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南岸区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及相关遗存调查简报
重庆南岸区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及相关遗存调查简报
发布人:  2024-10-24

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广阳镇大佛村2组(图一),地理坐标北纬 29°56′14.4″,东经 106°74′92.9″,海拔高度344米,朝向305度,于1989年被列为四川省巴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公布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广阳镇地处南岸区东北部,东连巴南区木洞镇,南邻南岸区迎龙镇,西毗南岸区峡口镇,北临长江,与江北区隔江相望,因清代道光年间境内设有广阳场而得名。该区域属低山丘陵地带,山体由砂岩构成,山势平缓,周围密布良田果林。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因金紫山山麓开凿有一尊高大的阿弥陀佛立像而得名,依山建有寺庙,明时称金紫寺,后名为大佛寺。

 

图片

图一 南岸区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位置示意图

 

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现存造像3龛、题刻5则,分布于金紫山西麓一处长18、宽8、距地表高2米的崖壁上,崖壁略呈西南东北向。2022年3月至6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华师范大学、南岸区文物管理所,对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开展了考古调查和测绘,并对相关遗存进行了调查,发现明清时期围墙、山门、道路、僧人墓等遗迹,采集了一批建筑构件、圆雕造像、碑刻等遗物。现将本次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一、龛窟内容

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以金紫山大佛为中心开凿,现存造像3龛,本次调查参阅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和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资料,各龛编号沿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资料,即造像龛自左向右依次编号为第1、2、3龛,题材有阿弥陀佛、千佛、菩萨,文武曲星、观音等(图二)。第2龛内围绕大佛左、右及顶部开凿有31个浅龛,本次调查将大佛头顶浅龛编号为第2-1龛,大佛左侧分布造像龛16龛,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依次编号为第2-2龛至第2-17龛,大佛右侧分布造像龛14龛,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依次编号为第2-18龛至第2-31龛。(图三)

 

图片

图二 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窟龛分布示意图

 

 

图三  第2龛正摄影

 

(一)第1龛

位于造像区最左下侧。单层尖拱形龛,平面呈弧形。宽152、高167、深20厘米。龛内正壁前造水月观音像一身,观音两侧分别造善财童子和龙女像各一身。造像风化,部分造像经后代补塑,现可见金色丙烯颜料通体装彩。龛外下方莲座风化,现为红色颜料装彩,部分剥落。(图四)

 

图片

图四  第1龛

 

正壁主尊水月观音像游戏坐于莲座上,高126厘米,头戴宝冠,冠中有一坐佛,缯带垂肩,面容祥和,颈部饰两道蚕纹,着双领下垂式长袍,肩覆偏衫,下着长裙,腰束带,戴项圈,身披璎珞,左手持佛珠置左膝上,右手掌心向上置腹前,左腿支起,右腿盘曲,脚掌外翻,跣足,游戏坐于仰莲座上。仰莲座位于龛外下方正中,雕三层仰莲瓣,自下而上花瓣分别为三、五、七瓣。水月观音左下侧为善财童子立像,高62、座高9厘米,头戴梁山冠,着长袍,披云肩,双手合十于胸前,膝盖微曲,略躬身侧向主尊,跣足,立于六边形台座上。水月观音右下侧为龙女立像,高65、座高9厘米,着长袍,披云肩,内着长裙及座,左手拢于袖内,右手执一物,物残,身体略左倾侧向主尊,立于六边形台座上。

造像龛外右侧有《光绪功德碑》题刻一则。

(二)第2龛

位于造像区中部。单层竖长方形尖圆拱龛,平面呈圆弧形,龛沿因开凿小龛显得不太规整。龛宽523、高911、深224厘米。龛内正壁前造阿弥陀佛立像一身,主尊头顶及左、右两侧开凿大小不一的浅龛30个,依次编号为第2-1龛至第2-30龛,龛内造坐佛、菩萨像等共34身。浅龛以单层拱形龛为主,平面多呈弧形或圆弧形,部分造像龛之间有打破关系。大多数龛像风化严重,造像经后代多次补塑、装彩,现可见造像通体用丙烯颜料装彩,除主尊螺发和左袖口为黑色,其他部位多被装彩为金色。(图五、图六)

图片

图五  第2龛正视图

 

 

图六 第2龛左、右侧视图

 

正壁主尊阿弥陀佛立像,高816、最大宽335、肩宽248、深150、座高18厘米,头部丰圆,肉髻、螺发,方圆脸,眉间有重环白毫,双目微睁,鼻梁直挺,双唇紧闭,嘴角上扬,颈部有三道蚕纹,着袒右式袈裟,一角覆右肩,袈裟边缘装饰带状缠枝纹,内着僧祗支,腰束带,胸部装饰卷草纹,左手拇指与食指相捻置于胸前,手掌微曲,掌心向上,右手戴腕钏,自然下垂置于体侧,手长过膝,大拇指残,施与愿印,双腿并拢,跣足立于台座上。

1.第2-1龛

位于主尊阿弥陀佛像头顶,造像区中部最上方。龛顶残,龛宽120、残高90、深17厘米。龛内造一佛二弟子像。(图七)

 

图片

图七 第2-1龛

 

内龛正壁主尊坐佛,高79、座高2厘米,圆形头光,尖桃形身光,顶部残,高肉髻,螺发,方圆脸,像身风化严重,结跏趺坐于莲座上。二弟子立于主尊两侧,左侧弟子迦叶为比丘状,高57厘米,着右衽宽袖僧袍,双手合十于胸前,立于卷云纹之上。右侧弟子阿难,高52厘米,着右衽宽袖僧袍,双手捧一圆状物于胸前。

2.第2-2龛

位于主尊头部左上方,第2-1龛左下侧。龛残。龛宽100、高90厘米。龛内造一佛一弟子,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八)

 

图片

图八 第2-2、2-3龛

 

正壁主尊坐佛,高61、座高7厘米,圆形头光,舟形身光,肉髻,螺发,双手置腹前,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卷云纹上。左侧弟子高51厘米,着右衽宽袖僧袍,双手合十于胸前,侧身向主尊,跣足立于卷云纹上。

3.第2-3龛

位于第2-2龛左侧略下,无明显龛框。雕一道者立像,侧向大佛。(图八)。

立像高75、座高5厘米,戴纯阳冠,长髥及腰,着双领下垂式宽袖道袍,腰束带,背斜负长剑,剑柄头左侧,左手置于腹前,右手负于身后,脚穿长靴,立于台座上。

4.第2-4龛

位于第2-3龛左侧,略低。单层竖长方形龛,顶及左侧壁不存,紧贴龛右壁和后壁造一供养人像,面朝大佛。后代装彩已尽数剥蚀脱落。(图九)

 

图片

图九  第2-4、2-5龛

 

像高70厘米,束发,面部漫漶,上着短衫,下身着裙,双手合十当胸。

5.第2-5龛

位于第2-4龛左侧。弧形龛,龛残,残宽25、高56厘米,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龛内造像仅残存下部,残高17、座高12厘米,尖桃形身光,束腰仰覆圆座。(图九)

6.第2-6龛

位于大佛头左侧,第2-2龛左下方。龛宽65、高84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左侧龛沿及龛下雕饰卷云纹。龛像局部风化。(图一〇)

 

图一〇  第2-6龛

 

坐佛高61、座高6厘米,圆形头光,尖桃形身光,肉髻,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部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上。

7.第2-7龛

位于第2-6龛左侧。龛宽65、高84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一一)

 

图一一  第2-7龛

 

坐佛高52、座高6厘米,圆形头光,尖桃形身光,肉髻,身披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上。

8.第2-8龛

位于大佛左肩侧,第2-6龛左下方。龛平面呈圆弧形,龛宽64、高89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部分被第2-10龛打破。龛像风化。(图一二)

 

图一二  第2-8、2-9龛

 

坐佛高67、座高8厘米,尖桃形身光,身光右侧装饰卷云纹,肉髻,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9.第2-9龛

位于第2-8龛左侧。龛宽55、高86、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图一二)

坐佛高61、座高6厘米,可见尖桃形身光残痕,肉髻,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10.第2-10龛

位于大佛左手左侧,第2-8龛下方。龛宽76、高85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龛像风化。(图一三)

 

图一三  第2-10、2-11龛

 

坐佛高71、座高8厘米,尖桃形身光,身光外侧饰一圈卷云纹,肉髻,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11.第2-11龛

位于第2-10龛左侧。单层方形龛,平面弧形,龛宽60、高84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图一三)

坐佛高70、座高7厘米,尖桃形身光,身光顶侧饰卷云纹,肉髻,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台座上。

12.第2-12龛

位于大佛左手肘左下侧,第2-10龛下方。单层圆拱形龛,平面弧形,龛宽83、高86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龛外下方饰卷云纹,龛像风化。(图一四)

 

图一四  第2-12、2-13龛

 

坐佛高72厘米,尖桃形身光,身光外侧饰一圈卷云纹,肉髻,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龛底。

13.第2-13龛

位于第2-12龛左侧,略高。龛顶残,龛宽76、高78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龛外下方装饰卷云纹。(图一四)

坐佛高69、座高6厘米,尖桃形身光,身光左侧可见卷云纹残痕,肉髻,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龛底。

14.第2-14号龛

位于大佛左腿左侧,第2-12龛下方。龛宽73、高83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造像风化。(图一五)

 

图一五  第2-14、2-15龛

 

坐佛高63、座高7厘米,尖桃形身光,身光外侧装饰一圈卷云纹,肉髻,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15.第2-15龛

位于第2-14龛左侧,略低。龛宽71、高87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风化。(图一五)

坐佛高59、座高9厘米,尖桃形身光,身光外侧装饰一圈卷云纹,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16.第2-16龛

位于大佛左小腿左侧,第2-13左下方。龛宽89、高95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一六)

 

图一六  第2-16、2-17龛

 

坐佛高68厘米,尖桃形身光,身光外侧饰一圈卷云纹,螺发,着袒右式袈裟,肩覆偏衫,下身着裙,腰束带,双手残,结跏趺坐。  

17.第2-17龛

位于第2龛左侧龛壁,第2-16龛左侧。龛宽92、高94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面向主尊,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一六)

坐佛高67厘米,双重尖桃形身光,身光外侧装饰一圈卷云纹,头残,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肩覆偏衫,下身着裙,腰束带,结跏趺坐于龛底。

龛左下方有《观音菩萨造像记》一则。

18.第2-18龛

位于大佛头部右上侧,第2-1龛右下方。龛顶残,龛宽99、残高95厘米。龛内造一佛一弟子,龛外下方饰卷云纹。(图一七)

 

图一七  第2-18龛

 

正壁主尊坐佛高75、座高8厘米,圆形头光,尖桃形身光,肉髻,螺发,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右侧弟子立像高59厘米,身着右衽宽袖僧袍,双手合十于胸前,面向主尊,跣足站立。

19.第2-19龛

位于大佛头部右侧,第2-18龛右下方。龛残,残宽79、高78厘米。龛内造一坐佛一供养人,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一八)

 

图一八  第2-19、2-20龛

 

正壁主尊坐佛高60厘米,双层尖桃形身光,身光左侧部分被第2-20龛造像身光打破,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卷云纹上。右侧供养人像高41厘米,头戴风帽,双手合十于胸前,侧身面向主尊。

20.第2-20龛

位于大佛头部右侧,第2-19龛左侧。龛宽59、高74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面向大佛,龛外下方雕卷云纹。(图一八)

坐佛高58厘米,双层尖桃形身光,面部风化严重,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卷云纹上。

21.第2-21龛

位于第2龛右侧壁,第2-19龛右下方。龛宽55、高82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面向大佛。(图一九)

 

图一九  第2-21、2-22龛

 

坐佛高66厘米,圆形头光,尖桃形身光,结跏趺坐。

22.第2-22龛

位于大佛右肩侧,第2-21龛左侧。龛宽72、高85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面向大佛,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一九)

坐佛高63厘米,圆形头光,尖桃形身光,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卷云纹上。

23.第2-23龛

位于第2龛右侧壁,第2-21龛右下方。单层圆拱形龛,平面弧形,龛宽74、高90厘米。龛内造菩萨坐像一身,面向大佛。(图二〇)

 

图二〇  第2-23、2-24龛

 

菩萨坐像高67、座高10厘米,尖桃形身光,面部风化严重,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双手置腹部,左手持莲花,右手在下,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24.第2-24龛

位于大佛右臂右侧,第2-23龛左侧。龛宽76、高84厘米。龛内造菩萨坐像一身,侧向大佛,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二〇)

菩萨坐像高63、座高7厘米,尖桃形身光,头戴三叶宝冠,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双手置腹部,左手持莲花,右手在下,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25.第2-25龛

位于第2-23龛左下方。仅存龛底,为后代改刻,现为一覆莲座,三层莲瓣,上承托一宝瓶,宝瓶插一莲蕾,宽38、高66厘米(图二一)。

 

图二一  第2-25龛

 

26.第2-26龛

位于第2龛右侧壁,第2-25龛下方。龛残,残宽68、高96厘米。龛内造菩萨一身,面朝大佛。(图二二)

 

图二二  第2-26、2-27龛

 

菩萨坐像高63、座高16厘米,可见圆形头光残痕,身光顶部风化不存,头戴三叶宝冠,冠顶部残,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下身着裙,腰束带,双手置于腹部,左手捧一圆状宝物,右手在下,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27.第2-27龛

位于大佛右小臂右侧,第2-26龛左侧。龛宽76、高95厘米。龛内造菩萨一身,侧向大佛,龛外下方雕卷云纹。(图二二)

菩萨坐像高66、座高17厘米,尖桃形身光,头戴三叶宝冠,冠顶部残,着双领下垂式佛衣,双手置于腹部,左手捧一物,右手在下,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28.第2-28龛

位于第2龛右侧壁,第2-26龛下方。龛宽66、高83厘米。龛内造菩萨一身,面向大佛,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二三)

图片

图二三  第2-28、2-29龛

 

菩萨坐像高61、座高10厘米,尖桃形身光,着双领下垂式佛衣,下身着裙,腰束带,左手置腹前,掌心向上,右手屈肘斜置胸前,结跏趺坐于三层仰莲座上。

29.第2-29龛

位于大佛右手掌右侧,第2-28号左侧。龛宽69、高86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侧向大佛,龛外下方雕饰卷云纹。(图二三)

坐佛高62、座高11厘米,尖桃形身光,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肩覆偏衫,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

龛外右上方与大佛右手腕之间有《崇祯造像记》一则。

30.第2-30龛

位于第2龛右侧壁,第2-28龛下方。龛宽77、高98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面向大佛,龛像风化。(图二四)

图片

图二四  第2-30、2-31龛

坐佛高63、座高17厘米,圆形头光,尖桃形身光,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肩覆偏衫,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卷云纹座上。

31.第2-31龛

位于大佛右手指右侧,第2-30龛左侧。龛宽68、高104厘米。龛内造坐佛一身,侧向大佛。(图二四)

坐佛高68、座高17厘米,圆形头光,尖桃形身光,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裙,腰束带,施禅定印,结跏趺坐于卷云纹座上。

龛外左侧刻《道光功德碑》一则。

(三)第3龛

位于造像区最右下侧。单层长方形龛,顶部圆转角,平面近长方形,略弧,龛底不平,左低右高。宽161、高96~123、深22厘米。龛内造文武曲星坐像各一身。造像风化,现满覆金色丙烯颜料。(图二五)

图片

图二五  第3龛

龛内正壁左侧文曲星坐像高102厘米,头戴官帽,两侧缯带自耳后垂于胸前,内着右衽交领单衣,覆足背,外着对襟长袍,结纽绊于胸前,脚穿鞋,左手持一圆状物,置左膝上,右手抚右膝,倚坐于通壁台座上,台座高31厘米。右侧武曲星坐像高98厘米,头戴兜鍪,盔体有三角形抹额,身穿铠甲,系肩巾束结于胸前,胸部有护心镜,左右手均为太袖,腹部凸起,腰部束革带,有护裆,左手握一物置于左膝上,右手握宝珠,屈肘上举于头侧,双手佩戴护手,脚穿战靴,下身着战袍,坐于通壁台座上,左脚自然垂下,右脚抬起,大腿置于台座上,小腿抬起,脚掌斜向前方。

龛外右侧有《同结善缘碑》一则。

二、题刻内容

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区现存摩崖题刻5则,均分布于大佛两侧中下部的崖壁上,多为浅龛,通编5号。

(一)1号题刻

《观音菩萨造像记》,位于第2-17龛左下方,碑亭形浅龛,高50、宽38厘米,题记左起竖刻8行。(图二六)

图片

图二六  1号题刻

内容:大清乾隆五十五年岁次庚戌夷则月中元吉/金紫山住持僧性众捐银五十两/发心修建/观音伽蓝龙神菩萨金童玉女金身莲台/住持僧性□远徒海现禅徒孙寂月/工匠杨芳仲/理民府龙山居士李素怀沐手造/大佛寺万年大记碑立。

(二)2号题刻

《光绪功德碑》,位于第1龛右侧,圭首长方形浅龛,高70、宽40厘米,风化漫漶严重,题记左起竖刻,现仅存3行。(图二七)

图片

图二七  2号题刻

内容:……甲信士赵德华同缘程□□/……光绪五年得……/……/光绪九年癸未岁四月初八日楚士赵纪山开光  大吉。

(三)3号题刻

《崇祯重装造像记》,位于第2-29龛左上方,大佛右手腕右侧,圆首长方形浅龛,高35、宽20厘米,题记左起竖刻5行,部分风化。(图二八)

图片

图二八  3号题刻

内容:崇祯五年壬申八月初一正吉/重装抚□赵岩佛像赵门/文善冯氏妙缘□赀贴祈/□夫主赵加思早生神界□□/提本位。

(四)4号题刻

《道光功德碑》,位于第2-31号龛左侧,大佛右手掌右下方,圆首长方形浅龛,高56、宽37厘米,题记左起竖刻9行,风化严重。(图二九)

图片

图二九  4号题刻

内容:一甲众善士捐银补像/姓名关刘子左/捐助十三两刘子捐助三两/廿文十三(两)赵均捐助四(两)/王堂八两  刘子孺一两/于□五□王正捐一(两)/赵士伦二两僧海捐十一两/☑瑞□一(两)/道光三年冬月  吉旦立。

(五)5号题刻

《同结善缘碑》,位于第3龛右侧,圆首长方形浅龛,高112、宽67厘米,深8-12厘米,碑额左起横刻“同结善缘”四字,碑文左起竖刻12行。(图三〇)

图片

图三〇  5号题刻

内容:盖闻□□不难所□惟才我□□□□□□居之/□□重为垚可法之忏袭云我□□□我□□非/我公之巨德其□孰耶今□设□始百废待兴后/生等□□精竭□犹虑不足以□其志而□神□/之□□□谋先忏亦□巧□□器□□实云□生/□之不敢□志也故后生□□时□□□□□□/先忏□□□□□先忏之成仅□□□姓/□日也是序/故将□善翁捐钱若干刊碑于左/□□山□□全□□□□□□/□□□元□□□□云□□□□/□□□□□□朱□清□□□/□吕山□□全刘丙成王□/□□云□□□□□□□□□/□□□□□□□何□□/民国廿四年□□月上浣石土□□□。

三、相关遗存

金紫山最高海拔414米,向西眺望广阳岛,视野开阔。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开凿于金紫山山麓西脚,因山脉逐渐降低的走势特点,路网沿山脊向低缓处迤逦至山下。山上现遍植果蔬,山顶较为平坦,现有废弃的房屋墙基及一处砖房,砖房内现有附近信众供奉的佛像等。此次调查,除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以外,我们结合文献资料,对金紫山一带进行了调查,发现一批可能与金紫寺和金紫山大佛相关的遗存,包括围墙3段、道路1段、山门1处、碑槽2条、石碾盘1处、水池1处、僧人墓1座,采集建筑构件、碑刻、造像残件等13件。(图三一)

图片

图三一  围墙、道路、水池位置示意图

 (一)遗迹

1.围墙

共3段,编号为Q1~Q3。三段围墙均位于金紫山山顶区域外围的断坎,采用长方形或方形条石沿山势错缝平砌,推测应是为防止山体垮塌、滑坡等修建的堡坎。(图三一)

Q1 位于金紫山顶北部断坎上,下部连接现代农户果园,整体呈东西向,长约30、高约1.5~3.8米。

Q2 位于金紫山顶东部断坎上,坎下约10米为乡村公路,整体呈南北向,长约200、高约1.8~5.2米。

Q3 位于金紫山顶西部断坎上,近半圆形,长约15米、高约5.6米。

2.道路

从金紫山山顶西部沿山脊呈阶梯状分布,走向为南北向转东西向,整体呈“7”字形,长约270米。山顶至山门的路段长约200米,过山门后,在与现金紫山大佛寺修建的围墙交汇后西转下山,沿山势在岩石上开凿长约70米的梯级。(图三一、图三二)

图片

图三二  道路(局部)

3.山门

位于金紫山西南部半山腰,方向218度。立面长方形,平顶,高2.24、宽3米,内高1.9、宽2.3米,门道进深4.2米,由长方形或方形条石错缝平砌。(图三三)

图片

图三三  山门

4.碑槽

共2条。位于Q3包围的平台东部道路东侧的岩石上,一字排开,两条碑槽间隔0.2米,长条形,分别长1.05、宽0.16、深0.16米,长0.95、宽0.21、深0.23米。(图三四)

图三四  碑槽

5.石碾盘

1处。位于道路东侧,Q2起始段北部的缓坡处,地表长满杂草、灌木,清表之后发现石碾盘1处。石碾盘平面呈圆形,由黄砂岩制作而成,直径5.1、厚0.3米,有磨心。清理石碾盘时,在表土及磨盘周围清理出建筑构件、碑刻及造像残件共10件。(图三五)。

图片

图三五  石磨盘

6.水池

1处。位于金紫山西南部山腰,南距东西段道路约20米,开凿山石而成,形状不规则,通长14、宽8米。(图三一)据现金紫山大佛寺住持释海果称,此处原为古寺放生池。

7.水井

2处。编号J1、J2,均为直接在岩石上竖向开凿而成。

J1 位于Q3底部正前方,平面呈长方形,长1.15、宽0.8米,井内有水,深度不详,井口左上角阴刻“卍”字符号。(图三六)

图片

图三六 水井(J1)

J2 位于金紫山南部,现代院墙之外,与墙内石壁上开凿的引水渠相连接,长2.9、宽1.9米。

8.僧人墓

1座。位于金紫山西南麓,水泥道路南侧的树林中,周围有现代坟,海拔344米,墓顶长有树木和竹子,根系伸入墓冢和墓室,已危及墓室结构的稳定性,编号M1。

M1 整体保存较差,土冢,石质券拱门内嵌圆首长方形墓门,门两侧前接石挡墙,墓向260度。正中墓门宽1.18、高1.4米,拱高0.35米,墓门素面,门前用一块长条石斜撑墓门。左侧挡墙内嵌圆首碑一通,碑宽1.13、高1.4米,正中竖刻“临济正宗圆寂上照下……之塔”,碑右落款“大清同治六年……吉立”,碑顶承接横枋,浮雕莲花纹,碑侧原石挡墙已不存,现用一块现代残墓碑填补。右侧挡墙由对扇门和石墩组成,对扇门宽1.1、高1.46米,浮雕瓶插花纹饰,两侧立柱顶浮雕石兽,风化严重,右立柱外接方形石墩,长0.6、宽0.6、厚0.18米,竖向阴刻“眠殁后安”。(图三七)

图片

图三七  僧人墓(M1)

(二)遗物

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对石碾遗迹进行了清理,在金紫山山顶供奉佛像的现代砖房前的空地布1米×3米探沟一条进行了试掘,以及在山顶南部缓坡地带,采集到各类石质建筑构件、造像、碑刻残件等13件,依次编号为采1~采13。

采1  雀替。前部为圆雕象首,双耳贴颈,短鼻,咧嘴,獠牙尖细,后部为方形,通长60、宽37、高31厘米。(图三八,1)

图片

图三八 采集石建筑构件

采2 雀替。形制与采1同。通长60、宽37、高31厘米。(图三八,2)。

采3 鸱吻。正面浮雕双头瑞禽,呈“S”形,头顶有折扇形冠。长27、宽15、厚10厘米。(图三八,3)

采4 亭檐残件。六边形屋檐,仅余三面。正面檐面为5排筒瓦,4排底瓦,5个瓦当当面左起依次雕刻“天下齐太平”。左右侧檐残,形制同正面,瓦当当面雕饰太阳纹、几何纹等。通长64、残宽32、高9厘米。(图三八,4)

采5 碓窝残件。外立面为多面形,仅存两面局部,残宽30、高25、厚6厘米。残件表面竖向阴刻文字6行,内容左起为:……嗣□方来瑞/□添吉□金门□□嗣经孙芳/日□敢志/□道谨题。(图三八)

采6 土地造像。头部残缺,身着宽袖长袍,大肚袒露,腰间系带,右手抚膝,左手扶腰带置左膝上,倚坐,脚踩方形底座。宽25、高38、座高15厘米。造像左右两侧各有题刻一则,左侧题记左起竖刻2行,内容为:金紫/山门土地金身一尊;右侧题记竖刻1行,内容为:乾隆□□年。(图三九,1)

图片

图三九  采集造像

采7 坐佛造像。肩部以上残缺,结跏趺坐于三层仰莲座上,宽20、残高30、厚20厘米。(图三九,2)

采8 造像残件。仅余乌纱帽,额头以下不存。残宽24、高21、厚3厘米。(图三九,3)

采9 碑刻残件。存上部,残宽27、高15、厚10厘米。正面碑额左起横刻“南无……”,碑文残存5行,内容竖向左起为:金紫……/思静……/不□……/而……/界……”。背面碑文仅残存一字的上半部分“林”。(图四〇,2)

图片

图四〇  碑刻题记拓片

采10 碑刻残件。残宽27、高37、厚11厘米。正面残存碑文5行,左起为:……/……言许品……/……昭明中有神灵纠察各……/……界香立碑僧广茂徒了通了……/……杜朝山苟氏杜朝海陈氏□……/□承永远。背面碑左竖刻“□留千古”,右侧碑文存2行,左起竖向为:……焚献经今数十余年/……岁七月立碑。(图四一,1)

图片

图四一  碑刻拓片

采11 碑刻残件。残宽25、高33、厚11厘米。一面残存碑文3行,左起竖刻“……峦踏……/……玉神……/……”,另一面竖刻碑文1行,为:主持僧□林徒明……。(图四一,2)

采12 碑刻残件。残宽32、高37、厚10厘米。正面碑左竖刻“功積”,碑文残存4行,左起竖向为:□由来久也/杜姓创业建功……/人考自万历……/地一合□……。背面残存碑文4行,左起竖刻“……同眠间杆/……领此碑愿僧俗□□/……金山立碑为记   师/……二年七月立 俗叔杜……”,落款“……□在乎”。(图四二,1)

图片

图四二  碑刻拓片

采13 碑刻残件。残宽25、高34、厚10厘米。一面残存碑文3行,左起竖刻“……□乃久之计 金山……/……□郡姓许名星吉者……/……□直抵蒋宅田□……”,另一面仅可见“万古”二字。(图四二,2)

四、初步认识

(一)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年代与题材

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周围现存摩崖题刻5则,其中3号题刻有“崇祯五年”重装造像记载,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造像风格特征,可以明确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的主体即(第2龛)开凿年代为明代,清代迄今一直有重修、重装活动。1号题刻有“大清乾隆五十五年”纪年,可以明确第1龛观音金童龙女龛像雕造于1790年。第3龛从组合与风格初步推测为清代造像。

(乾隆)《巴县志》言金紫山大佛造像为金钗佛,向楚编《巴县志》言释迦像。金紫山大佛寺原有接引殿,寺庙建筑在文革期间被毁,现仅存大佛立像及众小龛造像。在传统寺庙布局中,接引殿往往设置在第一个殿,供奉阿弥陀佛,象征接取、引导信众到净土世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称《观无量寿经》)曰:“以此宝手接引众生。”[1]金紫山大佛是目前重庆地区发现的最高立佛。除此之外,巴蜀地区阿弥陀佛立像众多,有大足妙高山摩崖造像1号龛[2]、大足野鸡冲摩崖造像、合川白塔寺摩崖造像8号龛[3]、合川濮岩寺摩崖造像10号龛[4]、荣昌铜鼓山摩崖造像3号龛[5]、荣昌半边寺摩崖造像1号龛[6]、铜梁波轮寺摩崖造像、宜宾八仙山大佛、安岳卧佛院64号龛[7]、巴中通江白乳3号龛[8]等。

从时代特征上来看,巴蜀地区阿弥陀佛立像高度多为3~8米,多衣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肩覆偏衫,腹部束结,手势左手当胸,掌心向上,右手施与愿印,置于体侧,掌心向前。金紫山大佛与合川白塔寺摩崖造像8号龛、荣昌铜鼓山摩崖造像3号龛、荣昌半边寺摩崖造像1号龛、巴中通江白乳3号龛等阿弥陀佛立像风格相似,是明代阿弥陀佛立像的代表。

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的开凿得益于明代佛教的发展和净土宗的流行。明代净土信仰独盛,禅宗影响减弱,宗教文化融合的趋势更为广泛、强烈。这种趋势在佛教内部体现为“禅净合流”,成为明代佛教信仰的主流,在外体现为儒释道“三教合一”。净土宗与禅宗学说观点不同,修行法门相通,不少禅师逐渐转向禅净双修。而在众多净土信仰中,阿弥陀佛净土又是最为重要的一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以及《无量寿经论》是净土宗主要依据的经典“三经一论”,以四十八愿为蓝图构成阿弥陀佛净土,“极乐净土”、“极乐世界”不仅成为古代人们心中最为美妙的理想世界,更是净土思想发展的高峰。佛教号称有八万四千法门,在各个宗派中的每个法门都要经历多年多劫的苦修才能得解脱,唯有净土宗哲理简单,念“南无阿弥陀佛”可灭生死大罪,死后往生极乐。因此,净土宗这种“易行道”把佛教平民化的特质发挥到了极点,深得人心。

《观无量寿经》曰:“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9]金紫山大佛周围的小龛像以千佛为主,龛形多为拱形浅龛,身光均为尖桃形,部分千佛造像装饰圆形头光,袈裟以双领下垂式为主,手印以禅定印为主,佛座大多为莲座,少部分以龛外下方的卷云纹象征台座。其次还有几尊菩萨造像,菩萨造像装饰尖桃形身光,衣着以长裙为主,座以莲座为主。金紫山大佛寺摩崖造像雕刻千佛是加强净土信仰的表现,进一步反映了明代净土信仰在该地区的发展。

(二)金紫寺及相关遗存

《大明一统名胜志》:“过此有紫金山有寺名金紫寺”[10]是金紫山最早的文献记载。《蜀中广记》[11]《蜀中名胜记》[12]沿用了《大明一统志》关于记载金紫寺的原文。(乾隆)《巴县志》说明了金紫山的具体位置:“金紫山,五甲城南八十五里,山势嵯峨耸垒,下有金钗佛耳高林诸岩。”[13]之后的(同治)《巴县志》沿用乾隆版的表述。[14]向楚编《巴县志》多次提及金紫寺及大佛造像,并言明了开凿时间及修缮情况:“其西五里为金紫山,因其岩凿释迦像高十丈许,经始无攷(考)”、“金紫寺,广阳乡,明成化二十年、清乾隆五十三年僧明道重修大佛寺,嘉庆元年重修金紫山庙宇”[15]、“金紫山,同右离城四十里”[16]、“金紫寺,《蜀中名胜记》过明月沱有紫金山有寺名金紫寺。”[17]

此次在金紫山顶及其东部、东南部缓坡地带调查发现与金紫寺、金紫山大佛相关的围墙、道路、石磨、水井、水池、僧人墓等遗存,反映出金紫寺依山就势修建,形成寺庙建筑、生产生活、墓葬等布局。采集到一批建筑构件、圆雕造像、碑刻残件,多为清代遗物,表明自明代始,金紫寺香火兴盛,历经清代延续至今,应与金紫山南麓的金紫山大佛关系密切。

明太祖朱元璋曾撰写《三教论》,从官方角度提倡“三教合一”:“于斯三教,除仲尼之道祖尧、舜,率三王,删诗制典,万世永赖,其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惟常是吉。”[18]从金紫山大佛造像区的观音菩萨造像记、文武曲星龛以及山顶采集到的散落造像来看,题材涵盖佛、道,这正是明清以来“三教合一”的真实体现。

金紫山大佛摩崖造像是是巴蜀地区佛教石窟艺术走向衰落之际的珍贵石刻艺术品,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其造像规划合理,选址科学,造像龛顶及岩壁两侧设有排水沟,以防雨水侵蚀。造像周围的崖壁上现存多处凿刻规整的榫孔,大佛前应曾修建有窟檐。摩崖造像与原窟檐结合体现了巴蜀摩崖石刻的空间形制,既保护造像又满足了祭祀空间需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金紫寺是明清时期民众祈福的重要场所,标志着当地佛教的兴盛,为研究明清时期重庆地区摩崖造像艺术、宗教信仰、社会文化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附记:参加本次调查的人员有徐进、于桂兰、钱学生(西华师范大学)、张鑫(西华师范大学),摄影王铭,三维测绘及数据处理吴广、刘微,绘图刘伟,拓片蔡远富。本次工作得南岸区文物管理所、西华师范大学符永利教授的大力支持,谨致谢忱。

注释:


[1] (刘宋)鍄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卷12,第340页。

[2] 大足石刻研究院研究中心:《大足妙高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大足学刊》第三辑,重庆:重庆出版社,2019年,第3页。

[3][4][5][6]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地区元明清佛教摩崖龛像》,《考古学报》,2011年第3期。

[7]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安岳县文物局:《安岳卧佛院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6)》,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79页。

[8]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巴中通江白乳溪造像调查简报》,《石窟寺研究》第七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年,第6-7页。

[9] (刘宋)鍄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新修大藏经》卷12,第340页。

[10] (明)曹学佺撰:《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川名胜志》卷十六,明崇祯三年刻本。

[11] (明)曹学佺撰,杨世文校证:《蜀中广记》卷十七《重庆府巴县附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第178页。

[12] (明)曹学佺撰,刘知渐点校:《蜀中名胜记》卷之十七《重庆府一(巴县附郭)》,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146页。

[13] (清)王尔鉴修,(清)王世沿等篡:《巴县志》卷一《疆域》,清嘉庆二十五年刻本,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辑:《重庆历代方志集成》第24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第172页。

[14] (清)霍为棻修,(清)熊家彦等篡:《巴县志》卷一《疆域志》,清同治六年刻本,重庆市地方志办公室辑:《重庆历代方志集成》第25册,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0年,第216页。

[15] (民国)向楚主编,巴县县志办公室选注:《巴县志选注》卷一《疆域》,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48页。

[16] (民国)向楚主编,巴县县志办公室选注:《巴县志选注》卷二《建置》,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05页。

[17] (民国)向楚主编,巴县县志办公室选注:《巴县志选注》卷三《古迹》,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132页。

[18] (明) 朱元璋撰:《明太祖集》卷十,合肥:黄山书社,1991年,第215页。

 

本文原刊于《西南文物考古(第三辑)》

图文:徐进 于桂兰 钱学生 张鑫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