片,叠层置于棉花包的下方,再找大小合适的棉布,以棉花包同样的包裹方法,一并将塑料布的扎口裹在其内捏紧,用线绳缠绕扎紧,使其成为高6厘米左右的柱状握手,最后,剪掉多余的尾巴即成。布的选择,最好也是经纬稀、疏、薄的棉布,稀疏且薄的棉布容易透漏墨汁。如果拓印玉石、金银等精细质地的纹饰,就要用丝绸包裹。拓包的直径一般在5~10厘米之间,有些地方大包无法拓到,还须做些小拓包。小包可直接包裹棉花,大小根据实际需求,随意制作。

(六)拓板·小碗·画笔 它们共同为拓包供给墨汁。拓板就用乒乓球拍子或样式稍大一点的木板,厚度6、7毫米,以轻巧为好。将墨汁倒入小碗,用画笔蘸些墨汁抹开在拓板上,拓包在拓板上拍打,墨汁就会浸入拓包之中。

二、材料

 

材料包括宣纸、墨汁和粘合剂。

(一)依据拓印对象的不同选择宣纸,一般选择普通生宣即可;对于浅浮雕等凸高的拓印版面则要选择皮宣;金银玉石等精细的器物则要用较薄的宣纸。相同性价比的宣纸,感觉韧劲足、拉扯力强就会比较好。

(二)墨汁我们常常选用“一得阁”墨汁,也被同行广泛使用。但要注意要区分真假。挂壁浓稠的就是好的,否则就有可能是假货。

(三)粘合剂可以用中药白芨或办公合成胶水。白芨作为粘合剂是传统的做法,它是将白芨与水按1:40的比例配置,经过煎煮去渣,使用黏稠的汤汁。我们在白沙墓地也用过,白芨价格较贵,煎煮也比较麻烦,而且不能放久,否则就会变质和降低粘贴效果。最后我们还是用稀释的胶水,稀释比例根据碑刻石质的质地及画面状况而定。“如碑石是石灰岩,碑面平整光滑就需兑浓一点1:30左右,风化破损大的砂岩也可按此比例;如果碑石是砂岩而无风蚀的可按1:50兑水稀释”。白沙中学墓地的石材基本是砂质,按此比例操作,在揭取拓本提拉的过程中,其粘合剂的功能还是显而易见的。

三、贴纸

清洁干净拓印版面的污垢等杂物,用钢卷尺测量出其长宽大小,裁出每边大于3~4厘米的宣纸备用。用喷壶将拓印版面喷湿,以水珠不流动为宜;然后将裁好的宣纸贴上,注意光面朝上,继续用水将宣纸喷湿,喷水的量因气候而定,凉爽、潮湿的季节,稍微喷湿即可;炎热、干燥可适当多一点,尽可能地不要流淌,水多粘附力就强,褶皱就不易刷平。如果水多的话可以用毛巾擦拭,以吸收多余的水分。水喷好后立即用排刷刷平宣纸,赶走纸下的气泡,切忌出现褶皱,如果发现褶皱,可以将纸从一个角轻轻提起,稍加拉扯至平展,再轻轻放下刷平即可。如果拓印版面是立面或者斜面,排刷就要由上而下的运刷;是平面,就要由中而左右、上下运刷;周边部分均向外运刷。拓印面积较大需要接纸,接头不要置于字口上,应放在字行之间,接茬最好将宣纸的原始硬边撕扯成毛边,以结合紧密;接茬上下叠压的关系,以拓本揭取方位而定,先行揭取的一方接茬在下,反之在上。接口1.5厘米左右即可。宣纸贴好刷平后,在表面覆盖干燥的白布,用打刷一排排地捶打两遍,白布的作用是吸水和防止在捶打过程中宣纸表面起毛,以保持原始光面。起毛很容易黏在拓包的布面,影响墨汁的渗透,如果已经黏在拓包布面,就用毛刷蘸水清洗。捶打时要注意刷面与工作面保持平行,不要用力过大,要用腕力轻打且能自然弹起,依次捶打两遍。遇到宣纸透烂可以找相同的纸张补缺,补片应略大于缺口,并将其边缘撕成毛边,用橡胶榔头垫毛毡片敲打即可。随后,等待晾干,这时可用吹风机。

四、上墨

宣纸的干湿度必须适中才能上墨,太湿墨渍易渗透宣纸,拓本印迹模糊不清,失去“传真”和观感效果;但也不能干透,干透纸下容易聚集空气,造成胀浮现象,字或纹饰很容易错位。因此,观察宣纸略微泛白,大致在八成干时方能上墨。上墨时对拓包内墨汁量的把握至关重要,对初学者来讲是比较难的。墨汁多了容易浸透宣纸,质量难以保证;墨汁少了,需要一遍遍的拍扑,效率低下也就成了必然。拓包内墨汁的多少,可在拓包拍打拓板时观察,有墨汁的湿痕即可。上墨时一手执涂有墨汁的拓板,一手握拓包,用拓包在拓板上反复拍打,利用惯性的原理,将浸入拓包深层的墨汁移至拓包的表层,同时也能将聚积成堆的墨汁打散拍匀。如果担心墨迹还不均匀,可事先在报纸上试打,没有问题就可以上墨。第一次上墨不宜太浓太重,要轻且淡,拓包在纸面依次直上直下用腕力轻轻拍扑,拍扑的速度要快而且要有节奏;墨迹要前后重叠,不得间隔或跳跃,否则拓本墨迹不匀,补救起来会非常麻烦。后次上墨要等前次墨迹干燥之后再上,这样墨迹也起到一层隔膜的作用,可以减轻墨汁浸透宣纸的现象。墨迹边界的范围一般超出画面2厘米左右即可。从第二遍上墨开始,墨汁可逐次加浓加量,拓包在接触纸面时,要有斜向夹角的蹭、擦行为,此法就叫“擦拓”,用这样的方法直到拓印完成。随后,再用小拓包对效果不理想的部分,补拓一遍或多遍,使画面更加完美。拓包里的墨汁尽量用完后,再进行下次蘸墨。拓片完成后乘湿揭取,放在干净的平面上,下铺上盖报纸,用手轻轻地抹平。阴干,切记不可太阳直接照射,否则会僵硬变形。最后标注地点、名称、编号、年月日,并写上自己的姓名,折叠,装袋收藏。

五、浮雕图案的处理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发展、要进步,必须学会辩证法。我第一次接触拓本是从陕西周原《史墙盘》铭文开始的,它的画面乌黑光亮、黑白清晰、墨色均匀、质感强烈,富有灵气,无晦涩感,背面也洁白如初。这是我对拓本的最初影响,在以后的工作中,“乌黑光亮、墨迹均匀”一直是我甄别拓本质量的唯一标准。后来才知道这种拓印技法过去称为“乌金拓”,是古老的传统技艺。在古代还有蝉翼拓、彩色拓、油拓等等,这些都是在特定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捶拓工艺和方法。考古资料的拓印基本以“乌金拓”为主,因此,只要掌握好这一种捶拓技法,基本可以满足考古工作对资料提取的需求。白沙中学墓地中,砂岩既粗糙又有风化,要达到“乌黑光亮”的标准,是非常困难的;还有浮雕,画面凹凸不平,极具挑战性。遵循传统拓印的方法,效果会平淡无味。受国画技法的启示,我采用浓淡不一的拓印手法,再结合绽放牡丹花的生物构造及雕刻特点等因素,将牡丹花蕊部分施墨轻淡,至花瓣边缘逐渐增色浓厚,这样画面不仅极富层次感,而且拓本会更加灵动与逼真;再者,花瓣边缘雕刻略显平滑,拓印起来也比较方便(图二)。如果将线条密集、褶皱也多的花蕊部位变为墨色浓厚,花瓣的外缘墨色轻淡,则垂坠感太强,效果反而不好。

图片

图二 用墨的浓淡效果

根据雕刻手法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拓印措施,也是拓印工作必须具备技法之一。如压地隐起刻画面,要注意浮雕中凹下的区域,基本不能染指黑色。80年代末,我在西安碑林看见一位老师傅拓印长安八景之一的石刻“六月积雪太白山”,他告诉我“积雪是白色的,雪中不能有一点点的墨渍”。这次拓印“童子抬碑图”时,虽然该画面空白面积较大,我还是拓印了浮雕凸高的部分,既简洁明快,又层次分明(图三)。 

图片

图三 上墨区域的选择

拓片的最高境界就是拓出美观、具有强烈质感的拓本。我的拓印水平与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了掌握传统技艺的精髓,了解它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我们必须逐步提高拓印工作的水平。

后记:基于拓片,我的经历非常有限。1988年春,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及博物馆开放筹备期间,我在胡武智师傅的指导下,一起拓印过赵朴初先生《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碑刻150张,裱糊成品后作为礼品赠予法门寺开放当日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碑刻是新近制作的黑色大理石,表面光滑,设备、环境也极适合拓印工作,技术又有师傅指导,质量还是没得说。重庆江津白沙中学宋墓的石刻拓片是我拓片的第二次经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质量只能是马马虎虎,谈不上有多好。但是,我在拓印工作过程中感悟颇深,在牛英彬博士的鼓励下,写成《怎样提高锤拓技艺的水准》一文,并在2015年终单位学术汇报会上做了宣讲,后在白九江院长的建议下,名称改作《我为古墓打拓片》。将文稿寄到《中国文物报》社,编辑回电让我修改缩减,准备用在《传统工艺》专题栏目发表,结果我没能把握好机会,与此失之交臂。后在《重庆历史与文化》编辑部衡元庆老师的帮助下,在该刊2023年第二期得以刊发。

文章前面是叙述拓印的基本操作过程,只是技巧的运用及手法的把控而已,人人如此,没什么新意,我自己感觉操作的手法和过程写得比较详细而已。文字的后面两段,我觉得还有值得关注的必要,一个是高凸低凹部分处理手法的运用,是古人拓印智慧的结晶,要极力宣传。我曾看见过一个专业单位在橱窗展示拓片比赛的作品中,对高凸低凹浮雕作品拓印处理手法很成问题,说明评委专业知识在这方面有欠佳的成分。另一个是花瓣用墨的浓淡,是一种新型的尝试,值得探讨。《中国文物报》有用稿的意图,想必就注意到了这些点。笔者知识有限,希大家批评指正!

图片

石刻表面较为光滑的拓印效果

图文:徐克诚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