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碑位置图
金刚碑传统风貌街区位于重庆缙云山麓、嘉陵江畔,距北碚城区五公里,属北温泉镇所辖。古时因其江边有巨石入江心而得名金刚碚,又因缙云山上有一块碑形巨石,上有唐人题刻的“金刚”二字而得名金刚碑。金刚碑两面环山、嘉陵江与金刚溪交汇。有一条溪流自西南向东北流入嘉陵江,街区和建筑沿溪流修筑,依山就势、临水而居。地处山水交融之处的金刚碑,气候宜人,雨水充沛,尤以夏秋之交为甚。
金刚碑石
白庙子卸煤码头
金刚碑历史上是繁忙的煤业货运驿道和水码头。在民国和抗战期间,众多的政府机构、学校及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实业家迁来此地工作、生活。金刚碑既是一处古镇、古村落、古码头,也是“盘龙式”传统山地街区的典型范例,还见证了抗战时期的峥嵘岁月。如今的金刚碑传统风貌街区不仅景色优美、人文厚重,周边还遍布学校、公园、博物馆、寺庙、古道、名人故旧居等。
导读——传统风貌街区是指彰显传统风貌特征的集中成片建筑或保存较为完整的传统街巷,其空间格局、景观形态、建筑样式等较完整地体现了地方某一历史时期地域文化特点。传统风貌街区是悠久的城市历史文化见证,记录了清晰的城市发展文脉,承载了厚重的城市人文情感,彰显了不同历史时期独特的城市风貌。
街景
往昔峥嵘岁月稠
金刚碑兴起于清代,繁荣于民国和抗战时期,衰落于抗战胜利后。在清代以前,金刚碑所在之地甚为荒芜,唯有自然风貌,少有建筑。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曾有“巴山楚水凄凉地”的感叹。
金刚碑的历史发展沿革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清代初期,金刚碑始建。金刚碑在清代以前并无场市,但因其背靠的缙云山南坡早有煤矿开采,本地有溪沟切入嘉陵江,沿沟谷便于砌路运输,沟口地势开阔、土地肥沃,适于聚落,遂逐渐成为煤炭货运码头。清康熙年间,从缙云山煤窑开采的煤炭首先用骡马驮至金刚碑,然后用船只外运销售。随着缙云山采煤业的发展和运煤需求的日益增加,金刚碑水码头逐渐兴盛。此时的金刚碑街区已初具规模,缙云山山麓有道路,沿道路建有两条人字街,七帮公所、金刚大庙等标志性建筑均已建成。清同治年间,金刚碑煤炭业兴旺,骡马成队、帆樯如林,为马帮、船帮服务的马房、栈房等也逐渐增多,在此形成了以销售转运煤炭为主的繁盛集镇,各行各业兴旺发达,还成立了以炭帮、船帮、油帮、米帮、力帮、马帮、牛帮为首的行业帮会,即“七帮公会”。
二、民国时期,金刚碑极为繁盛,此时的街区已形成姚家院子、熊家院子、郑家院子等几处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群,“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就是那一时期的真实写照。极盛之时,金刚碑沿河两岸的商店、货栈等达百余家,煤窑沿山排开,挑夫摩肩接踵,江岸帆樯如林,一派繁荣景象。
三、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北碚作为重要迁建区,当时有众多的机关、单位、学校迁入,并在金刚碑兴建房屋用于居住、办公、办厂、办学等,再次促进了金刚碑街区的蓬勃发展。
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章伯钧利用金刚碑山坡地势,放置竹管从缙云山引水入镇,有效解决了生产生活用水难题,并于1939年在金刚碑筹建了“中央赈济委员会利民皮革厂”。
1939年6月,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迁至金刚碑。
1939年夏,因躲避空袭,爱国实业家孙越崎将中福公司的四矿总公司员工及家属等全部迁至金刚碑,并买下一块坡地,兴建房屋数十座,包括学校、医务室、图书馆、招待所、防空洞等,用以安置员工,至1941年回迁重庆市区。
中福公司旧址
“国术大师”张之江创办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于1940年迁至金刚碑。
1940年,陈立夫创立于南京的正中书局迁至金刚碑。
1940年12月,中央气象研究所迁至金刚碑水井湾象庄,结束了三年多的居无定所。
1942年,著名学者梁漱溟将勉仁中学迁至金刚碑,并在金刚碑创办勉仁书院。
1942年2月15日,中国第一座滑翔机机场在金刚碑建成。
除此之外,在抗战时期,众多学者大师也齐聚金刚碑,在此生活,开展创作和研究。
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金刚碑出版了《中国史纲》第一卷、《中国史论集》第一辑,并常与郭沫若、柳亚子、田汉等大师共同吟诗、讨论。
正中书局著名文学家谬崇群在金刚碑创作了三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散文集——《夏虫集》《石屏随笔》《人间百相》。
著名历史和民俗学家顾颉刚在金刚碑主持边疆语文编译会,并主编《文史》杂志。
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翁文灏与调查人员裴文中在金刚碑研究出“北京猿人”头骨存在的证据。
著名生物学家杨钟健在金刚碑发现了鸟脚龙化石碎片,这是重庆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
抗战胜利后,机关、学校、工厂等逐渐迁走,金刚碑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缙云山众多小煤窑被关闭,金刚碑水码头和货运驿站也随之消失。1981年,一场洪水导致金刚碑人口大面积迁出,金刚碑就此萧条。
溪水犹唱古韵浓
金刚碑传统风貌街区沿溪而筑,金刚碑溪从缙云山麓潺潺流下,终年清澈不涸,向东汇入嘉陵江中。溪流将金刚碑自然分成南、北、西三部分,并以此形成北街、南街和西街。三条古街交汇于金刚碑石拱桥处,也是金刚碑的中心,有两条古驿道上可通达缙云山,下可连接嘉陵江。金刚碑石拱桥架于金刚溪之上,建于清康熙年间,长6.5米,宽3.5米,拱高3.4米,为单孔石拱桥,桥面青石铺就,桥身两端刻有龙首凤头,原风貌保持完整。
石拱桥
金刚碑现存有众多古建筑,大多依山而建,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顶,上覆小青瓦。或为木板墙,或为泥墙(泥墙在巴渝古建筑中常见,以竹木做篱为骨,涂抹草拌泥,外施白灰)。具有代表性的22号民居,是一座典型的巴渝风格四合院,现存朝门、院坝、正房等,石木结构,穿斗式梁架,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棕褐色的柱子间布白泥墙,青灰色的正脊下列小青瓦,脊兽高昂,竹木掩映,古香古色。金刚碑现存民居建筑群主要在南街,多是民国至20世纪80年代所建,少部分为清代遗留。这些民居建筑群保存完好,空间布局紧中有序,小巧精致,极具巴渝村落地方特色,具备较高建筑和艺术价值。金刚碑还留有晚清和民国时期建筑。南街有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观音阁、正中书局印刷厂旧址等。北街有财神庙(金刚大庙)、城墙、城门、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抗战时期滑翔机修造所等。财神庙建于清同治年间。两重殿,四合院,原建筑风格为穿斗式结构,曾为金刚碑“七帮公会”聚会议事场所。庙宇依山势而建,前筑有城墙高4米、长35米,原城墙上方筑有古戏台,供当地文化娱乐消遣所修。通往财神庙曾有一道高3.5米,宽2.4米的庙门,后因财神庙改建为金刚碑小学,除原部分建筑被改建,庙门也被封堵,但庙宇遗迹仍存,青石梯、石栏杆、石雕、石墙、石门框等保存较好。
街景
街景
街景
街景
人行步入金刚碑,青石板路弯弯曲曲,两旁古树郁郁葱葱,传统建筑依山而建,风貌街区错落有致。山溪、古树、传统宅院、石板路、小桥、流水、山体梯级、青石梯道、嘉陵江、江岸滩涂等共同构筑了金刚碑传统风貌街区,置身其中,让人不禁有“小桥、流水、人家”的古诗意境。青砖绿瓦,木骨泥墙,竹木常青,又平添几分巴渝韵味。金刚碑居民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每逢节假日,群众自发组织各种活动,如春节板凳龙表演、端午龙舟赛等,其中“板凳龙舞”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姚家大院效果图
刘家大院效果图
何家大院效果图
国立政府主计处统计局效果图
正中书局效果图
青烟袅袅风翻叶,巴山夜雨话桑麻。晚清古街,风貌犹存。金刚碑街区以传统风貌铭刻重庆记忆,以传统风貌诉说巴渝古韵。
金刚碑传统风貌街区
作为重庆市十个亟待抢救的传统风貌街区之一,金刚碑正在开展保护治理工作,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复原巴渝风格建筑、挖掘历史人文内涵、升级改造基础设施。使其成为重庆过去与现在的时空连接点;成为重庆最集中、最丰厚、最鲜活的文化记忆场所;成为重庆的寻根之地和文化审美、文化研究的标本;成为塑造重庆城市形象、传承重庆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重生的金刚碑将成为“山水之城,美丽之地”又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