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重庆涪陵坪上地区客家土楼形制特征浅析
重庆涪陵坪上地区客家土楼形制特征浅析
发布人:  2024-08-20

一、引言

重庆市涪陵区的西南部属于涪陵区的三个自然地理单元之一,在重庆这个多山的地区,它是唯一一个平均海拔近800 m、面积达800 km2的台地,通常称为“坪上地区”,包括蔺市、马武、青羊、同乐、龙潭、增福、大顺等七个镇街。明末清初,四川连年战乱、天灾,人口锐减,涪陵“土著千万家仅存一二”[1]。清初,大量江西、福建、广东的移民随着“湖广填四川”移民大潮迁入涪陵,尤其是江西南部的客家人,所谓“明清间自楚赣来迁者十六七”[2],“旧族明多湖北籍,清增江西籍”[3]。据一些研究移民文化和客家文化的学者调查,认为坪上地区是重庆最大的客家聚居区[4]。同时,笔者在开展重庆碉楼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坪上地区也是重庆地区碉楼尤其是土碉楼分布最密集的区域,研究价值较大。

二、相关概念

客家土楼作为客家祖居地的传统建筑,传统意义上的形象是赣南的围屋、闽西的圆楼和方楼以及粤东北的围龙屋等,都是大家族聚居的场所,由于受到迁居地的自然、人文等多种影响,到了川渝地区很难一成不变保持原有风味。因此,本文所谓“客家土楼”,与上述客家土楼是有明显区别的。它主要是指客家移民后裔在坪上地区修建的具有相当防御功能的生土楼宇建筑,另外还包括少数受客家土楼影响的非客家移民修建的同类建筑。

经过初步统计,坪上地区登记为文物和历史建筑的客家土楼有29处,此外还有多处未登记在册的,初步摸底有100余处,其中大顺乡的月亮屋基周氏民居(周光中宅)、张家塆张氏民居(张正府宅)、巫家坡孙氏民居和增福乡的岩苏堡田氏民居都是季富政先生在该地区开展碉楼民居调查时发现的[5]。

三、坪上客家土楼的主要类型

根据土楼的形制以及与居住建筑的关系,结合研究这一区域建筑文化的学者的分类方法[6] [7],可以将坪上客家土楼分为城堡式土楼和望楼式土楼两大类型。前者防御与居住功能紧密结合,将碉楼融入民居之中,防御功能更强;后者民居与碉楼位置和功能都相对独立,碉楼以防御为主,兼具短时居住功能。

(一)城堡式土楼

根据形制不同,坪上地区的城堡式土楼还可以进行细分,大致可分为围屋式、土楼式和中西合璧式,后述研究中可以通过具体实例分辨其中的区别。

1. 围屋式

围屋式土楼的原型是赣南地区的围屋,平面为方形,四角修筑碉楼,突出于平面,院坝中或为空心,或有成排的公共建筑。闽西、闽南的方土楼与之形制接近,只是缺少了突出于平面的碉楼。坪上地区围屋式土楼的典型代表是大顺乡的双石坝碉楼和李蔚如旧居,二者形制相近,均建于清末民初。

双石坝碉楼主人瞿氏为江西临江府新喻县迁来的客家移民后裔,建筑平面为方形,高3层,首层为条石砌筑,二、三层为黄土夯筑,四角设方形角楼,角楼拔地而起,平面突出于主体建筑左右墙面约1 m,除北侧角楼垮塌外,其余均保存完好。整座建筑仅有两道门,外墙设置多个射击孔,形成交叉防御态势,尽力缩小防御死角。建筑内部有5 m见方的天井,三层内外设走廊,其中外廊可直通四角角楼。

 

图片

图1 大顺双石坝碉楼俯瞰(摄影:黄秀陵;图片来源:“三普”数据库)

 

李蔚如是同盟会早期会员、成渝地区早期共产党员、川东地区著名的农民自卫军领袖人物,其祖上是自广东韶关始兴一带迁出的客家移民。其旧居平面略呈长方形,但长、宽尺寸比较接近,主体建筑高二层,四角设三层高角楼。外墙除基础为条石砌筑外,均为黄土夯筑,外墙未开窗,射击孔主要设在角楼外立面。天井四周设廊道,中部修建一道隔墙,将整个院落一分为二,前、后院之间只有右侧廊道上的一道门相通。

 

 

图2  大顺李蔚如旧居(摄影:韩昭彦)

 

2.方土楼式

土楼式民居的原型为闽西、闽南地区的方形土楼,与围屋相似,均为封闭性较强的民居类型,一般只有一个出入口,外墙开窗少,设有多个射击、瞭望孔,不单独设角楼。坪上地区的土楼式民居典型代表是大顺乡张家塆张氏民居、月亮屋基周氏民居和巫家坡孙氏民居,三者均为客家移民后裔修建。

张家塆张氏民居和月亮屋基周氏民居形制较接近,均建于清末民初,平面呈方形,高3层,外墙为夯土墙,不开窗,只有数个射击孔,仅有一扇大门,天井极小,也被称为“望月楼”。天井四周为木楼,设内廊。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张氏民居在正立面二层中部设小挑廊,而周氏民居除了在正立面第三层设木质挑廊、背立面设木质角堡外,还在正立面屋顶偏右设置一座歇山顶瞭望亭。

 

图片

图3 大顺乡柏坪村月亮屋基周氏民居(引自季富政:《三峡古典场镇》,第150页)

巫家坡孙氏民居形似客家土楼中的小规模五凤楼,前高后低,中轴对称,主楼为三层高的夯土建筑,平面呈长方形,背立面左右两角设落地角楼,突出于主体建筑墙面,歇山式屋顶,角楼屋顶沿歇山顶戗脊延伸而与主体建筑屋顶连为一体。主楼仅明间开门,外墙未开窗,有若干射击孔、瞭望孔兼具防御和采光功能。主楼后方为厢房和后房围合而成的院落,均为一层,仅左厢房开设一扇大门,其余外墙上与主楼相似均设多个射击孔。

 

图片

图4 巫家坡孙氏民居(引自季富政:《三峡古典场镇》,第151页)

 

3. 中西合璧式

坪上地区的中西合璧式土楼是传统土楼的衍变,融合了西式建筑的元素,最典型代表当属马武镇的黄笃生庄园。该建筑建于1943年,坐北朝南,平面为长方形,砖木结构,高3层,四面坡屋顶,外墙只设一道大门,外立面同时开窗和射击孔,四角有突出于主体建筑墙面的落地角楼。窗户装饰上大量使用西式灰塑工艺,东西两个立面有西式券廊。建筑主人与客家移民无关,但建筑形制却表现出客家土楼的强防御功能,延续了围屋式土楼四角设角楼的传统,却舍弃了合院的布局。此外,在涪陵地区长江以北的义和街道,还有一处建筑即刘作勤庄园,形制上堪称黄笃生庄园的姊妹楼,其主人同样也与客家移民无关。

 

图片

图5 马武黄笃生庄园远景(摄影:张五一;图片来源:“三普”数据库)

(二)望楼式土楼

除以上列举的城堡式土楼外,起源自古代望楼形象的望楼式土楼是坪上地区客家土楼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比较重要的包括已公布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双水对民居、玉林堂民居、泡桐树民居、王家湾民居的碉楼。为数众多的望楼式土楼,修建年代从清末到民国,其实并非全是客家移民后裔修建,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征,高度普遍在2~3层,也有的高达4~5层,平面呈长方形,位于民居的角落,相对独立于民居院落,歇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夯土外墙,外立面一般只开一扇大门,开窗较少,设多个射击孔、瞭望孔,多数有挑廊或角堡,或者二者兼有。

 

图片

图6 大顺双水对民居碉楼远景(摄影:叶洪彬;图片来源:“三普”数据库)

 

图7 大顺乡某碉楼(摄影:丁韦强)

 

四、坪上客家土楼的平面特征

综合坪上地区各种类型的客家土楼,从中不难看出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封闭的合院式布局,包括围屋式土楼和方土楼,平面较方正,一般仅有一道大门与外界连通,外墙厚度多在半米以上,本身就是一道防御屏障,另外还在合院的角落增加角楼增强防御性能。二是以长方形的平面为主,无论是中西合璧的土楼还是望楼式土楼,都很少见重庆三峡地区清代碉楼中的正方形平面,目前登记为文物和历史建筑的此类碉楼只有高塝民居碉楼平面为方形,其余绝大多数碉楼都是面阔大于进深(见表1)。

再来看碉楼与民居之间的平面关系。城堡式土楼属于碉楼(角楼)与民居完全融合的,而望楼式土楼与民居的关系一般则有几种不同情况(注1)。一是离散型关系,碉楼位于民居大院之外,距离可近可远,碉楼的存在与否不影响院落布局的完整性,如泡桐树民居、岚垭田庄园等。二是附着型[8]关系,碉楼位于院落的厢房前端或正房与厢房连接处,如双水对民居,三合院的布局,碉楼位于左右厢房前端;再如玉林堂民居,同样是三合院布局,碉楼位于正房与厢房连接处;又如陈万宝庄园碉楼,位于侧院厢房与正房连接处。三是嵌入式关系,碉楼从民居的某一间升起,远望像是碉楼嵌入民居之中一样,如增福岩苏堡的田氏民居,碉楼于民居明间中部升起,比民居高出一层,目前在这一地区仅见此例,但在周边区域还有同样的实例,比如江津的狮栗林碉楼民居、綦江的生基湾碉楼民居等。

 

图片

图8 青羊岚垭田庄园平面图(图中红框为碉楼所在位置)(殷瑛、徐献鑫绘制;图片来源:“三普”数据库)

 

 

图9 大顺玉林堂民居(摄影:叶洪彬,图片来源:“三普”数据库)

 

 

图10 增福岩苏堡田氏民居(引自季富政:《三峡古典场镇》,第146页)

 

五、坪上客家土楼的立面特征

(一)外墙

坪上地区的客家土楼一般高2~4层,最多5层,几乎都是条石基础,有的在基础上直接开始夯土墙,比如施泥湾民居碉楼和石宝屋基碉楼,基础只外露约10 cm;多数会砌大约3~5层条石勒脚,在重庆潮湿环境下有利于防潮隔湿,同时也能提升外墙的牢固性,更有甚者整个底层外墙都用条石砌筑。条石之上的墙体都采用黄土或红土夯筑,泥土中掺入稻草、谷糠、石灰、猪血等搅拌,夯筑时加入竹片或压破的竹子作筋,增强墙体的稳固性。墙体筑好之后内外墙面使用石灰罩面,既能保护夯土墙体免遭风雨侵蚀,也更加美观。

 

图片

图11 双石坝碉楼夯土墙细节(摄影:丁韦强;图中红圈为墙体中可见的包含物,有树枝、草筋、细石等)

 

土楼外墙开门极少,城堡式土楼一般外立面仅有一道门,而望楼式土楼有的是在面向天井的一面开门,有的是在民居与碉楼相连的室内墙上开门,如遇到外敌来犯,人们能够迅速撤入碉楼中躲避和防御。门框多为条石,与传统民居大门差异不大,有石刻楹联、雀替、雕花门楣等,是碉楼少有的装饰。窗洞大的窗户容易成为外敌入侵的突破口,故碉楼一般较少开窗,尤其是下面的一、二层,我们今天看到的碉楼开窗的情况,要么是时代较晚的碉楼,要么是后期改建时新增的。中西合璧式碉楼一般开窗较多,窗户的窗楣上多饰有灰塑图案,更添生活气息。

 

图片

图12 大顺李蔚如旧居大门(制图:韩昭彦)

 

图片

图13 涪陵黄笃生庄园窗户特写(此窗内侧的铝合金窗为后期添建,外窗和窗楣的灰塑基本保持原状)

 

此外,土楼区别于普通民居的最主要特征之一是在外墙上设置多个射击孔。射击孔的材质有木质、石质两种,外立面形制有狭长的长方形(横、竖两种皆有)、圆形等,横截面呈内大外小的梯形,内面观呈漏斗状,有的孔洞处设盖板,可以根据需要启闭。

 

 

图14 坪上地区客家土楼各式各样的射击孔

 

 

图15 漏斗状射击孔攻防范围示意图(自绘)

(二)屋顶

除围屋式土楼和方土楼外,坪上地区的客家土楼屋顶以单檐歇山顶居多,这是当地碉楼的主要特色之一。但这些歇山顶的做法与寺院、庙宇等建筑有明显差异,首先是屋面坡度多数较平缓,没有明显的举折,而且翼角没有夸张的上翘幅度。其次是脊饰简单,无论是正脊还是垂脊、戗脊都很少有装饰,常见为简单的叠瓦脊。再次是不讲究严格的收山、推山做法,故其比例看起来有些失调。细究起来,这一地区土楼的歇山顶做法还有一些特点,以山花部分的做法为例,普遍而言山花都较小,有的山花部分是镂空的,可以看到里面的梁架,也有用木板进行封闭的,还有的露出山墙,这种更像是悬山顶下面直接增加一段披檐。像岚垭田庄园的碉楼在歇山顶上出老虎窗的做法是极其少见的。

 

 

图16 坪上地区客家土楼各式歇山顶

 

 

图17 青羊岚垭田庄园碉楼屋顶结构(作者自摄)

 

此外,其他如悬山顶、四面坡顶和攒尖顶都只是个例。目前悬山顶碉楼只见龙潭镇万寿村的陈家石坝碉楼和陈万宝庄园碉楼,其中陈家石坝碉楼根据其面阔、进深尺寸推算,不排除现在所见的悬山顶是后期改建的可能。四面坡顶碉楼包括有马武镇黄笃生庄园和云家湾民居碉楼等,这种屋顶虽然与古建筑中的庑殿顶一样都是四坡屋顶、五条脊,但是形态上差异非常大,应该是受近代西式建筑的影响,屋面曲线比较平直,举折不明显,檐角也没有升起,像黄笃生庄园屋面还有出老虎窗的做法,都是典型的近代西式风格建筑屋面形制。攒尖顶碉楼的面阔和进深都不大,而且平面形制都为正多边形。我们在大顺双石坝碉楼和李蔚如旧居的四个角楼上能看到攒尖顶,此外高塝民居碉楼也采用攒尖顶,但其在攒尖顶屋面出老虎窗的做法则是本地区碉楼中的特例。

 

 

图18 同乐高塝民居碉楼攒尖顶出老虎窗(摄影:湛川航;图片来源:“三普”数据库)

 

(三)挑廊和角堡

挑廊和角堡是突出于碉楼外墙面,为增加瞭望视野、减少打击死角而设的防御设施,除双石坝碉楼和李蔚如旧居两座围屋式土楼、黄笃生庄园等少数几座碉楼外,坪上地区其他客家土楼几乎都在最高一层设置挑廊或角堡,它们几乎成为这一地区客家土楼的“标配”。挑廊和角堡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只有挑廊或角堡。

挑廊一般设在碉楼主要的迎敌面或视野较好的一面,起着战时瞭望、射击,平时远眺、监视的作用。挑廊一般都为木质,下部以墙体里伸出的木梁支撑,梁上铺木板,上部则利用屋檐外挑的穿枋,中间立柱连接下部的横梁和上部的挑枋,柱间以直棱栏杆或栏板作围挡。有的土楼挑廊面阔较小,也可能不设立柱,只靠下部的木梁悬挑。多数土楼只在一面或两面设挑廊,毕竟挑廊的存在也会给建筑的防御性能带来漏洞,但也有四周都设挑廊的实例,如龙潭镇石垭村的牌坊屋基碉楼,高4层,顶层绕建筑一周都是挑廊,这是碉楼建筑发展到后期,越来越与民居趋同的一种体现。

 

图19 坪上地区客家土楼各式各样的挑廊

 

角堡是相比挑廊体量较小的防御设施,通常在建筑对角线上设置,为了弥补方形建筑带来的视线盲区,扩大防御范围。另有一种情况是设在正立面的左右两角,一般这种情况是因为长方形土楼面阔过大,通过在所有两角设置角堡可以减少面阔方向的防御压力。此外,也有角堡设在主要迎敌面的顶层墙壁中间,个别也有四面墙上都设角堡的情况,比如龙潭镇堰塘堡碉楼。角堡的材质一般为石木或纯木,石木混合的角堡通常是框架为木质,围护结构为石质,或下部为石质、上部为木质,比如增福乡陶家屋民居,其角堡设在正立面和侧立面顶层外墙中部,框架为木质,外立面都以石板嵌入木框之中,底板也使用薄石板。角堡的形制也值得一书,一般为方形,多数为半封闭,少数为全封闭,外立面设多个射击、瞭望孔,底部亦有孔洞,既方便守卫的人如厕,也能使排泄物成为“武器”。设置在建筑对角线上的角堡通常自墙角以及左右相邻墙体伸出木梁,方形角堡多以与建筑同样的角度置于其上,这与万州和石柱等地碉楼上常见的抹角方形角堡有明显不同。目前在坪上地区只见一例五边形角堡,即龙潭镇石宝屋基碉楼的角堡。另外,青羊镇岚垭田庄园碉楼的角堡也较特殊,从形制和设置位置来看,它是挑廊和角堡的结合,设于碉楼对角线上,砖木结构,半封闭式,下部围护墙上设多个射击孔,上部形似近代西式建筑的券廊做法,柱子顶端饰有灰塑“白菜”。

 

 

图20 坪上地区客家土楼各种材质、形制的角堡

 

六、坪上客家土楼形制特征的背后

坪上客家土楼中最具特色的两种类型是围屋式和方土楼式建筑,都是比较封闭且自成系统的强防御性民居。它们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作为一种民间防御手段,在相对富饶的坪上地区兴起了修建防御性民居的小高潮。另一方面则与移民有关,坪上地区山地环境与客家祖居地接近,只是客家移民作为后迁入的移民,家族人数和力量相对弱,而且可供利用的土地少,加之当地分家而居的文化传统,只能将围屋、土楼缩小化以满足小家庭使用。

从坪上客家土楼的平面、立面形制特征上,我们能够看出这一地区晚清到民国时期碉楼与民居之间形制上的分野越来越模糊化。首先,从平面尺寸来看,坪上地区碉楼除少数几座碉楼,如道角碉楼、高塝民居碉楼、大屋基民居碉楼等面阔和进深尺寸在5~6 m之间外,其余的面阔和进深都较大,远远超出了专施防御的传统碉楼的尺度。这一点恰好说明坪上地区的碉楼并不完全只是防御设施,除了外墙较厚和墙身少开门窗、多射击孔的特征能显出防御性外,它们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不再只是作为战时的临时庇护之所。其次,外墙的装饰尤其是门窗的装饰,多了一些生活化的元素,如李蔚如旧居大门上反映生活场景的浮雕,黄笃生庄园外立面窗户上的灰塑,以及岚垭田庄园碉楼角堡上部的灰塑“白菜”和券拱等。再次,普遍设置的挑廊,最好的防御是要保证火力能够全面覆盖,同时减少暴露自己。坪上客家土楼的挑廊都是半开放式的,如果单从防御效果来看是最大的防御漏洞,但它能够满足战时瞭望,以及日常远眺和监视的需要,已经具有了更多生活化的气息。

七、结语

涪陵区的坪上地区是重庆最大的客家聚居区,同时也是涪陵的“粮仓”,但因为地处山区,自然环境多变,历史上是政府管理的薄弱区域,社会环境非常复杂,但也留下了作为历史见证的宝贵的物质遗存,分布密集的客家土楼即是其中之一。相比重庆其他区域的碉楼,坪上地区的客家土楼形制上有一些地域性特色,如围屋式土楼、微型方土楼、小型五凤楼这种特殊形制,如歇山顶占主导,以及绝大多数都设置挑廊和角堡的“外挂”设计等,值得深入研究和保护,使其成为坪上地区文旅深度融合的优势资源。


参考文献:

[1] 重修涪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Z].成都:巴蜀书社,1992:450.

[2] 涪陵县续修涪州志·风土志·方言//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Z].成都:巴蜀书社,2017:518.

[3] 涪陵县续修涪州志·风土志·方言//中国地方志集成·重庆府县志辑[Z].成都:巴蜀书社,2017:518.

[4] 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35-42.

[5] 季富政.三峡古典场镇[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43-151.

[6] 李盛虎.重庆木鱼山区防御性民居建筑浅析[J].文物建筑,2015,8:77-91.

[7] 梁静.日常渐进:重庆涪陵地区碉楼建筑现状研究[J].住宅,2020(增刊1):127-130.

[8] 陈蔚、刘鑫.重庆地区传统碉楼建筑的特征与类型[J].重庆建筑,2014 (3):5-9.

注1:此处分析的样本都是碉楼与民居同时存在的,不包含民居完全垮塌、改建而仅存碉楼的情况,但根据实地调查和田野访谈的结果可以推测其不会超出本文讨论的几种类型。

本文原刊于《重庆建筑》2024,第23卷,本公众号转载时略有修改。

图文:孙慧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