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遗产保护 > 我国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寺庙实物资料 重庆市江津区石佛寺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
我国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寺庙实物资料 重庆市江津区石佛寺遗址考古发掘的重要收获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19-11-13

石佛寺遗址位于重庆市江津区长江北岸的半山腰,它是一座晚唐五代至明清时期的寺庙遗址,其地势背山面江,左右有山环抱,最大的地貌特点是有十余块天然巨石顺坡势散落周围,寺庙布局于巨石间。

 

▲发掘区侧视

 

据遗址中发现的碑刻记载,该遗址最早于晚唐五代时期开始雕凿造像;北宋末,徽宗朝宰相张商英与这里有一定渊源;南宋初,名为古佛岩,绍兴年间有杜氏舍院基后,开始兴修寺院,并增刻造像,建立放生园,南宋晚期碑刻上显示该寺当时名为观音院;元代石佛寺香火日盛,自号“西蜀第一禅林”;元末,占据重庆的割据政权大夏国皇帝明昇在位时毁于战乱;明正统年间僧人道胜一田禅师重修了寺院,明代工部尚书、江津县人江渊将其位列“江津八景”之一;清代中期又屡次修缮,终至清末民初逐渐毁圮。

 

2016年至2019年,在配合江津滨江新城建设的发掘中,因其价值较高,遂决定以遗址公园建设为目标,开展主动性调查和发掘,其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发掘4600平方米,初步弄清了遗址的功能分区、平面布局和时代沿革。它由建筑基址区、石上建筑遗迹区、摩崖造像区、墓葬区及放生园区所组成。清理各类遗迹40余处,包括建筑基址、排水沟、墓葬、摩崖造像、摩崖题刻等;出土文物标本900余件,主要有石造像、石构件、石碑刻、陶建筑构件、瓷生活用具等。从时代上看,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晚唐五代;第二期为宋代;第三期为明清。

 

 

▲宋代建筑复原示意图

 

在发掘过程中,积极践行“边发掘、边保护、边研究”的新理念,包括建设考古工作站,满足文物保护、科研、后勤等需求;对重要遗迹搭建保护棚;吸纳国内外高校师生参与发掘,举办学术沙龙、讲座,促进遗址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推进报告整理等成果出版;推广数字化考古,提取遗址的多维度信息。

 

建筑基址区

建筑基址区从宋至明清在此反复建设、重修,遗迹现象丰富,叠压关系复杂。考虑到后期的展示利用,以最小破坏为原则,对各时期的建筑均予以最大程度的保留。

 

宋代布局

由前殿、后堂、配殿及窟前建筑等组成。

前殿  部分被明清前殿所叠压。由台基、柱础、磉礅、散水、踏道等组成。台基外侧有石砌包边,由加工规整的石块层垒而成,每层石块用丁顺结合的方式砌筑,该砌法的重要特点是以丁石出头的形式卡住两侧的条石,以使台基包边的结构更加稳固,这是宋代的典型做法;台基正中有石砌踏道伸入殿内,这与通常位于台基正前方的做法稍有差异;台面上发现柱础石11个、磉礅2个,可将通面阔30、通进深14米的殿复原为面阔7间、进深4间的大殿。这是我国南方地区发现规模较大的宋代寺庙建筑。

后堂  规模较前殿为小。台基的右侧保存较好,出露前后两个拐角。台基的砌法同前殿。由于其上叠压有明清时期的后殿,面阔和进深间数不详。台基前连接月台,目前仅暴露出月台左右两侧的包边石。

窟前建筑  摩崖造像集中雕凿于建筑基址区北侧的一块巨石(5号石)上。5号石周围发现了一座台基式建筑,将该石包裹其中。由殿和副阶组成。殿由台基、柱础、磉礅、散水、慢道等组成。台基的垫土、包边的做法类似前殿。台面左侧和后部保留有较多的铺地石板,台面后部有斜坡慢道,台面上共有7个柱础石;副阶台面低于主殿台面约0.2米,残留有2个柱础,其南侧与后堂之间有一条砌筑规整的散水;5号石顶面及立面有较为复杂的柱洞、榫眼,它们与地面的柱网共同构成了一座带副阶的楼阁式建筑。这是川渝石窟寺中揭露最完整的宋代窟前建筑,在以往发现的悬挑式、柱廊式、窟前殿阁式窟檐基础上,为川渝地区的窟前建筑增添了新的类型。

 

▲宋代建筑布局图

 

明清时期布局

由前殿、天井、正殿、配殿及窟前建筑等组成,配殿及窟前建筑保存较差。

前殿  前殿叠压于宋代前殿的上部,可分为早晚两段。早段属于明代建筑,其表面覆盖着明代房屋的倒塌堆积,包含有大量瓦片,考虑到展示利用,未对其做过多清理。暴露有11个柱础,集中于两侧和后部,开间和进深间数不详,从柱网分布上来看属于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的建筑;晚段属于清代建筑,系在明代前殿基础上,整体稍向后移,规模上略有缩小。

正殿  正殿的台基和地面为明清共用,台基前部由加工规整的条石垒砌而成,台基正中保留有石踏道。台面上残存有9个柱础,可复原为面阔3间、进深3间的大殿。

 

石上建筑遗迹

 

建筑基址后有4块天然巨石(1-4号石),顺山势呈一字排列。1号石顶面有柱洞、沟槽等遗迹,其前壁雕凿平整,其上有摩崖题刻;2号石顶面凿成外方内圆式,圆心中有一个方形榫眼,可能为转轮藏基址。该石侧面刻有明代《江津县重修石佛禅寺记》;3号石是连接2号石和4号石的通道,其上凿成踏道,两侧分布柱洞,原应为长廊建筑;4号石最为复杂,中部凿空为地宫,由甬道、宫门、宫室、石函及天窗等组成。巨石顶面分布有排列规则的柱洞、凹槽等。根据柱网分析,它应为一座木构的四边形佛塔。在巨石周围出土了大量的宋代滴水、瓦当等,从而证实了巨石上在宋代已修建有建筑物。

 

▲4号石平面、立面及地宫平面图

 

摩崖造像

摩崖造像集中分布于5号石上,巨石周身雕刻多层罗汉群像,四面开有造像龛,造像活动从晚唐五代延续至明代。

 

▲摩崖造像(从左至右:水月观音、九龙浴太子、东方三圣)

 

晚唐五代造像

在巨石南面雕刻了水月观音、东方三圣,它们与安岳圆觉洞、大足北山同时期的造像风格一致,其中尤以水月观音最精彩,观音抱膝端坐于山峦座上,身姿优美,两侧有镂空雕刻的飞天,展现了工匠高超的技艺。南宋时期观音院的寺名可能与这尊水月观音像有重要联系。

 

南宋造像

在巨石北面、西面和周身分别雕刻千手观音、泗州大圣、五百罗汉等。泗州大圣坐于方形金刚台座上,两侧侍立二弟子。其旁题刻“符阳处士寋清绍兴壬申夏镌题”,可知其为南宋初年所雕;五百罗汉像以分层的形式环绕巨石周遭,目前统计有450余尊,多数罗汉头部缺失,姿势表情各不相同;千手观音保存较差,头部和手臂遭严重破坏。

 

明代造像

在巨石南侧雕刻有九龙浴太子。悉达多太子站立于莲台上,周围环绕有九条龙。该龛与泸县玉蟾山明代的相同题材最为接近。

 

▲石造像头部(明代)

 

墓葬区

发现的墓葬均为石室墓。

 

宋代墓葬

有单室墓和双室墓两种,均由墓室、壁龛、棺床及排水沟等组成,墓内多雕刻有花卉、动物、文字、仿木结构建筑等,部分墓葬还带有封土石围及墓前小碑等。从墓葬风格来看,应系世俗人的墓葬。

 

明代墓葬

有八边形墓及长方形单室墓、多室墓等,其中八边形墓内雕刻有佛像、文字等,应为高僧塔墓的地宫。多室墓的门楣上题刻有“广寿塔基”或僧人法号,也应为僧人墓葬。

 

 

放生园区

 

放生园区位于石上建筑遗迹区背后的山林内,根据在该区域发现的一块南宋乾道年间的摩崖题刻记载,此区域曾被辟为放生园。

 

 

重要价值

 

石佛寺遗址平面布局完整、功能分区明确、时代沿革清晰,特别是保存了宋代的前殿、后堂、石窟建筑(供奉观音、罗汉)、转轮藏及佛塔遗迹等,这与入宋日本僧人所作《五山十刹图》中南宋禅寺大刹的基本配置相似,这是我国南方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寺庙格局,为研究宋代寺庙建筑规制、建筑技术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该遗址还保存了相对完整的明清寺庙布局,并叠压于宋代寺庙基址上,这是宋代至明清时期寺院建筑格局变迁的重要例证。

 

▲宋代建筑和明清建筑的叠压

 

石佛寺遗址是中国古代建筑营建规制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的杰出范例。它巧妙地将天然巨石与寺庙建筑规制相结合,营建佛塔、转轮藏等建筑,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制;根据天然巨石的形状、方向,灵活地转移了从建筑基址区延伸而来中轴线,形成了一种折线中轴的形式,打破了中轴线直线延伸的传统做法;利用地形高差,依山就势,自下而上层层布局,使纵深空间得到了充分发展,建筑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烘托出了重要建筑的宏伟高大。整个寺院经过精心的布局,最终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石佛寺遗址具有典型的文化景观特征。该遗址由地下埋藏文物与地面建筑文物相结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遗存面貌;不同时期的建筑层层叠压,展示了该建筑群的历史演进过程;寺庙选址于三面环山,一面朝江之地,具有典型的风水格局,即可隐于山林之中,又可俯瞰长江与城郭,寺庙建筑、宗教文化与植被、奇石、山水共同组合成了一种具有厚重人文历史、优美自然风光的寺庙园林景观。

石佛寺遗址巧妙利用巨石营造造像和碑刻,并出土了大量的圆雕造像、石构件等,雕刻精美、技艺精湛,特别是水月观音造像龛,采用镂空、圆雕等多种技法,线条流畅、细腻传神,是我国十世纪保存最好、雕刻最精美、技艺最复杂的水月观音造像之一。

石佛寺遗址具有内涵丰富、价值重大、区位优越、交通便捷、环境优美、观赏性强的特点,是践行考古、保护、研究、展示利用一体化理念的重要案例,具备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的潜力,对留住文化根脉、促进文旅融合、提升城市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文刊登于2019年11月1日《中国文物报》第8版

文稿:牛英彬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