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有一座城门名为通远门,门内不远处有一条街,叫天官府街,“天官府”得名于重庆一位名人——明永乐朝吏部尚书蹇义。有明一代,蹇氏家族在重庆影响极大,时称 “蹇半城”。重庆城内除天官府外,太师坊、莲花池、蹇家巷、蹇家桥等,皆因蹇氏而得名。岁月沧桑,人世变迁,那些朱楼碧瓦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仅留下坊间传说和古老的地名,悄悄述说着蹇氏家族繁盛的过去。
蹇义,字宜之,初名瑢,巴县(今重庆市)人,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进士。明太祖朱元璋因其性格笃诚忠实,赐名"义"。他历仕明太祖、建文帝、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六帝,是明初六朝的重臣。蹇义为官五十余年,历任御侍中书舍人、东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府詹事、少师等要职,卒赠特进光禄大夫、太师,谥号"忠定"。
明洪武一朝,蹇义授中书舍人,随侍明太祖朱元璋身边,担任“首席秘书”。永乐一朝,蹇义更是受到明成祖朱棣的重用。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明成祖朱棣出巡北京,命蹇义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蹇义“熟典故,达治体”,军国大事都依赖他处理。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蹇义受命巡视应天诸府,他躬身笃行,问军民疾苦,罢免署名扰民的官吏,并整理了十件改革事项上报皇帝。洪熙、宣德两朝,皇帝也常常问政于他。通看蹇义一生,可谓是明初的政治实干家。
此外,由于蹇义所处的时代正是明朝,北京建都、修建天安门(承天门)、紫禁城(含中南海)、天坛(天坛、地坛)、十三陵(天寿山皇陵)、明长城以及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等重大事件也恰在此时。因此,有专家认为虽无明确的正史记载蹇义参与其中,但以蹇义在当时受到的重视和其职务应有的职责,这些事件应或多或少有他的贡献。
蹇义的多位后代也入仕,其长子蹇英官至太常少卿,其侄蹇贤历监察御史、湖广布政使,其孙蹇霖官陕西陇西牧。蹇义及其家族勤恳务实,为明王朝作出卓越的贡献。
彭伯通在《重庆的街道》一文中指出:“明代巴县最显赫的人物,首推蹇义,为最有名的世家。以蹇义的官名和姓氏名为街巷名的,到晚近还有四条:天官府街、天官街、蹇家桥街、蹇家巷。”
抗战时期,周恩来和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三厅暨文化工作委员会迁到重庆,挑选天官府作为办公地点,以激发国人的抗战士气。郭沫若在天官府书就了赫赫有名的《甲申三百年祭》,此书意在警示人们要以史为鉴。
大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蹇义逝世于北京,享年73岁。明英宗朱祁镇赐葬巴县故乡,一代名臣终于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明史》记载,官员的墓地规模均有固定规制,“一品,茔地周围九十步……五年重定。一品坟高一丈八尺,二品至七品递杀二尺。一品坟墙高九尺,二品至四品递杀一尺,五品四尺。一品、二品石人二,文武各一,虎、羊、马、望柱各二。三品四品无石人,五品无石虎,六品以下无。”因此作为明代一品官员墓地的蹇义墓应划定专门区域,并在茔地设立神道碑,石翁仲二座,文武各一,虎、羊、马、望柱各二。
但是蹇义墓究竟在哪里,蹇氏家族墓地位于何方?考古工作者在广袤的田野上寻找着线索。
《蹇氏族志》中记载,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蹇义先祖蹇政福从江西老家迁四川,在“巴国陵江河龙潭山龙凼子凤居沱”落地生根,对照清代道光《江北厅志》发现《蹇氏族志》中提及的“巴国陵江河龙潭山”位于今重庆市北部新区大竹林镇一带,而当地有一座叫龙凼山的山丘,村民称其为“天官坟”。
2008年3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天官坟”展开了调查、勘探和试掘工作,希望可以通过考古工作确认蹇义墓和蹇氏家族墓地的范围和位置。此次考古工作,考古队员在“天官坟”发现了碑亭一座、神道碑一方以及石室墓五座,抢救性清理了二号石室墓。此外,文献中出现有关蹇氏家族墓地的地名,如“龙凼子”、“铁炉沟”、“石梁桥”、“五云洞”等,均在此次考古工作中得到了印证,从而可以确定“天官坟”为蹇氏家族墓地所在。
神道碑是“天官坟”最为重要的发现。该碑为青灰色石灰岩质,雕饰草叶纹,由碑额、碑身、赑屃座三部分组成,通高3.7米。碑身正面阴刻楷体文字,部分模糊,尚可辨认的有“……乙卯正月丁亥也讣闻……”“……进光禄大夫太师尚书□□谥忠定官其长子英尚宝司丞属以……”“……元至正癸卯十二月乙卯至是享年七十有三配刘氏加赠至一品夫人……”等文字,与《明史·列传第三十七》中关于蹇义的记载基本一致,也与清代道光《江北厅志》所录《少师兼吏部尚书赠太师谥忠定蹇公神道碑》文字基本相合,由此判断该碑是蹇义墓的神道碑。
碑亭位于龙凼山半山腰处,据《蹇氏族志》记载,半山腰上原有四座碑亭,呈一线排开,其中谕祭蹇义碑亭三座、谕祭刘氏碑亭一座,现存的碑亭为北面靠边的一座,碑亭所属已不可考。据当地村民介绍,在现碑亭东南侧约十米处,早年还有一座碑亭,四柱缺一柱,有无头赑屃,无碑。再向东南两米处还有一个赑屃座,无碑亭无赑屃头,在两个无头赑屃中间还有石板行道,向北通至现在水塘西北附近,后因土地整改以及修缮新房被破坏,现存房屋屋基可见到部分石刻构件。
明代石室墓群也位于龙凼山半山腰上,共发现五座。二号石室墓位于碑亭后方约8~9米处,为长方形石室墓,双室,藻井顶,墓葬全长4.2米、宽4.05米、通高2.1 米。左右两室结构相同,均由拜台、墓门、墓室组成。墓室面构件作平整加工,壁龛有纹饰,藻顶上刻楷书“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墓内随葬品已被盗掘一空。
结合碑亭周围地形地貌,并参考调查所发现另外的四座明代石室墓与碑亭的相对空间位置,考古工作者推断,蹇义墓或位于碑亭后的黄桷树附近。但该处在文革时期被挖成了一个大坑,因此也不排除蹇义墓已被破坏的可能性。在考古工作进行期间,曾有蹇氏后人前来凭吊先祖。通过交谈及现场认定,蹇氏后人认为的蹇义墓的位置与考古工作者的推断相近。
1957年,在“天官坟”附近数百米处,即原重庆市第二制砖厂采石场,发现明墓一座。该墓出土大量玉器、数件官服、男女服饰、首饰和一把大刀。值得注意的是随葬品中有1件登瀛金钗,现藏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金钗连钗股长16.4厘米,云头长6.5厘米,金质,作卷云状,做工精致,应为宫廷之物。但是墓中没有发现有文字记录的随葬品,其墓主人身份不明。当时负责清理墓葬的工作人员研究认定该墓为蹇芳墓,也就是民间传说的“驸马坟”。
无独有偶,2004年12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北部新区鸳鸯街道长岭村十二社发现了两座明代石室墓,当地人也俗称为“驸马坟”。墓前有神道、石翁仲、石羊、石马、石麒麟等,并出土了一件执壶。然而,墓葬损毁严重,也没有出土遗物能证明墓主人身份,只能从墓前神道两侧石翁仲规格推断该墓墓主人为二品以上官员。
重庆竟出现了两处明代“驸马坟”,究竟哪处才是真正的“驸马坟”呢?
据清代乾隆《巴县志》记载,蹇义次子蹇芳,为明仁宗朱高炽驸马,公主早夭,于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夫妻二人合葬。然而《少师兼吏部尚书赠太师谥忠定蹇公神道碑》记载,早卒者应为蹇义幼子蹇荃,与公主结为冥婚,合葬于凤居沱蹇氏家族墓地。
2008年调查、试掘成果基本确认了蹇氏家族墓地大致位置为“天官坟”周围,而1957年发现的“驸马坟”,距“天官坟”不过数百米,且墓内出土了宫廷之物,因此它可能才是文献中所记载的“驸马坟”。2004年发现的另一座“驸马坟”,其墓主何人,是否与蹇氏家族有关,则需要考古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了。
历史的底色,深沉而悠远,考古工作者往往用尽全力,也不过只是抹开了浅浅一层色彩,站在历史的长河边远远望去,不过只是瞥见了古人的一片衣角。考古发掘不是目的,如何更好地保护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并让它“活”起来才是广大考古工作者思考的终极目标。
蹇氏家族墓地的保护已经付诸行动。2009年,蹇氏家族墓地被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龙凼山一带已建成社区公园,最大程度保护了蹇氏家族墓地。
(燕妮,林必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