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铜吹鼓小考
铜吹鼓小考
发布人:重庆考古  2021-11-09

白铜吹粉器,俗名铜吹鼓,又名风鼓、自来风等,英文名powder blower,德文名Pulverbläser,是民国时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比较流行的中医使用便携式吹药医疗工具。随着物质生产资料和科技的发展,铜吹鼓已十分少见,今人已多不识。

一般而言,铜吹鼓上部为空心圆柱体,直径4厘米左右,高2厘米以内,两端鼓出,下接若干节空心可伸缩铜管,管末端削尖,完全伸开可达十几厘米,整体形态颇似小号拨浪鼓。触其鼓腹两端,薄而有弹性,轻压则有气流顺管而出。

 

图一 民国铜吹鼓

 

 

一、我国古代的吹粉器

在铜吹鼓流行之前,我国的吹药工具统称为“吹粉器”。吹粉器的主要功用是将吹药送达患处。吹药通常用于人体孔窍,如口腔咽喉、内耳、鼻腔等部位,是我国中医用来治疗咽喉、舌、口唇、耳等部位疾病的外用散剂,以治疗局部病变。

已知最早与吹粉器相关的文献资料当属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其中记载“若卒口噤不开者,末生附子,置管中吹内舌下即差矣。” 【1】葛洪认为可将药物吹于舌下来治病,提到的吹粉器具为“管”,可见管为中空之物。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记载了两种吹喉方剂。一为“治悬雍咽热,暴肿胀方,干姜、半夏各等份,末,以少许着舌上”,另一为“附子、黄连、矾石,二味末之,内管中,强开口吹之,入喉间,细细吹之。” 【2】说明唐代吹粉器仍然为“管”,且介绍了用管送药的具体操作步骤:将吹药放置于管中,仔细吹入患处。

宋代的吹药技术取得很大进步。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创制了玉钥匙散、赴筵散、兼金散等吹药方剂,并且写道“上为末研匀,以竹管吹半钱许入喉中” ,【3】明确表明此时 “管”的材质为竹制。其它文献中也可以见到相似的描述,如宋徽宗赵佶《圣济总录》中写到“用笔管吹一字在喉中” 【4】,使用的是笔管,当时毛笔杆多为竹木材质,也可视为竹管。明代薛己《口齿类要》中也记载“以竹管吹患处”【5】 。

清代是吹药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喉科名家郑梅涧主张喉科疾病应多用外治之法,其代表作《重楼玉钥》记载“以鹅翎挑入喉间疖毒上”【6】 ,采用的工具是鹅的翎毛。乾隆五年(1740年),王维德整理祖传秘术及生平经验而成《外科全生集》,其中记述:“每以铜吹筒取药少许,吹患咽喉诸症”【7】,使用的器具为铜制的吹筒,在材质方面有了极大的进步。根据现在流传下来的器具看,吹管是用熟铜皮制成长管,体圆中空,一头大一头小,大头倾斜,直径约0.8厘米,小头平圆,直径0.5厘米,长22厘米。使用时将大头斜口撮上吹药,术者左手用捺舌板将患者舌头捺住,右手大、食、中指捏住吹管,对准患处,用口唇对准小头,将药徐徐吹出。

可见,在铜吹鼓问世之前,吹药使用的器具都十分简陋,局限于竹管、鹅翎管等简易的管类,也有可能使用纸等其它材质,在节约药量和使用效率、治疗效果方面都不尽如意,并且需要他人帮助。而较晚引入我国的球式喷粉器是西医吹药工具(图二),风力不易掌握,常常过大过猛【8】。

 

图二 德国kabierake吹粉器【9】

吹药的治疗要求一是药粉要均匀、二是喷洒到患处的药粉要适量。这对吹药工具做出了一定的要求:第一,吹药工具要控制药量,量小难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量大则容易引起呕吐、呛咳等症状且造成浪费;第二,布药要均匀,布药不均一方面难以全面治疗患处,另一方面由于到达患处药物多寡不均会影响整体治疗效果;第三,吹入喉腔的空气量要尽量控制,混杂药粉的大量空气进入喉腔,非常容易引起呛咳;第四,吹药工具一定要方便携带,使患者可以及时送药,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以及其它活动。此外,吹药工具可以让患者独自操作,无需他人辅助。从这些方面来讲,民国时期流行的铜吹鼓比以上各种工具都略胜一筹,这一看似稀松平常的物件,事实上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

 

二、白铜原料之地——彩云之南

细观民国铜吹鼓的材质,多为白铜。铜是人类发现和利用最早的金属之一,早在新石器晚期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公元前4600~前4400年)就曾出土一件半圆型黄铜片。在我国的历史文献中,白色的铜合金都可称为白铜,主要有高锡白铜(锡含量约25%左右),呻白铜(呻含量10%以上)以及镍白铜,其中以镍白铜应用时间和范围最为广泛【10】。

四川、云南两省交界之会理、会泽、巧家和牟定一带是中国古代镍白铜最重要的产地。4世纪已经生产镍白铜,明代大量生产,至清中叶生产达到鼎盛,乾隆时期已有炼炉216座,年产白铜约37吨,并大量出口欧洲【11】。著名的“云南白铜”实际上是由会理炼出的铜镍合金,配以锌炼出的合金,因镍白铜一般均在云南昆明、会泽等地调配成分及色泽,再外销他省或出口,故有“云南白铜”之称。纯铜加镍能显著提高强度、耐蚀性、硬度,被广泛使用于造船、电器、日用品、工艺品等领域。

大约16世纪以后,中国白铜运销到世界各地,博得了广泛的赞扬。英文“Paktong”或“Petong”一词就是粤语“白铜”的音译。1823年,德国的海宁格尔兄弟仿制云南白铜成功,并将这种合金改名为“德国银”或“镍银”,我国白铜的出口数量大大减少【12】。1999年,英国学者Keith Pinn出版的《白铜:中国合金在欧洲(1680-1820)》一书中记录了英国18世纪后期著名工业家Matthew Boulton(1728-1809)的档案资料,证明了“德国银”是仿制中国白铜而来的。至19世纪后期,德银已取代中国白铜占据了国际市场。

可见,清至民国时期的中国白铜冶炼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使用白铜制作铜吹鼓也是白铜业兴盛的象征之一。

 

三、效用显著的“哔啵”

民间根据铜吹鼓被按压时的喷出气流声音形象的称之为“哔啵”,形象地表明了其用法。使用者将“哔啵”斜尖状的前端口挑一点药末,伸进自己的口腔,对准嗓子眼,用手指挤压突出的鼓面,管口处的药粉在空气流动作用下喷出,均匀撒在咽喉患处。著名耳鼻喉科专家、医史学家耿鉴庭(1915-1999年)《耿氏六代咽喉科传灯录》中指出吹药时不应正对咽喉,要略向侧壁吹入,以免发生呛咳和呕吐。他还指出“铜制风鼓”是用来吹药的“最好”工具,其优点在于吹药时带入喉腔的空气少,不致引起呛咳、呕恶等症状,且布药均匀。传统的竹管和纸管,既不“卫生”、也不“稳定”,而橡皮球吹粉器压力大、冷风多,容易引起呛咳【13】。

铜吹鼓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其伸缩管的节数有两节者也有三节的,鼓的形状主要为圆形,也有少量其它形状,如六角形(总长17厘米,六边形铜鼓直径4.2厘米,厚1.8厘米,铜管可伸缩)(图三);通常情况下铜吹鼓素面无纹,但也有少部分有阴刻花纹装饰(图四)。

 

图三 六角形三节铜吹鼓

 

图四 铜吹鼓上的阴刻夔纹

 

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中药店还在出售铜吹鼓。随着医药用具的进步,现在只能在博物馆或者旧物堆中才能看到铜吹鼓的身影。虽然,我们已然了解了铜吹鼓的质地功用和大致流行年代,然而它的具体流行范围如何,以及在中国白铜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的情况下,为何铜吹鼓的发明年代却很晚,是否有较为关键的冶金工艺或者物理原理是从国外引进或者我国后期发明,仍然存在疑问。西医中也有吹粉器这一医药器具,它是西方独立发明还是中药西传的结果亦难定论。抑或者,民国白铜吹粉器本身就是东西方文明碰撞产生的结果。

 

注释:

【1】(晋)葛洪著, 王均宁注释:《肘后备急方》卷一《救卒客忤死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

【2】(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宋)陈无择著,王象礼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4】(宋)赵估:《圣济总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1379页。

【5】(明)薛己:《中医临床必读丛·口齿类要》,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6】郑梅涧:《楼玉钥》,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7】(清)王维德:《外科证治全生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8】與明本、翼东升:《喉科内外治法介绍》,《江苏中医》,1966年第5期,第8页。

【9】 图片采自《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科学大辞典(第十四册)医药》,人文出版社,1968年,第500页。

【10】梅建军:《白铜——中国古代的独创合金》,《金属世界》2000年2期。

【11】梅建军,柯俊:《中国古代镍白铜冶炼技术的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1期,第77页。

【12】梅建军:《中国古代镍白铜及其西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第252期。

【13】耿鉴庭:《耿氏六代咽喉科传灯录(附<老残医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第133页。

 

图文:卢烈炎

 

分享到:
X
微博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
重庆考古