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浅谈漆器的起源、发展、组成及保护
浅谈漆器的起源、发展、组成及保护
发布人:  2024-07-02

一、漆器的起源

中国古代漆器光辉灿烂,源远流长。漆器与丝绸、瓷器、生铁和制钢技术等都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物化载体,称为最具“中国特色”的物质文明。

我国漆器文化的历史悠久,最早文字记载可见于《韩非子》一书中:“尧禅天下,虞舜受之,作为食器,山木而财之,削锯修之迹,流漆墨其上,输之于宫,以为食器,诸侯以为益侈,国之不服者十三。舜禅天下,而传之于禹,禹作为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鳗帛为茵,蒋席颇缘,筋酌有采,而蹲姐有饰,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三十三省……”[1]。

有关中国漆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王世襄先生在《中国古代漆器》一书中,以生漆的物理化学特性为切入点,认为漆的利用最初是单纯的天然漆,用于生产工具的粘连、加固,然后才发展到漆制日用品、工艺品,使用有颜色的色漆,这其间曾经历漫长的岁月[2]。这一观点符合人们认识和利用自然事物的一般规律。生漆除了粘结和加固作用之外,还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也可能同样是漆器起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利用生漆液在不同的胎体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如木胎、竹胎、金属胎、皮胎和夹纻胎等,以提高器物的耐腐、抗压、抗氧化等性能,扩大它们的用途,并起到美化器物外观的作用。

二、漆器技术发展的主要阶段

新石器时代为漆器的起源阶段,这个时期的漆器制作工艺简单,胎体厚重,主要以挖制和斫制为主,漆的颜色为本色和黑红色。如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一件瓜棱形敛口圈足木碗[3],就是将整块木料以石器斫制和挖制相结合的方式而制成,器表可能用砾石、砂等工具挫磨后髹朱色漆,经放射性14C年代测定,该碗为距今约7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存[4]。

图片

朱漆木碗(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

 

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漆器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器物的造型逐渐丰富,彩绘技巧更为细致、精湛,镶嵌材料不但加工细致,还出现了贴金箔等新工艺。如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陆续发掘出土了一批漆器残片,仅存朱色漆皮,能辨识的器物有敛口圆腹平底漆盒、漆豆、筒形器等[5]。

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手工业蓬勃发展,漆器工业也兴盛起来。考古资料表明,漆器是战国和汉代墓葬中数量和品种最为丰富的陪葬品之一。秦汉漆器的生产和工艺达到了鼎盛,创造出大量造型优美、纹饰精致的漆器。漆器兼具美观与实用性,颇得人们的喜爱,尤其是深受特权阶级的青睐,将其视为权力、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盐铁论》里记载:“夫一文杯得铜十杯……一杯椿棬用百人之力,一屏风就万人之供[6]”,意思为一件彩绘的漆杯价值等同十件铜杯,制作一件漆器在当时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汉代出现了专门制作漆器的部门,形成了庞大的管理机构,管理髹漆业的官员多达4级以上。制漆器工序被确定下来,不同工人负责不同工序形成了类似流水作业模式的髹漆业[7]。

 

图片

战国彩绘出行图夹纻胎漆奁(湖北荆门包山2号楚墓出土)

图片

西汉云纹漆锺(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

 

东汉时期,瓷器开始发展起来,它比漆器容易制作,更加耐久。隋唐时期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日用漆器,但漆器作为精美的工艺品,非常重视镶嵌装饰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剔红漆器以及著名的“金银平脱”技术。

宋元明清时期漆器的制作随着民营手工业的兴起,日益趋向大众化、商品化和艺术化。宋代的生漆精制技术获得了关键性突破,发明了推光漆精制技术和器物的髹涂抛光技术,髹漆工艺也出现了描金堆漆、戗金和雕漆等技术。明清时期皇家对漆器的热衷,促进了漆器的又一次繁荣发展。明代髹漆技人黄成所著的《髹饰录》,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总结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的技术专著,王世襄先生对《髹饰录》进行了解说[8]。

 

图片

清乾隆款戗金彩漆缠枝莲云蝠纹椭圆盒(故宫博物院藏)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化学工业的出现,传统中国漆被化学漆代替,成本更低,中国生漆产业开始急剧地走下坡路,大量的雕漆厂也难以生存,漆器产品不再以主要日用品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百里千刀一斤漆”道尽了采漆工作的不容易。漆树少、产量低,割漆工人起早贪黑,跋山涉水,一刀一刀割生漆,还要面临过敏的风险。尽管生漆历史悠久,比化学涂料性能优异,漆器还在,但输给了实用性和成本,更多的是以艺术品示于世人。

三、漆器制作工艺及材料组成

漆器是一种复合体,是髹漆工艺与胎骨制作工艺的组合体,是用生漆或经过炼制的熟漆(有的还调配颜料)髹于某种胎骨之上,乃至施如绘画、镶嵌、雕刻等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它的类型繁多,出土漆器的胎骨常见的有木胎、竹胎、夹纻胎等,木胎占绝大多数。

生漆又名国漆、大漆、土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它的主要化学成分为漆酚40%~80%,含氨物10%以下,树脂10%以下,水分20%~30%和少量其他有机物。各种成分的含量因随漆树品种、生成环境和割漆时间而有所差异。漆酚是生漆成膜的主要物质,是生漆优良性能的物质基础。它是一种邻苯二酚衍生物的混合物,在苯环结构上具有两个羟基和一个不饱和的长侧链,氧化聚合成为立体网状结构,从而结成坚固的皮膜。同时,不饱和长侧键具有较多的双键和共轭双键,氧化交联成更大的分子,又由于带脂肪族长链穿插在它们的结构中,所以生漆结膜后很坚固。生漆的化学成分决定了它的理化性质,在显微镜下观察,生漆漆膜光亮坚硬,针孔很少,因此,漆膜具有优良的防渗性、耐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耐热性。

木材由植物细胞构成。每个细胞有细胞腔和细胞壁,细胞腔内的原生质在细胞形成后一定时期就消失了,剩下的细胞壁是构成木材主体。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占45%~50%),半纤维素(占20%~35%),木质素(占15%~35%)等。纤维素是由许多葡萄糖基按长链结构相互联结起来的高分子聚合物。在微纤维与微纤维之间有一定的空隙,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就填充其内,起联结、加固框架结构的作用。半纤维素是低分子量的聚糖,具有亲水性能,很容易在酸性或碱性的水中被水解,其稳定性较差。木质素是交叉链接的酚聚合物,由于木质素的分子结构中存在着芳香基、酚羟基、醇羟基、碳基共轭双键等活性基团,因此可以进行氧化、还原、水解等许多化学反应,木材的颜色即是由木质素决定。

 

四、影响漆器保存的主要因素

影响漆器保存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文物自身的材质,二是文物所处的环境。

自身材质是内因。前面已分析了木胎漆器的化学组成,漆膜性质稳定,然而木胎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发生降解反应,从而造成木材的空隙增加、扩大,导致机械强度显著降低。木材的组成和排列结构不同,其表现出的物理性能又有明显区别。例如,在重庆武隆关口西汉一号墓中相同的埋藏环境下,椁室为楠木,其木质坚硬,保存非常完好;主棺为梓木,虽整体形状还完整存在,但主体已腐朽殆尽,一碰即碎。

所处环境为外因。根据以往湖北、湖南、江苏等地区出土木漆器的墓葬情况来看,主要跟墓葬的地质条件、密封程度和积水等非常相关,包括土壤的酸碱度、含氧量、填充膏泥的厚度和地下水位等。墓葬密封性好,所处位置的地下水位较高,且pH值接近中性的情况下,随葬文物的保存情况相对较好,反之则保存情况较差[9][10]。近几十年来,从重庆地区的考古出土文物情况来看,漆器类文物仅在忠县乌杨将军村墓群、九龙坡冬笋坝遗址等少量出现,发掘出土的漆器木胎基本已腐朽殆尽,仅剩外层漆皮或少量朱砂印迹残留。

五、考古出土饱水漆器的保护

2023年9月,重庆武隆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各类竹木漆器600余件,其中漆器大部分保存完整,器物造型精巧,纹样线条飞旋流动、轻盈飘逸,色彩光辉如昔,部分漆器上还有烙印、针刻文字。出土漆器数量之多、种类之繁、工艺之精、保存之好,均为考古发现所罕见,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图片

漆耳杯(上)、漆盘(下)(重庆武隆关口一号墓出土)

考古出土饱水漆器的保护主要分为现场保护、室内保护修复和展览保存三个阶段。现场保护主要是应对出土后环境的突然改变,确保在第一时间对文物进行及时保护,使环境变化对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也为以后的实验室脱水处理创造良好条件。室内保护修复主要包括方案编制、病害检测与评估、检测分析、清洗处理、保存维护、脱水、修复和封护等几个流程,其中脱水最为关键,既要解决木胎的加固、定型,避免收缩、开裂,又要防止漆膜的卷曲、起皱、龟裂。漆器保护修复完成后,就可以较为稳定进入下一个阶段,充分展示其特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图片

饱水木漆器保护修复技术流程图

 

漆器艺术是中国古代文明中最为璀璨的明珠之一,它蕴含了古代先民的聪敏睿智,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古代漆器是研究古代史、工艺美术史、科技史和漆化学史的重要实物资料,保护好这些出土的漆器,以考古资料实证和阐释早期中国生漆的使用情况、漆器的物质文化史和工艺技术发展史,以及漆器文化传统及其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11]。

 

注释:

[1] 国学整理社辑《韩非子集解》[M]. 中华书局,1954:49。
[2] 张飞龙. 中国漆文化起源问题研究[J]. 中国生漆,2005,1:1-6。
[3] 河姆渡遗址考古队. 浙江河姆渡遗址第二期发掘的主要收获[J]. 文物,1980,5:1-15。
[4] 陈元生,谢玉林,卢衡等. 史前漆膜的分析鉴定技术[J].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1995,2:12-20。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 1980年秋河南堰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83,3:199-205。
[6] 乔清举注释. 盐铁论[M].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79-193。
[7] 俞伟超,李家浩. 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漆器制地诸问题[J]. 考古,1975,6:344-348。
[8] 王世襄:《髹饰录解说》。
[9] 李玲. 江陵地区战国楚墓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漆木器竹简及纺织品保护[J]. 考古与文物,2000,6:72-79。
[10] 后德俊,李琳. 湖北地区战国秦汉墓出土文物的现场保护[J]. 江汉考古,1997,1:79-93。
[11] 洪石. 中华早期漆器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17。

文稿:顾来沅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