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荣昌刘家庙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认识
荣昌刘家庙摩崖造像的调查与初步认识
发布人:  2023-08-08

一、概况

刘家庙摩崖造像位于重庆荣昌区盘龙镇骑龙村十二组,地处由黄桷滩河形成的黄桷滩水库西岸(图一)。摩崖造像分布于山体上部的崖壁上,造像前有宽约3-10米的小平台。崖体前方现为黄桷滩水库,2014年蓄水之前为黄桷滩河,该河在距此7公里处的荣昌区吴家镇汇入清流河,该段河流因水量小、河道窄,而无法通航。清流河发源于四川省安岳县境内,为沱江一级支流,于四川省内江市汇入沱江,可常年通航。吴家镇为清流河下游的重要码头,至内江水路里程约50公里。摩崖造像附近保留有一段从荣昌区盘龙镇至吴家镇的碥路,路面宽阔,旁有清代题刻的“云梯古道”。摩崖造像对面的盐井坝、祝家坝一带历史上曾产盐,1984年还在祝家坝发现有南宋时期的瓷器窖藏。

2022年11月,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刘家庙摩崖造像开展考古调查,本次调查使用聚落考古的思维,采用区域系统调查的工作方法,主要清理了石窟群所在崖壁,将窟龛重新编号,共编号窟龛25个、摩崖题刻2通,其中新发现洞窟1处,初步完成了测绘与文字记录工作,并在周边进行拉网式调查,在造像崖壁前发现了窟前建筑基址,在窟顶山坡上发现了僧人墓葬、寺庙建筑基址,并将石窟寺与周围的古道、盐井等遗址置于同一大背景中思考,讨论其可能存在的联系(图二)。

 

图一 刘家庙摩崖造像及寺庙建筑基址地理位置

 

图二 刘家庙摩崖造像远景

二、窟龛及造像简介

刘家庙摩崖造像位于6段连续的崖体上,崖体之间有天然的裂隙分割,从东向西依次编号为1-6段崖体。窟龛及题刻自东向西编号为K1-K25、TK1、TK2(图三)。

 

图三 刘家庙崖体及摩崖造像窟龛分布情况

 

窟龛群由洞窟和摩崖造像龛组成,洞窟皆为方形窟,造像龛有方形龛、圆拱形龛、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三种类型,现将部分窟龛情况简介如下:

K8

方形洞窟,平顶。由窟门、窟室以及窟前建筑组成。窟门呈长方形,窟室平面前窄后宽,宽300-310、进深415、高299厘米。

窟前建筑现暴露有台基包边、铺石地面、柱洞、柱础、石柱等。地面前方可见有两个方形柱础。窟前地面散落有较多石建筑构件,有石屋檐、石鸱吻、石柱等。

后壁坛上造一铺五尊像,中间主尊为东岳大帝,双手在胸前交握,着广袖长袍,倚坐。左壁右壁各造4层造像,两壁上方各分三层共刻75身判官像,多着广袖袍服,头戴幞头,坐于长方形的台案后,台案前均垂案帷,案底部有一排横向的卷云,判官姿态各异,或手撑于案桌,或持文卷,或双手拢袖。两壁最下方一层刻多幅地狱图像,有剉碓地狱、锯解地狱等(图四)。

 

图四 K8正壁及侧壁

K16

圆拱形龛,宽258-298、高150-187、进深23-48厘米。

龛内造一铺三尊像,均结跏趺坐于长方形须弥座上,着对襟广袖长袍,悬裳覆座,中间一尊倚一凭几,右侧一尊胡须垂至胸前,右手持一物,可能为道教三清造像(图五)。

图五 K16

K17

方形洞窟,平顶,宽173-188、高156、进深138-143厘米,方向215°。

后壁造一铺三尊像,中间主尊半跏趺坐,头戴风帽,着双领下垂式袈裟,手持锡杖,其左右各造一立像。左壁中央主尊结跏趺坐于牛背上,头戴宝冠,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持一长条状物。右壁中央主尊中间结跏趺坐于一动物背部上,头残,衣着风化剥落无法辨识,双手置于腿上(图六)。

图六 K17

K22

圆拱形龛,龛宽121-135、高72-76、进深45-59厘米。方向192°。

龛后壁中央造并排坐于方形台座上的两身像。头均缺失,着广袖长袍,两人双手托住一小孩置于胸前,小孩头部缺失,倚坐。腿前有一长方形低台,低台上造两小孩像。

左侧造一立像,梳高髻,髻上戴巾,巾垂带至肩部,上身外着广袖长袍,双手托举一小孩,其右脚脚边另造一小孩。

右侧造一乳母像,衣着不清,袒胸露乳,盘腿而坐,腿上有一小孩呈仰卧状,小孩吸食乳母的右乳(图七)。

图七 K22

K23

外方内圆拱形双层龛,外层龛的下方被下部的长方形凹槽打破。龛宽266、高245-256、进深72厘米,方向180°。

内龛龛楣外上方浮雕飞天,龛楣外两侧浮雕莲枝及莲花化生。内龛龛顶刻莲花,后壁的造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最上方以横向的流云为界,造天界的景象;第二部分,中间高浮雕造整个龛的主像一铺五尊像,中央主尊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主尊两侧两身菩萨结跏趺坐于仰莲座上,其两侧另有两身菩萨,右侧一身坐于象背上,左侧一身坐于狮背上,其两侧刻幢两座;第三部分,中部五尊像两侧及下方的小坐佛、侧壁的小坐佛。内龛两侧壁均造小坐佛(图八)。

 

图八 K23

K25

方形洞窟,平顶,顶刻莲花飞天。由窟门和窟室组成,通长365、进深295-340、高285厘米,方向184°。窟室左、右两壁上部各有一个龛,窟室左、右、后三壁造像分上、下两层,下层造像为晚期补造。 

后壁上层造一铺五尊像,风化严重,模糊不清。

左壁上层龛内造六尊立像,衣着不一,由内向外,第1尊菩萨手持一物,已残,无法辨识,持物向上飘扬至龛顶。第2尊菩萨左手搭右手手腕,右手持念珠。第3尊菩萨手持莲蕾。第4尊菩萨手持如意轮。第5尊菩萨左肩升起卷云,卷云上有一坐佛。第6尊造像小于其他菩萨像,双手合十。

右壁上层龛内造六尊立像,由内向外,第1尊、第2尊、第3尊菩萨风化严重,模糊不清。第4尊菩萨双手各持一条栓结巾带的两端。第6尊菩萨六臂,手持绢索、剑、杨枝等(图九)。

 

图九 K25(左右侧)

 

三、初步认识

本次调查初步辨识了大部分窟龛的年代、题材,窟龛年代分为唐、宋、明清三个阶段,辨识出了大部分的造像题材,为以后的发掘及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年代与造像组合

唐代龛集中分布于第6段崖体的中部,造像题材有经变相龛等。K23与自贡二佛寺19龛、23龛经变龛[1]龛形、构图相似,造像风格相似,年代当相近,应造于中晚唐时期。

宋代窟龛分布于第2段崖体的中部、第5段崖体的中部、第6段崖体正面右侧、左下角, K25窟外左侧TK1有纪年:皇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宋代是刘家庙造像最繁荣的时代,造像题材有十圣观音、鬼子母、三清像、东岳大帝等,K25造像风格与大足石门山K6十圣观音洞[2]、北山佛湾136号窟[3]相近,K16造像风格与舒成岩三清造像[4]相近,年代当皆在南宋年间。

明清窟龛分布于第1段崖体的中部,第6段崖体左侧面的下方。明清窟龛有1处碑刻龛,其余现均为空龛。

(二)重要题材

刘家庙K25正壁造一铺三尊像,左壁右壁各造五尊立式观音像,左壁外侧稍小的一尊可能为龙女,侧壁的造像题材为十圣观音。十圣观音即在同一个龛窟之中雕刻十位体量相似的不同身份的观音,观音的身份根据手中所持器物区分,大足的十圣观音造像多造于南宋初期[5]。K25中的观音像部分风化严重,可以辨识的有数珠手观音、如意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绢索观音,K25正壁侧壁的造像组合、观音像的风格与大足石门山K6相似(图十),其开凿可能受到了大足的影响。

 

图十 大足石门山K6正壁、侧壁(采自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出版社:《大足石刻雕塑全集·南山 石门山 石篆山等石窟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图版24、26)

刘家庙K8窟内造像题材为东岳世家。东岳世家是以东岳大帝为主,包括其夫人淑明皇后,其子炳灵太子以及附属的七十五司、地狱诸神等的道教信仰体系,宋代泰山神信仰到达了顶峰,各地都建立了东岳庙分祠[6]。大足宋代的东岳系造像有石门山东岳夫妇龛、舒成岩东岳大帝和淑明皇后龛等[7]。东岳大帝掌管地狱,K8正壁的东岳大帝,侧壁的75位曹司和下层的地狱,构成了东岳世家信仰图像,在道教经典中也有对应的来源。K8的造像构成与大足所见东岳造像大相径庭,其来源有待进一步讨论。

 

四、重要价值

(一)该摩崖造像集中反映了唐宋时期的观音信仰、净土信仰、地狱观念,是川渝地区唐宋时期一处极具代表性区的民间摩崖造像点,是唐宋时期佛教世俗化的集中体现,对于理解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该摩崖造像集摩崖造像、窟前建筑、寺庙遗址、墓葬于一体,是一处布局结构相对完整的石窟寺遗址,对于厘清融合有佛、道二教摩崖造像的川渝地区民间寺庙的整体布局、功能结构具有重要价值。

(三)该摩崖造像周围存在有古道路、盐井、南宋时期的瓷器窖藏等遗存,为研究摩崖造像与古代社会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川渝地区已发现多处与盐业关联的摩崖造像点,这处摩崖造像对于深入认识唐宋时期川渝地区石窟寺的产生动因具有重要意义。

(四)该摩崖造像点周边遗迹丰富、生态环境宜人、交通便利,具有较高的展示利用价值,具备成为石窟寺乡村文化景点的条件,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

 

注释:

[1]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自贡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编:《四川散见唐宋佛道龛窟总录 自贡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年,第83-85页,均造于中晚唐时期。

[2]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足县政协、大足县文物管理所、大足县石刻研究学会:《大足石刻内容总录》,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第319-323页。

[3] 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出版社:《大足石刻雕塑全集之北山石窟卷》,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第82-113页。

[4]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足县政协、大足县文物管理所、大足县石刻研究学会:《大足石刻内容总录》,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第354-355页。

[5] 李小强:《十圣观音叙说——以大足石刻为中心的考察》,《石窟寺研究(第9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年,第202页。

[6] 李小强:《大足道教石刻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2016年,第193-195页。

[7]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大足县政协、大足县文物管理所、大足县石刻研究学会:《大足石刻内容总录》,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第330-331页、第349-353页。

图文:朱思奇 张春秀 牛英彬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